第二百三十八章 炼骨,铸体,黄粱一县(2/3)
,皆由这位老和尚为自己指点透彻。
每一次都收获进益极大,有种茅塞顿开的明悟之感。
“哈哈,与你聊一聊也无妨。
所谓通脉,就是打通周身四通八达的经络。
积蓄内气持续壮大,从而凝聚气脉。
这样才能将一身内气收发由心,一招一式之间,三分力可以出七成劲。
气脉越多,代表你内气越深厚,出手劲力越威猛。”
杀生僧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得很是明白。
“三千年前百家尊武,那时候灵机比之现在浓郁,二境大圆满是九道气脉交织成网。
一旦成就,气力强横无可过之,媲美异种血脉。
还有个名目,唤作‘九龙拱珠’。
但今时不同往日,末法来临,仙佛断绝。
九郎你的六条气脉,已经算得上世间罕有。
当然,这也有个名目,叫‘六龙捧日’。”
纪渊了然于心。
之所以会有这种称呼。
乃是修行之时,内观之下。
可以看到气脉如大龙腾起,以六阳魁首为中心,搬运走动,吞吐丝丝缕缕的精纯内息。
“二境打磨圆满后,肉身体魄已经到了人之极限,所以就要开始追求超脱。
何谓超脱,超凡脱俗也。
换血三境就是凡人武者,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杀生僧说得比较细致,他乃是佛门宗师,本就眼界一流。
论及武学见识,更是高屋建瓴,一字一句都有种发人省醒的悠长意味。
“超脱?”
纪渊轻轻咀嚼这二字,眸光不停闪烁,似是琢磨。
“不错,换血三境又分为几个层次。
其一是淬炼精血,通过日夜搬运,勤奋行功,气血反复冲刷,排出体内杂质。
其二是淬炼骨骼,以精血为火,将人体两百零八块骨头,炼成一体,蕴育出一枚‘仙骨’、‘道骨’、‘佛骨’。
如此一来,修炼相关的武道功法,便会事半功倍。
其三是铸造法体…好徒弟,你可曾看出端倪?服气、通脉说到底,还是外炼之法。
到了换血这一关,才开始真正内炼,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杀生僧伸出一指,轻轻落在自己那具干瘪枯瘦的身躯上。
如洪钟大鸣!
只见老和尚肌体表面,大筋根根绷紧,皮肉好似神铁。
整个人似盘坐的佛陀,焕发出一道道刺目的金光。
纪渊头一次感受到,杀生僧那如渊如海的磅礴气息。
仿佛孤身一人面对万丈狂澜,毫无抵挡能力。
稍不小心,就会落得粉身碎骨。
这种发自本能的战栗只维持一瞬,便就迅速消散。
皇天道图镇压识海,他紧守内心,仔细望向杀生僧手指所过之处。
老和尚故意鼓动气血,体内金光照彻皮囊,一切都显得清晰无比。
宛若一副出自宗师的行功路线图。
纪渊屏息凝视,眸中闪过赤青二色。
他看到杀生僧皮囊之下,两百多块骨头好似金玉。
根根交融如一,宛若天柱撑起肉身。
粘稠如汞浆的金红血液,亦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散发出可怖的气力。
侧耳倾听,隐约可以捕捉到,其禅唱之音不绝于耳。
灿灿如黄金的那颗头颅,其眉心额骨内。
仿佛端坐一尊看不清面貌的出尘佛子。
表面射出万千毫芒,如牛毛细针。
齐齐绽放而出,形成数轮佛光。
“这就是…换血、炼骨、铸体之后的血肉之躯?”
纵然以纪渊的稳固心境,眼中不免浮现震撼之色。
难怪杀生僧有言,三境是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这已经不再是肉体凡胎,几乎与神话之中的仙佛类似,具备不可思议之能。
“老衲这一具色身,所炼的是金玉骨,铸的是大雷音法体,可算是中上。
四境之后,依照功法,开辟形如庙宇的气海内景,从而感悟更上一层的佛门精义。”
给自家徒弟演示完毕,杀生僧收拢气血回入体壳,继续道:
“这些你以后都会经历一遍,不动山王经炼的是须弥骨,铸的是斗战胜佛体,说起来,比老衲还要更强一筹。
至于刚才你所问的异象,无非就是气血雄厚,内息精纯,
一举冲开换血关,牵动周遭灵机,引得天地异动,成就奇象。
气势越盛,动静越大,越是上品,以你六条气脉的底蕴,多半不会差。”
纪渊眸光闪动,坠龙窟乃上三品小洞天,内里灵机充实浓郁。
办成白含章的那桩差事,兴许还有空余。
届时再进一步,未尝没有可能!
翌日,纪渊不再装模作样,继续闭门思过。
反正东宫谕旨的惩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存有遮护之意。
他先是去了一趟黑龙台,花费一万四千功勋兑换七颗凝脉丹,堪称极大地手笔。
然后又到金风细雨楼,亲自与秦无垢进行数个时辰的切磋交流,这才说服这位女千户答应。
随即再调集北镇抚司的一干班底,着重点了裴途、李严、童关三人,各自带领五十名缇骑好手。
兴师动众做好万全准备后,纪渊在家待了两三日。
于清晨时分,前呼后拥,齐齐出城奔向营州黄粱县。
驾!驾!驾!
深秋严寒,愁云惨淡。
半轮残阳挂在天边,
每一次都收获进益极大,有种茅塞顿开的明悟之感。
“哈哈,与你聊一聊也无妨。
所谓通脉,就是打通周身四通八达的经络。
积蓄内气持续壮大,从而凝聚气脉。
这样才能将一身内气收发由心,一招一式之间,三分力可以出七成劲。
气脉越多,代表你内气越深厚,出手劲力越威猛。”
杀生僧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讲得很是明白。
“三千年前百家尊武,那时候灵机比之现在浓郁,二境大圆满是九道气脉交织成网。
一旦成就,气力强横无可过之,媲美异种血脉。
还有个名目,唤作‘九龙拱珠’。
但今时不同往日,末法来临,仙佛断绝。
九郎你的六条气脉,已经算得上世间罕有。
当然,这也有个名目,叫‘六龙捧日’。”
纪渊了然于心。
之所以会有这种称呼。
乃是修行之时,内观之下。
可以看到气脉如大龙腾起,以六阳魁首为中心,搬运走动,吞吐丝丝缕缕的精纯内息。
“二境打磨圆满后,肉身体魄已经到了人之极限,所以就要开始追求超脱。
何谓超脱,超凡脱俗也。
换血三境就是凡人武者,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杀生僧说得比较细致,他乃是佛门宗师,本就眼界一流。
论及武学见识,更是高屋建瓴,一字一句都有种发人省醒的悠长意味。
“超脱?”
纪渊轻轻咀嚼这二字,眸光不停闪烁,似是琢磨。
“不错,换血三境又分为几个层次。
其一是淬炼精血,通过日夜搬运,勤奋行功,气血反复冲刷,排出体内杂质。
其二是淬炼骨骼,以精血为火,将人体两百零八块骨头,炼成一体,蕴育出一枚‘仙骨’、‘道骨’、‘佛骨’。
如此一来,修炼相关的武道功法,便会事半功倍。
其三是铸造法体…好徒弟,你可曾看出端倪?服气、通脉说到底,还是外炼之法。
到了换血这一关,才开始真正内炼,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杀生僧伸出一指,轻轻落在自己那具干瘪枯瘦的身躯上。
如洪钟大鸣!
只见老和尚肌体表面,大筋根根绷紧,皮肉好似神铁。
整个人似盘坐的佛陀,焕发出一道道刺目的金光。
纪渊头一次感受到,杀生僧那如渊如海的磅礴气息。
仿佛孤身一人面对万丈狂澜,毫无抵挡能力。
稍不小心,就会落得粉身碎骨。
这种发自本能的战栗只维持一瞬,便就迅速消散。
皇天道图镇压识海,他紧守内心,仔细望向杀生僧手指所过之处。
老和尚故意鼓动气血,体内金光照彻皮囊,一切都显得清晰无比。
宛若一副出自宗师的行功路线图。
纪渊屏息凝视,眸中闪过赤青二色。
他看到杀生僧皮囊之下,两百多块骨头好似金玉。
根根交融如一,宛若天柱撑起肉身。
粘稠如汞浆的金红血液,亦如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散发出可怖的气力。
侧耳倾听,隐约可以捕捉到,其禅唱之音不绝于耳。
灿灿如黄金的那颗头颅,其眉心额骨内。
仿佛端坐一尊看不清面貌的出尘佛子。
表面射出万千毫芒,如牛毛细针。
齐齐绽放而出,形成数轮佛光。
“这就是…换血、炼骨、铸体之后的血肉之躯?”
纵然以纪渊的稳固心境,眼中不免浮现震撼之色。
难怪杀生僧有言,三境是迈向超脱的第一步。
这已经不再是肉体凡胎,几乎与神话之中的仙佛类似,具备不可思议之能。
“老衲这一具色身,所炼的是金玉骨,铸的是大雷音法体,可算是中上。
四境之后,依照功法,开辟形如庙宇的气海内景,从而感悟更上一层的佛门精义。”
给自家徒弟演示完毕,杀生僧收拢气血回入体壳,继续道:
“这些你以后都会经历一遍,不动山王经炼的是须弥骨,铸的是斗战胜佛体,说起来,比老衲还要更强一筹。
至于刚才你所问的异象,无非就是气血雄厚,内息精纯,
一举冲开换血关,牵动周遭灵机,引得天地异动,成就奇象。
气势越盛,动静越大,越是上品,以你六条气脉的底蕴,多半不会差。”
纪渊眸光闪动,坠龙窟乃上三品小洞天,内里灵机充实浓郁。
办成白含章的那桩差事,兴许还有空余。
届时再进一步,未尝没有可能!
翌日,纪渊不再装模作样,继续闭门思过。
反正东宫谕旨的惩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存有遮护之意。
他先是去了一趟黑龙台,花费一万四千功勋兑换七颗凝脉丹,堪称极大地手笔。
然后又到金风细雨楼,亲自与秦无垢进行数个时辰的切磋交流,这才说服这位女千户答应。
随即再调集北镇抚司的一干班底,着重点了裴途、李严、童关三人,各自带领五十名缇骑好手。
兴师动众做好万全准备后,纪渊在家待了两三日。
于清晨时分,前呼后拥,齐齐出城奔向营州黄粱县。
驾!驾!驾!
深秋严寒,愁云惨淡。
半轮残阳挂在天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