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求月(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270章李存入主东京汴梁城(求月票!)



赵桓给李存献了降表之后,李存不仅不跟赵桓谈议和的事,甚至都不见赵桓,只让赵桓把赵构给叫回来。

而且,赵桓还发现,不少赵宋王朝的大臣,比如吴开,比如莫俦,比如胡思、王绍、王及之,跟宋江、吴用等大乾王朝的大臣走得很近。

这让赵桓感觉很不好。

因此,赵桓时不时的就让何栗组织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来朝见他或是来跟他开会。

何栗之前主战,坚决反对割地,甚至坚决反对迁都。

如今,东京汴梁城被乾军给攻破了,何栗又积极参与议和,半点愧色都没有。

所以,何栗的声望一落千丈,毫无宰相的威望。

还有,昨天晚上,赵桓躲在被窝里呜咽哭泣,何栗竟然独自一人坐在门口吃肉喝酒,甚至还在跟屋中的文武百官谈笑风生。

再把主战的与主和的、保守派与变法派等等勾心斗角、甚至不死不休的政治斗争关系算上。

如今机会来了,吴开和胡思立即拿着鸡毛当令箭,先带着陈角等人将赵宋王朝的所有文籍档案,尤其是有关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文籍档案全部运到青城。

赵宋王朝的这些兵甲,甚至都能武装起来数十万大军,不妥善处理,很可能会酿成不小的麻烦。

这样的好事,李存又怎么可能拒绝?

赵桓在位仅一年多时间,却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对危局产生关键性影响者,则是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徐处仁、唐恪、耿南仲、何栗、孙傅等人。他们的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全都不被赵桓所采纳,而他们的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全都被赵桓所采纳。

老实说,现在绝大多数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都对赵桓失望透顶,尤其是在跟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的李存对比过后。

二来,当初蒋宣、李福、卢万等人想过护卫赵桓杀出东京汴梁城,可结果怎么样,那些想要向赵桓尽忠的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最后全都被赵桓给诛杀了,有这样的例子在,谁还敢再动护卫赵桓逃出东京汴梁城的念头?

赵桓听说李存愿意接受赵宋王朝的府库,赶紧安排吴开和胡思引领陈角等人去入库接收赵宋王朝的库存。

一来,这是赵桓的命令,他们得遵命行事。

这充分体现出来,赵桓极没有政治头脑,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于是乎,上万僧道父老,携带金帛、好肉与美酒等来到青城拜见李存。

这回,李存亲自给东京汴梁城中下旨招募军队,对象就是原来的宋军将士。

关键的关键,李存也是汉人皇帝,大乾王朝也是汉家王朝,而且李存还不歧视在赵宋王朝当过官的人。

这也不符合这些人所受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教导。

此时,早已经有人看明白了,李存这是一步一步的控制东京汴梁城中的赵宋王朝的君臣和军民,并且还让大乾王朝的兵力一点损伤都没有。

经过双方充分沟通过后,李存下旨,允许东京汴梁城中之人自由买卖,也允许城外的民众给东京汴梁城运送生活必需品,像柴米油盐等物,并打开东华门允许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与城外的民众交易。

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表面上来看是凝聚在一起跟赵桓商讨国事,实际上则是早已经分崩离析。

在赵桓的严令下,自御马以下,开封府总共收到了一万七千余匹马。

赵桓得知此事了之后,越发的着急。

赵桓不敢怠慢,赶紧下诏,让王时雍张榜公告,限东京汴梁城中的军民在三天内将所藏兵甲全都交到开封府,期满不交者依军法处置。

最终,越来越多的赵宋王朝的大臣看出来了,赵桓刚愎自用,不能跟大臣同力协谋,以济斯难,囚禁生父,毫无人性,胆小懦弱,又毫无政治智慧的本质。

宫中内侍班直禁军是赵桓目前所掌握得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僧道父老见李存的态度如此之好,又如此通情达理,紧张的心情顿时就放松下来,他们将这些消息带回东京汴梁城后,东京汴梁城中的民众也放松下来。

虽然李存知道这种情况,但为了东京汴梁城的稳定,为了下一步自己入主东京汴梁城,李存也先将这些乌合之众聚集起来,养着他们,等以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无疑,李存这手伸得太长了,管得也太宽了,就是说李存插手赵宋王朝的统治都不为过。

比如,以孙傅为首的一些赵宋王朝的文武百官,还在想着保住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他们甚至沟通过,如果保不住赵桓的皇位,就想办法立赵桓的儿子也就是太子赵谌为帝。

为了给李存凑齐李存想要的两万匹战马,王时雍、徐秉哲等人甚至将宫中内侍班直禁军也就是赵桓的亲卫所掌控的马匹都给收了起来,然后全都给李存送到了青城。

在吴开和胡思的引领之下,陈角等人先从“五季失图”开始按顺序逐库查看。

所以这天下马上就全都是李存的了。

所以,在交出他们的战马时,不少宫中内侍班直禁军都面带愧色。

还对李存将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还给他抱有希望的赵桓,不敢怠慢,他立即就派吴开去给开封府尹王时雍传达诏令:包括现任执政侍从卿监郎官等职事官在内,东京汴梁城中的人不论是谁,都必须在三日内将他们手中的马匹全都交赴开封府,胆敢隐留者,全家并行军法,告者,赏钱三千贯。

这些兵甲,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