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二次伐宋(求月(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人马,是救援太原的三大主力军之一。

而被大乾王朝统治,这些人可以安居乐业,再也没有冻饿的时候。

徐处仁和吴敏对边防之急,重视不够,措置无方,白白浪费了赵宋王朝的大好时机,让东京汴梁城的平民百姓都跟着着急,进而编了段子来讽刺他们。

——要不是赵立还没拔掉河北三镇这三根钉子,不敢孤军深入,刘鞈部的主力恐怕也会荡然无存。

种师道还在给赵桓上的奏章中表示,若是朝廷采纳他的建议,等到大军集结完毕,他必定亲自率领集结起来的宋军开赴前线,与乾军决一死战。

被辽朝统治的时候,这些人颠沛流离,饥肠辘辘,甚至都快活不下去了。

可徐处仁和吴敏不仅在赵宋王朝弱势的情况下不谨慎对待与大乾王朝的外交,还支持甚至鼓动赵桓通过大乾王朝的使臣萧仲恭去策反旧辽大臣和旧宋大臣起来反抗大乾王朝,这简直就是视外交如同儿戏。

此时,东京汴梁城流传“十不管”,即: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礮石却管安石,不管东京却管蔡京……

这使得两人开始相互拆台,相互诋訾,不停的内斗。

比如,萧仲恭对吴敏说,有大量的辽人在乾军当中。

——其军中带有大量的粮草,他准备运到太原城那里,支援粮草肯定短缺的太原城,甚至做好了长久据太原城作战的准备。

比如,种师道断定了李存今年秋冬肯定会率军再次伐宋,建议赵宋朝廷将全国的兵力集中起来,并沿黄河天险布置防线,绝不让乾军过河。

可后来徐处仁和吴敏为了争夺权力,关系越来越糟糕。

果然!

更为关键的是,那些不稳妥的人,比如辽国的皇室、宗室,早就被李存给迁去南方安置了,还能在燕云地区混的原辽国的人,几乎全都是对李存百分百臣服的人。

在徐处仁当上宰相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徐处仁比较老成,性格刚廉,又富有政治经验,可以说,赵宋王朝上下全都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要知道,河北和河东现在可是聚集着赵宋王朝的大部分人马,这种情况下,万一种师道带着这些人马去投大乾王朝,那赵宋王朝不就凉凉了?

犹豫再三,赵桓下了一道并不严厉的圣旨,要求各路军马都听从宣抚司的指挥。

吴璘探得宋军又来救援太原城了,立即收缩兵力,诱敌深入,准备对宋军实施各个击破。

政治,军事,外交,一切的一切,都急需赵宋朝廷做出英明的决断。

就这样,根本就没有人把种师道这个前线总指挥放在眼里,各军仍就直接受赵宋朝廷的直接指挥,甚至是接受赵桓这个皇帝的直接指挥。

吃了诺佛沙星,喝了藿香正气水,还做了艾灸,中药、西药都用上了。

应该说,我现在的情况好了不少,可我还是肚子疼,难以集中精力,不在状态。

说了这么多,我实际上想说的是,答应今天给大家的加更,真是写不出来了,这章,我都是好不容易才在12点前写出来的。

抱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