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诱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杀生风驰电掣的回了承天居,一连两三天都没了消息。  

任伊自那日受箓大典之后再也没有见着,古长青苦于身边无人交流,又回到太一观。  

太一观如往常一样,冷冷清清的。  

何勇自从八品道士考核失利之后,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无精打采。  

倒是马太平一如既往,见到古长青先是祝贺他成为九品道士,而后就劝他别白费功夫,说以你下品道心,要不就老老实实的做一名道灵卒,要不就来观里做一名道士。  

虽不是在朝廷任职,但在观里做道士,每月也有香火钱可分,日子倒也自在。  

古长青自然不能认同马太平的话。  

在观里住了两天,观主莫名真人又见了他。  

言词中听不出冷热,倒是额外问了一句:“你可愿意来观里当道士?”  

古长青自从知道莫名真人是六品道士,对他的恭敬比往昔更重了。  

此时听到莫名真人的问话,心中倒是一团暖意,差点热血上涌就要答应。  

幸好他及时忍住,百般思考后还是委婉拒绝了。  

在这样一个全民向道的大明朝,走朝廷路线才是变强的正确途径。  

他又想到,莫名真人乃是六品道士,恐怕此前应该也在朝廷任职,只不过不知为何及早的退了下来。  

难道不想再往上走了?  

要知道,晋升道士品阶,唯有升官这一种常规途径。  

千百年来,不通过朝廷官职体系晋升的修道之士,屈指可数,且成就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从太一观回来,小院前却有一名青衣使在等候。  

青衣使乃是从八品道士,能让一个从八品道士在自家门前等候,恐怕背后的人要不是诸葛秋,就是朱见明。  

难道是诸葛秋?  

青衣使作了一个道揖,道:“古长青,正印官大人有请。”  

古长青一愣,朱见明找自己做什么?  

他不敢多问,跟着青衣使来到道箓司。  

朱见明在真武殿里接见了古长青,并且屏退了左右。  

两人落座之后,朱见明开门见山的道:“你可愿来我道箓司任道灵卒?”  

古长青一听,心中有些郁闷,怎么大家都想让我做道灵卒呢?  

他摇摇头道:“学生还没有考虑好。”  

“那你是想参加科举?”  

“目前是有这个打算。”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凡此四考,你有几成把握?”  

古长青垂头应道:“尚无成算。”  

“你既在我门下启箓,你我也算得上师生之谊,我为你指一条明路可好?”  

朱见明目光如电,直击古长青的内心。  

“灵智上人传你天道青冥符,你居然能够画成,这说明你与符咒一道有极高的天赋,这等才情如若埋没,是对朝廷的一大损失。”  

“我乃太祖皇帝五世孙,可修书一封让你进国子监做一名监生。”  

古长青蓦然抬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国子监生,这可是无比崇高的身份呀!  

国子监乃是天下道教三大祖庭之首,如今虽为朝廷的衙门,但其前身却是昆仑墟。  

昆仑墟,这是一个传说中的圣地。  

有史记载,昆仑墟乃是当初三清至高神传道之地,可谓道始之境。  

太祖皇帝将昆仑墟迁至应天,更名为国子监,从此昆仑墟成为历史。  

然而,昆仑墟的道统犹在,国子监监生名义上隶属于国子监,实则却是昆仑墟弟子。  

要想成为国子监监生,除了昆仑墟正统传人收徒以外,唯有皇亲国戚子弟才能进入。  

实际上,国子监生的身份就等同于武当、峨眉弟子。  

朱见明虽只为峨眉县道箓司正印官,但他还是太祖皇帝五世孙,他是有这个资格举荐古长青做一名国子监生的。  

只不过,古长青却在思考,朱见明为何会如此呢?  

难道真的只是明面上怜惜古长青这个符咒之才?  

或者是因为古长青背后的灵智上人?  

古长青心中彷徨不定,国子监生无疑是一个天大的诱惑,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个得失平衡。  

得到多少,即意味着失去多少。  

作为代价,古长青要失去什么呢?  

朱见明道:“我可以为你写这封举荐信,不过你却要为我做一件事。”  

古长青明白,这就是得失平衡。  

“请先生直言。”  

“这件事以你目前的能力来说还做不到,等到时机成熟,我自会告诉你。”  

古长青浑身的血液都快凝固了,紧张、激动、猜疑,各种情绪在他眼中如风中的杂草般,凌乱且无助。  

朱见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仿若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当然了,光凭我的举荐信还不足以让你成为国子监生,你还需拿出真正的本事来。你有三天时间可以考虑,若你有青云之志,三天后再来找我,当着真武大帝的面立下大道之誓,即可拿着我的举荐信去往南京国子监。”  

古长青离开后,诸葛秋从真武大帝神像后走了出来。  

“大人,我看你这颗棋子下的不算妙招。”  

朱见明笑道:“峨眉被昆仑墟和武当压了这么多年,你以为灵智上人岂能甘心?”  

“可我并不觉得灵智上人留的这颗棋子能搅动天下局势。”  

“灵智上人乃是一品道士,更有上古十大神器之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