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终焉化身(4/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牲且做出贡献者成为英灵,资助其后续修行。  

其所在家族,也会因此受益。  

多种措施下,诺拉公民的抗战意愿非但没有因为牺牲而降低,反而愈发高涨,奔赴前线者络绎不绝。  

岁月匆匆,二十年过去。  

诺拉历3350年。  

古龙大陆。  

作为机械学派圣地且梦境学派高度发展的地区,依靠强有力的防御系统,战争至今,这里伤亡很少。  

一有噩梦生物冒头,很快就被灭杀。  

这一日。  

金狮骑士和神光骑士夫妇从战场归来。  

他们最出色的女儿,孔雀骑士莱雅正在渡劫。  

高天之上。  

如同凤凰般的巨鸟引吭高歌,破开不灭天的大门。  

“太好了,莱雅也九级了。”  

夫妇二人眼神欣慰。  

金狮骑士抱着莱雅,说道:  

“你已经可以和我们并肩战斗了。”  

神光骑士道:  

“你先巩固一下修为,随后我们三人去战场上杀敌。”  

三个月后。  

火龙骑士府邸。  

浩浩荡荡黑风和烈火席卷而来,随后幻化为一尊身长九万米的风火神龙,盘天绕地,蔚为壮观!  

“两千年岁月,又回到大巫师境界了。这一世虽然是双修,但修行速度,更甚于我前世单修。”  

风火龙巫感慨。  

在浩浩荡荡的大时代面前,把握机遇者一飞冲天并不难,这是由索伦开启,由埃蒙和李维等人共创的大造化!  

其造福所有诺拉生灵!  

当然,一方面是时代。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乃传奇转世,准备充足,比起第一世筚路蓝缕,从零开始的修行,自然快了很多。  

“我这些年的努力,可不至于此。”  

略作休息,一个月后。  

雷隆化身一条身形类似于其巫相风火神龙的修长巨兽,它鹿角鹰眸,其身如蛇,五爪有力,龙尾似鱼。  

至高血脉·龙神!  

龙神仰天咆哮,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势如破竹般冲入那九级大劫中,朝着毁灭天飞去,令天地色变。  

相比起其他十八骑。  

雷隆的渡劫过程,显然顺利不少。  

传奇经历对于任何职业的修行,都是有好处的。  

精神和肉身虽然是两条道路,但一方强大对于另一方也有增益,并不是完全割裂。  

毁灭天内的广场上,一座座神宫矗立,神宫前有象征着不同意象的雕像,最中央最威武的自然是赤帝龙。  

它乃是毁灭天之主。  

在其四周,大日龙、神狱兽、贝希摩斯、驺吾、朱厌等神话和传说意象林立,如同神话再现,震撼无比。  

“今日,龙神归位!”  

雷隆一念间,属于龙神的神宫拔地而起。  

休息过后,他望着冷清的毁灭天。  

“大家都在外面征战啊。”  

一个月后。  

雷隆加入战场,统率军团征战四方。  

仅仅半年过后。  

黄昏十八骑最后一位加入者蛇骑士也突破九级,降临不灭天。至此,黄昏十八骑全员九级。  

此后四十年。  

逐日骑士·亚伯、玉凤骑士·赛法、银龙骑士等成员先后踏入九级境界,回归各自天位,脱胎换骨,成就半神躯。  

九级骑士,生命层次开始升华。  

虽然诞生后代困难了,但后代的起点也较高。  

总的来说,有得有失。  

一些新兴的神话和至高血脉拥有者,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家族,传宗接代,这样他们即便牺牲在战场上,其辛勤一生换来的血脉也不会断绝,这是血脉的意义所在!  

诺拉历3400年之时。  

黄昏圣殿九级强者,已经接近30位。  

光是毁灭天和不灭天,便占据了半壁江山。  

在圣殿的刻意调控下,这些年各大维度其实已经开始较为均衡合理的发展,尤其是感知维度突飞猛进。  

毕竟有梦魇的资源供给,但想要大批量诞生九级,至少也得在第五个千年了,短期内难以反超。  

随着九级骑士冒头,诺拉九级数量在战争期间亦能保持缓慢的增长,折损数量小于诞生数量,无疑是一大奇迹。  

反观梦魇一方。  

只能依靠“七伤拳”给诺拉带来一些损失。随着诺拉梦境防御体系的逐渐完善,诺拉伤亡数字还在减少。  

这让梦魇世界不得不开始调整战略。  

它们开始动用霸主和君主力量向诺拉施压,但均被冥界和诺拉强者联手挡下,甚至还被反杀了四位君主。  

血肉宫。  

恐怖之主神色阴沉。  

梦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退回老巢,那就得被诺拉一步步蚕食。  

继续战争,又拿诺拉固若金汤的防御毫无办法。  

“该死的冥界!”  

若非它们支援,诺拉根本不可能挡住梦魇的攻击。  

虽然它不想承认,但事实情况是:  

梦魇需要队友,否则死路一条!  

将此想法和梦魇意志沟通后,得到了其肯定。  

看样子,至高意志和母河的苦战也难有结果。  

身为仅次于深渊意志的古老存在。  

母河对抗梦魇意志,甚至有点游刃有余。  

恐怖之主不敢耽搁,当即联系上混乱侍者。  

然后,便是一声带着讥讽和嘲笑语气的:  

“滚”!  

虚空通道。  

深渊世界还在赶路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