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2 终焉化身(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它们全军出击诺拉,连家都不要了。  

凯旋和毁灭,无外乎就是这两个结局。  

诺拉。  

白日梦想家望着转着冒烟的金色陀螺。  

短短数天时间,它已经灭杀了数千万噩梦生物。  

但梦魇送来的炮灰,数以亿计。  

剩下的缺口,还得靠诺拉万族自行消化。  

这必然会带来大量伤亡,真论超凡者基数,诺拉再发展一万年,也比不上如今的梦魇,所以不能耗下去。  

至高议会。  

诺拉和冥界强者齐聚圆桌前,皆面色凝重。  

作为双方领袖,混沌帝皇和冥祖相对而坐。  

李维说道:“依靠梦之回旋和我们现有的防入侵药剂,并不足以应付愈演愈烈的梦魇灾难,梦境防御系统还需要加强。  

否则纵然取得最终胜利,我们也会付出惨痛代价,不足以应付其他巨无霸,各位有什么想法可以畅所欲言。”  

冥祖道:  

“梦魇之道,防不胜防,这是它们的长处,也是绝大多数文明的短处,就连冥界军营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梦灾。以我们的短处去硬撼其长处,这是不现实的。  

如今之计,唯有二法:  

一方面增强诺拉梦境防御能力。  

比方说研究更强更多的类似于梦之回旋的至宝。你们巫师最擅长研究和鼓捣新鲜东西,冥界这边可以配合你们工作,甚至提供一些原初遗物作为投资。  

我们还可以多花点钱,请宝龙大师出手。  

另一方面,便是主动开启顶层战争。  

我打算率领诸冥皇,以母河的手段取潜入至梦魇军营附近,打它们个措手不及,从上至下延缓其攻势。”  

听闻冥祖计划,众人都颔首同意。  

李维说道:  

“诺拉也可以派遣一些强者配合冥界。我本人亦可以下场,在至高战力方面,我们更强于梦魇。  

只是得防备深渊。  

根据情报,深渊意志已经苏醒,并且以大本领带着整个深渊世界进入虚空通道,横跨宇宙朝诺拉袭来。  

快则数百年,慢则千年。  

深渊便会降临诺拉附近。  

另外,星界的虫族之祸也接近尾声,预计千年内也能腾出手来,那群神明必不可能放过如此坐收渔翁之利的机会。  

我们的情势将更加不妙。  

所以,此次与梦魇的战争。  

我们必须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敌人,侵吞梦魇,将生米煮成熟饭,以最好的状态面对深渊和星界。  

这样即便爆发新一轮战争,诺拉也无惧之!”  

灰白械者道:  

“天网和梦境学派合作的梦之长城项目,已经推进到最终的联网步骤,还需要百年。一旦成功,我们便可以通过天网将可穿梭梦境的梦之守卫系列机械造物送入由梦之回旋开辟的梦境网道。拦截大多数中低阶噩梦生物,问题不大,剩余噩梦领主和霸主,由至宝对付。”  

白日梦想家道:  

“如此一来,诺拉的损失可以减少许多。”  

蓝梦星主、风月先生都参与了梦之长城项目,并且发表了各自看法,千幻骑士虽然只是九级,但其超梦能力至关重要,故而也特例参与至高会议,发表意见。  

此外,冥皇中亦有不少梦境相关强者,比方说心灵冥皇,它从心灵角度给研究小组带来诸多启发。  

李维道:  

“议会继续全力配合长城项目,资金和经费不必担心。另外,关于梦魇相关的问题,随时可以问我。”  

身为魇帝龙,他也是这方面专家。  

只是他位高权重,项目组成员平时不敢打扰他。  

等击败梦魇意志,他便要尝试用魇帝龙之力将梦魇世界同化,据为己有,效仿昔日星祖鸠占鹊巢。  

会后。  

针对梦魇的反击行动开始紧锣密鼓的实施。  

此为诺拉历3320年。  

某处虚空通道,巨型蠕虫蛄蛹着破空前行。  

深渊还在赶来的路上。  

十年后。  

诺拉历3330年。  

过去这段时间,冥界和诺拉联军针对梦魇开展了数次军事行动,因为都是初期试探性攻击,伤亡并不多。  

梦魇意志和幽冥母河,依托各自原初之宝,进行超出想象的至高博弈,战况如何,大家也看不到。  

源源不断的梦魇炮灰在诺拉制造大片的灾难。  

五百个新大陆受灾严重,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更有几十个新大陆,在地图上被彻底抹除。  

数以亿计的噩梦生物被梦之回旋留下,不乏霸主之流,它们化作养料滋养这件顶级至宝,让其品质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双方各有胜负。相对于双方体量来说,眼下这些伤亡其实都不足为道。但梦魇意志可以不心疼它的子民,诺拉却不能无视那些活脱脱的性命。  

至高议会全力推进梦境长城计划,依靠官方的调度,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该计划,太石的消耗,每年都数以万亿计,比李维当初晋升传奇还恐怖。  

官方的战团24小时不断的奔赴各大战场,第一时间解救受灾群主,有时候帝皇甚至亲自出现在现场。  

这让诺拉公民看到了上层之态度。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全力支持官方工作。  

文明战争,必然要有人死亡和牺牲的。  

随着死亡学派不断壮大,再加上冥界的暗中资助,拥有英灵殿的巫师群体越来越多。官方会尽可能让一些为文明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