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天人之争(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野外,嬴成蟜率领的大军安营扎寨。  

大帐外戒备森严,大帐内唯有二人。  

除了一脸笑眯眯像偷了鸡的二皇帝,还有一位头生四肉痣的老人,鬼谷子王禅。  

「王公还敢出现在朕的面前,不怕朕杀了你嘛?」  

嬴成蟜敲打着膝盖,慢悠悠开口。  

手指突然一停,眉眼倒竖,和煦如暖风的言辞变得冰寒。  

「王公可是欺朕心善?以为我念及旧情,不敢杀人乎!」  

「非也。」  

王禅无礼地上下打量嬴成蟜,那目光充满喜爱,就像是在看自己毕生作品。  

「心善的长安君会为了兰陵一县城两县人杀了禅,念旧情又不念旧情的陛下不会。」  

「若你现在跪着与朕说话,倒有一条活路。而且,不要摆出这样一副世事尽在你掌控的样子!朕讨厌比朕聪明的人。」  

「陛下又在吓唬禅了,哪个门客不知道陛下向来讨厌繁文缛节,爱惜人才。」  

在长安君府,嬴成蟜从来都是最没有架子的人。哪怕是对待代号祸源的鬼谷子,也不过是禁止出行,平日往来都是平等待之。没有对鬼谷子多做限制,更没有要鬼谷子跪下臣服。  

「此一时,彼一时,你也说了。朕现在是皇帝,不是长安君。」  

鬼谷子轻笑,脸上褶子都堆起来了,挤得肉痣颤抖。  

「陛下,开诚布公可乎?来时我算了一卦,今日我无事。」  

嬴成蟜冷笑不言。  

《尸子》这本书他翻了不下十遍,只能说阴阳术博大精深,大有可取之处,能通过天地变化而知近来变化。  

但要是真以为百算百灵,那就大错特错,他已经验证过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鬼谷子挑挑眉,指着自己眉心,有些挑衅地笑问道:  

「陛下何不掏出手枪顶在禅的头顶,警告禅老实一些,这不是陛下最喜欢做的事了嘛?」  

「以往掏枪是因为朕打不过你,现在…杀你何需用枪!」  

话音未落,嬴成蟜身形突然窜出,灵活如猿,猛烈如虎。  

要是王禅同自现世而来,定会大喊一声:  

「你欺负我这个二百来岁的老人家,你不讲武德!」  

眼睛看到,脑子反应,手脚受令也跟了上去。  

王禅本来双膝跪地落座。  

刹那间双足十根脚趾撑地,双腿直立撑起身子,双臂格挡在前,挡住二皇帝突如起来的一掌。  

自身的力量加上借着这一掌之力,苍老身子就像是一叶浮萍一般向后飘去。  

瞬息之间,一招乃过。  

二皇帝站在鬼谷子原本位置,鼓掌,面无表情地说着赞语。  

「王公好武功,荀子生前若真与王公动手,当在十合间落败。」  

荀子对鬼谷子向来没好感,一个致力于天下民安的大儒,怎么会对唯恐天下不乱的纵横鼻祖有好感?  

但鬼谷子却对荀子欣赏有加,常常不请自来到荀子居处,论道闲聊。二人每次都是荀子威胁再不走不要怪他不敬老,以武力驱逐告终。  

虽然荀子也是个老人,但在活了二百多年,活跃时期从春秋一直到秦朝的鬼谷子面前,实在称不上「老」这个字。  

鬼谷子双臂发麻,一时之间气血翻涌说不出话,这一掌外劲不小,内劲更大。骤然灌入的内力若不及时收束,将会冲垮他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发脆弱的经脉。  

他立刻心神内敛入定,闭目调息了不知多久,脸上都淌下汗来,才终于散去了那些外来的气机。  

再睁眼,二皇帝已是不耐其烦地躺在地上,打着哈欠。  

「太慢了。」  

也不知道是说刚才鬼谷子的动作,还是在说鬼谷子调息时间。  

方才全心调息不计时间,不知过去多久。  

鬼谷子抬起仍旧有些麻酥酥地右手,五指掐动一算,有些哭笑不得。  

刚过一盏茶的时间。  

二皇帝起身,手托在下巴上,甩甩手腕。  

「老鬼,开诚布公罢,说些有用的换你命。天管不到朕的身上,你的卦不准,忘了那日送别乎?」  

「《尸子》这本书,陛下就只学了六壬是罢?」  

鬼谷子面庞微微扭曲,想到了近百年唯一一次惊骇之时。那条从韩地出发寻找赤帝的路,他能记一辈子。  

该死不死,天算不如人算。  

「这便是《黄帝》大圆满?有些令禅失望了。越禅远甚,但是距离越女似乎还差上些许。」  

「这只是八成力。」  

嬴成蟜略感意外。  

「朕记得你向来对武功不感兴趣。」  

纵横家靠知人心,巧言辩让天下诸侯惊惧不已,改写大局。在纵横门生眼中,武力不过是下下等罢了。  

「我确实不看重武力。」  

鬼谷子点点头。  

嬴成蟜注意到这位老人的手指一直在无意识掐动着,也不知道在算着什么。  

「武功练的再高深,也不如重瞳,千古之勇,生于今世。陛下若是用了全力,应也是不敌罢?」  

「这不重要。」  

嬴成蟜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在武功这方面,他和鬼谷子没什么说的,夏虫不可语冰。  

他现在的战力奇高,有资格这么骄傲,亘古第二个《黄帝》大圆满,强到嬴成蟜自己都觉得有些离谱。  

刚才那一掌说是用了八成力,实际上连五成都没到。  

他现在不拿手枪,正面能压着越女打,战越女、鲁勾践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