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朕说不行,这是军令,也是王令(4K)(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临济城破。  

按照以往惯例,当是纵兵筹粮,打仗的粮食永远不嫌多。  

粮从何来?从临济百姓家中来。  

从自己都吃不饱的百姓手中抢夺粮食,无异于夺取其性命,这个过程从来都不文明。  

杀人、抢夺、蹂躏、奸淫…城破之日,便是百姓的苦难之日,谁让临济谋反了呢?  

没有人会去认真追究,百姓到底是主动谋反,还是被周市强逼着谋反,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  

打仗需要粮食,士卒需要发泄,国家需要震慑。  

开刀百姓,是最优解。  

百姓如同野草一般不断生长,烧一批过段时间就会生出下一批。  

他们最大的反抗能力,也不过是提着镰刀锄头,破绽百出地呀呀叫着冲上来。给这场战争增添一抹趣味,让几经生死而性情暴虐的士卒砍掉脑袋大笑罢了。  

将军们拿走那些贵族的土地、金钱、财宝。  

士卒们冲着贱民们发泄欲望,放松那根因为置身在随时会死亡的战场而绷紧的弦。  

两全其美。  

得到好处的将军、士卒会士气如虹,为下一场胜利的金钱、美人、粮食而战。自古以来,对外战争长胜不败的军队都是这么打的。  

将军为了名和利,士卒够不上名,只能图利。  

躲在家中不敢出门,能拖一会是一会的临济百姓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们祈祷自家会成为那极少数不被破门的幸运儿,像是一只只把头埋在沙子堆里的鸵鸟。  

他们听着剧烈喊杀声,打了一个又一个哆嗦。  

当喊杀声停下来,窗外一片寂静的时候,他们哆嗦不但没有停,反而打的更勤快了。  

两军打完,接下来就该是打他们了。  

寂静,持续了很久。  

破门声迟迟没有响起,就好像打了胜仗该获取胜利果实的秦军不在这座城了。  

东城门。  

黑夜中涌动着一大片黑甲,似看不清面目的半夜潮水翻涌不息,在城门内外徘徊。  

军令:城外驻军,秋毫不犯,妄动者斩!  

临济县令府,前身是将军府,魏国上将军周市就住于此,在此讨论军情,商议要事。  

灯火耀室。  

木制的桌椅边角粗糙,做工极差,料子是外面随时可见的榆树。  

二皇帝摩挲桌案棱边,有些扎手,连个兽皮都没包。  

“为了防住我秦国,周市将所有资源都用在了战争中啊…  

“邱波。”  

面向二皇帝,头冠竖立,眼角生出鱼尾纹的儒生抬起双手,宽袖垂落,应道:  

“臣在。”  

他是荀子门生。  

这次东出解放战争,他和不少师兄弟一道随军,是二皇帝亲自下的命令。  

“你做临济县令,可以吃鱼肉,不可以鱼肉百姓。临济百姓未饱前,此屋一桌一椅都不可动。”  

“诺。”  

看着眼前一脸平淡,几无恭色的荀子门生,嬴成蟜轻轻点头。  

始皇帝首次灭六国,秦国苦于武盛文衰,朝堂将军多而书生寡。没有办法派遣本土官员接手六国地盘,只好拉拢当地贵族豪强自治。导致六国灭而六国贵族不灭,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这一次,不会了。  

如今的秦国,在经过了韩地找天下贤,荀子门生和鬼谷子门生两奔咸阳三事过后,留存的文官足以通管天下。  

关中贵族对二皇帝命令言听计从,除了那一整套组合拳以外,这些随时螚代替他们的书生也是占比较大的原因。  

“还有事?”  

二皇帝扬眉,本该领命称退的邱波迟迟不退,眼下临济城有太多的事需要做。  

“是。”  

邱波再合手,昂首挺胸。  

“臣斗胆一问!  

“临济城破,陛下既已下达不得扰民的圣令,为何还要对无辜的商户贵族举起屠刀!”  

就在刚刚,秦军尽斩临济贵族,大商贾,以谋反之名抄家灭族。  

此事瞒下不瞒上,那些杀红眼的普通士卒不清楚个中原由,邱波却是知道个大概。  

死去的那些贵族和大商贾,一定有协同周市谋反的。可要说是全是,不可能。  

“兰陵县被屠,老师心伤牵身,亡故渭水。  

“陛下只因同为贵族,商贾便致其死地,此举与先王何异!陛下可还记老师言貌!”  

嬴成蟜屈指轻敲两下桌案。  

想说百姓受压迫时间太久,欠缺了一个发泄的口子,必须一次性打掉这些人来个彻底革命。  

想说巴蜀之粮虽然能支撑眼下战争,但不能只依靠巴蜀之粮。运输越长,耗费粮食越多,眼下平三晋还好,打到齐楚两地,十石粮路上耗九石。必须要就地征粮,这粮既然不在百姓身上取,就只能从贵族商贾身上取。  

想说打土豪分田地,临济有权有钱者已经占据了九成土地,不趁着此事把这些人都杀掉,大军一过,临济不久又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百姓依旧是没有出头之日。  

杀贵族,不扰民。  

这虽然是他抄来的,但实施之前他也是想了许多许多。  

经历过底层挣扎,站在最高层的嬴成蟜论智慧比不过张良这些聪明人,但对要实行政策的认知则远远超出。  

做到皇帝这个位子,每一个政令的下达,背后都经过了反复的考量推敲。  

他想对邱波说很多,最后真正说出口的只有一句话。  

“朕知道了,去做事罢。”  

邱波驻足片刻,脸现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