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朕说不行,这是军令,也是王令(4K)(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失望,应声略显低沉。  

“诺。”  

邱波带着失望、疑问而去。  

荀子已死,他的疑问注定得不到答案,他将遵从老师遗命,留在失望的秦国。  

遇事不决问春风,春风无姓不解意。  

空旷的房间内,嬴成蟜一下又一下地屈指敲击。  

周市入驻临济造反,抵挡秦军,能在临济活下来的贵族商贾要说有完全无辜的,不太可能,周市掌管的临时不允许出现忠于大秦的贵族商贾。  

要是找杀人的理由,嬴成蟜能找出一万个理由证明这些人该杀。  

可就算这里有无辜者,他,秦国的王,就真的不会挥动屠刀了嘛?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优柔寡断!”  

“妇人之仁!”  

脑海中响起这些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在过去的日子里,每当听到这些言语,嬴成蟜不怒反喜,这是他在这个时代不沉沦的锚点之一。  

他不滥杀无辜,对人命保持敬畏之心。  

食指关节砸在桌案上,再没抬起,嬴成蟜自语:  

“我确定我考虑过无辜不无辜这件事,但我也确定我没过多考虑。”  

这一次,二皇帝着重考虑的是大局,大局为重。  

而这,在他还不是二皇帝,只是长安君的时候,对此向来是不可理解。  

成大事,为何就不能考虑一下小节呢?  

今天他好像明白了…  

他揉着眉心,连连苦笑。  

“这种被十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完成闭环的感觉是真的差啊…”  

为登求大位,不是始皇帝的嬴政放弃了立阿房为皇后。  

即便嬴政知道,不为皇后,为其母眼中钉肉中刺的贴身侍女绝无活路,他还是为了真正掌权而痛苦放弃。  

长安君点着秦王胸口,唾沫其兄。  

“不保一女!何以保一国?就算你事后建造的阿房宫再宏伟再高大,也不过是要自己心安罢了!”  

二皇帝落寞地走出房间。  

十年前他骂的不是兄长,而是十年后的自己…  

他可以一个一个审查过去,看看到底哪个罪不至死。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必要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求谋求那么寥寥一二人的清白嘛?  

若真是赶巧碰上赶巧,所有不可能的事都碰上一起。罪不至死的贵族是临济县城最富有,存粮最多的人,且不愿意交粮给秦军,那怎么办呢?  

强取,解放之名就是个笑话,秦军一下就变成了不义之师。  

不强取,日后征程怎么办?下个县城再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杆子全部打死,牺牲小部分贵族而成就大多数百姓。  

或许在数十上百年后,会有人为被妄杀的贵族商贾翻案,平反。  

当这件事演变到全民关注,群情汹汹,世人皆掬一把同情泪时。  

秦三世当亲自接见这些贵族后人,为他们的长辈沉冤昭雪,毫无架子地说:  

“先王虽然圣明,但这件事确实是先王做错了。”  

全民归心,皆言陛下好,又是一个凝聚民心与爱国情怀的机会。  

其实这些民并不知道,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  

一鲸落,而万物生。  

一贵族倒,而千百姓起。  

成大事者不是不能拘小节,而是在认真思索以后发现不拘小节最好成大事,这与“细节决定成败”并不冲突。  

正是考虑到所有细节,所以选择了不拘小节。  

新任临济县令邱波召集百姓,以官府名义发粮分地,承诺前三年赋税十取一,实行休养生息的黄老之学。  

韩地实践已经证明,在这等百废待兴之时,诸子百家最适合的,就是道家的黄老之学。  

既得民心,又让民息。  

临济城百姓初时不信,后在粮地皆得之后,欣喜若狂,面朝西方跪地叩首,险些将临济地下沉睡的地龙叩醒翻身。  

三年后,临济皆以秦人自居,新年过在十月一。  

临济城外,秦军就地扎营,休整一晚,次日大军开拔之前,嬴成蟜分出十路。  

除了他自己领的军队以外,樊哙、刘邦、蒙恬、屠睢、李信、赵佗、廉颇、任嚣、章邯九人各分领一军,分十个方向进攻,解放魏地。  

大帐内,二皇帝眼有血丝,身有疲态,强打精神对帐下九个将军道:  

“你们怎么打仗我不管,你们打完仗以后我要管。和临济之战一样,以谋反之名杀贵族,豪商,城外驻军,与民秋毫不犯。”  

九人先是齐应诺,然后个个欲言又止。  

“有话快说,直说。昨日有违反军令者,朕已要求刀斧手准备好,今早明正,只等我们到场。”  

蒙恬左右看看,轻吸口气。  

“士卒置身战场,随时有丧命可能,心间戾气煞气积累深重,若长时间不要他们释放…”  

蒙恬咽口唾沫,微微低首。  

“或会炸营,啸变。”  

“蒙大将军所说的释放方式,是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还是贱淫貌美的女子?”  

低头的蒙恬不作应答,李信深吸口气,朗声道:  

“皆有!”  

这不是秦军无组织无纪律,而是天下所有军队都这个鸟样。  

获胜方在战败国土地为所欲为,看看最近的以色列就知道,这种现象一直到两千年后也没有完全禁绝。  

“朕说不行,这是军令,也是王令。”  

嬴成蟜冷眼示众,眼眸中的细微血丝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