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上屋抽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下一个小分队,重机枪分队和伤兵也留下,其他人跟我去支援。”  

将主据点交给小队副,小队长点齐另外两个小分队,把掷弹筒全部带上,总共三十多人立刻前往东据点,准备支援那里的部下。  

中队长早就说好天亮之后就会带人过来,自己只要在这里坚守一两个小时,等中队长一来他就可以击溃这些敌军。  

小队长走了之后,小队副看向屋子里正在操作步话机的士兵。  

“联系上那边的据点了吗?”  

“联系上了,就是通话质量有些差,现在正在努力沟通!”  

“哟西!继续!”  

小队副对步话机还算满意,今天天气不错没有罢工,还是能联系上公路对面方向两公里外的另一个据点的,那里驻守了一个分队的帝国皇军。  

中队长早一点知道这里的事情,他们就能早一刻得到增援。  

看到日本人已经有援兵开始增援,沐阳知道这场仗很快就要结束了。  

“知道这是什么计谋吗?”  

沐阳看向林文。  

“这是?声东击西?还是?”  

“声东击西在三十六计,或者叫三十六策里面有,早一点能追溯到孙子兵法。”  

“今天我用计谋比较综合,声东击西也有,但主体是同是三十六计里面的上屋抽梯之计。”  

“我就要让是日本人转迷糊了,让他乖乖地‘上屋’,等他们到了屋顶之后咱就把他的梯子给抽了,让他下不来!”  

“声东击西是演戏给他看的,我们先瞒天过海占领东据点的上半部分,然后声东击西攻击他们,蒙蔽他们的视线,加强对面日本人的疑心。”  

“现在我们再猛攻东据点,小日本为了守住这个制高点,肯定会派人过来支援,而且估计会收缩防线等待支援。不过等他们过来的时候或许就会发现,据点里面早就没有他们的日本兵了。”  

沐阳嘴角咧开了一个诡异的角度。  

“而且在他们看来,两个据点一起守住互为犄角肯定比坚守主据点要好得多,他们不会不管我们这个‘梯子’的。”  

“嘿嘿,小日本虽然不蠢,而且还以愚蠢为第一耻辱,天天对我们华夏人说‘八嘎呀路’…但是只要这‘梯子’摆得好,就不怕他们上屋顶。”  

“当年诸葛孔明这么聪明的人都能中‘上屋抽梯’之计,这日本人也不怕他们不进套子。”  

“用‘小梯子’引诱小日本,让他们心安理得地来,然后我们再截断小日本的援兵,那他们插翅都难飞,只能被围歼。”  

“外围的伪军清理完了吧?”  

“营长,他们早就四散而逃了,骑兵排的同志们在抓俘虏。”  

“很好,不用继续演小日本了,这场戏演够了!炮排解除作战限制,全部进攻!”  

小队长带着两个步兵分队和掷弹筒分队来到东据点的时候,外面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很多尸体,皇军和皇协军的尸体都有。  

据点还在皇军的手里,二楼的轻机枪正在努力地压制着远处企图推进的敌军。  

“哟西,木村分队干得好!”  

小队长面露喜色。  

“士兵们,就地寻找掩体,轻机枪跟我上楼,掷弹筒立刻射击。”  

不远处。  

赵四在一处缝隙中冷眼看着下面的日本兵,至于小队长嘴里的“木村分队长”,早已在刚刚柳河指挥掷弹筒射击的时候被他们弄死了,只需要几颗手榴弹就能让一楼的敌军上西天。  

侦察班战士的枪声很容易就会埋没在榴弹的爆炸声之中,外面压根就没人发现据点里面的日本兵早已经死光了,  

可怜他们看到二楼冒出了火舌,就以为上面的战友已经开始战斗了,对后面完全没有防备。  

日军掷弹兵刚刚准备投掷榴弹,天上就降下来大量的榴弹。  

“卧倒!”  

柳河在刚刚的试射之中已经找到了最佳角度,此刻五门掷弹筒全部射击,弹幕立刻覆盖了日军的侧后方。  

掷弹兵首当其冲,直接没了一个掷弹小组。  

“纳尼!敌军怎么会有那么多榴弹发射器?”  

小队长被炸了几下差点蒙了,对方刚刚不还是只有两门的吗,怎么就冒出至少四门了。  

看了看面前人影绰绰的攻击扇面,粗略一看人数至少有上百人,此刻对方已经发起了进攻,看样子只需要已经快要冲到据点前面了。  

“快,机枪射手跟我进据点!”  

正准备进去的时候,没想到门里面和楼上突然丢出来几颗手榴弹,而且还有炸药包。  

“!!”只来得及瞪眼,面前的日军就被笼罩在了猛烈的爆炸之中。  

“嘣!”  

“…”  

小队长首当其冲,立刻就被炸飞了,还波及到了另一个机枪组。  

赵四对时机把握得非常准确,算准了沐阳火力支援的时间和日军到来的时间,立刻对日军发起了进攻。  

只见据点上面的侧窗户全部被打开,一个个穿着日军军装的侦察班战士手里拿着花机关和驳壳枪对着他们俯射。  

“砰砰砰砰!”  

“呃啊!”  

“…”  

看到侦察班已经开始攻击了,在一线督战的林文立刻抓住了战机。  

“司号员!冲锋号!”  

八路军战士们立刻面目狰狞地大踏步往前冲锋,口里呐喊着冲杀的口号,就是身后跟着的新兵也拿着枪矛紧紧跟着前面的老兵。  

即使部队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