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声东击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将阁楼的门稍微拉开一点缝隙,赵四看到了里面在休息的日本人。  

观察了一会,看到他们睡得比较沉,检查一下开门会不会发出声音后,赵四赶紧招呼战士们轻手轻脚地走了下去。  

“嗯…你!呃…”有个日本兵刚刚才悠悠转醒,转眼就被眼疾手快的赵四一剑刺死,连喊叫都来不及。  

“!”听到隔壁床的声响,其他日本兵也慢慢醒了过来,只不过还没等他们睁开眼睛就已经永远地闭上了。  

“把衣服换了!”  

赵四看了看旁边挂着的军服。  

休息的日本人只有六个人,楼上弄死了两个,按照一个小分队的编制,也就是说楼下顶多只有五个了。  

没有贸然下去惊扰他们,赵四让战士们先看好门。  

“小伍,上去发信号!”  

“好…”  

小伍再次来到了楼顶,拿出了发光的手电筒,拿着绳子系好,在空中疯狂地甩着,就像一个套马的动作一样,不过甩成的圆圈是面向着不远处一片山丘。  

在后世,这种信号可以用以火灾被困者的救援,即使是在火光冲天的房屋之中也能让底下的人看到信号,更别说在漆黑一片的农村了。  

远处。  

看到据点上面挥舞着的一个白色的亮圈,林文就知道侦察班已经摸到上面去了。  

“上!”  

随着林文一声令下,全连所有战士离开了茂密的丛林,慢慢逼近了据点。  

但一排的38个战士是没有伪装的,而二排、三排和火力支援部队都没有跟着一排,而是和侦察班差不多的装束,慢慢前往农田之处藏了起来。  

沐阳也在这一块,不过他负责另一块——炮火支援和全局把控。  

“警卫班,去攻击左边的据点,尽量打死一些伪军,小日本反击就隐蔽起来,随后不间断地对据点射击,能杀伤小日本最好,不必冲锋。”  

“炮排跟我来。”  

找到了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沐阳便把五个掷弹筒组带到了这里。  

“炮弹只有四十多发了,待会不能随便射击,试射之后才能投弹,知道了吗?”  

沐阳目视着柳河。  

“懂了!懂了!”  

柳河连忙点头。  

“柳河,待会战斗打响之后,你看在哪里部署好?”  

这里距离据点还有300多米,虽然日本人看不到这里的情况,但也有被伪军发现的风险,所以一排已经停留在了这里,只有伪装过的二排和三排还在继续前进,但速度非常缓慢。  

“再远一些就好了,近了小日本可能就觉得不对劲了。”  

日军大据点。  

“哪里的枪声?”  

小队长慢慢穿上军长,不紧不慢地问道丝毫不慌。  

只要不是华夏军队一个大队来进攻,他根本不需要担心据点的安危。  

“队长,西边的枪声,是一据点。”  

“这枪声并不密集啊…派一个战斗小组过去看看。”出到门外侧耳听了一会,小队长作出了判断。  

“嗨!”  

很快,据点里面就走出三个日本兵,在军曹的带领下迅速往西边的据点跑去。  

看到日本人的动向后,负责侦查的士兵赶紧找到了沐阳和林文。  

“营长连长,小日本只去了四个人。”  

“哦?”  

沐阳眯了眯眼。  

“就这?看不起我?”  

沐阳摸了摸下巴,那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些胡须了。  

“命令警卫班,加强攻击力度,如果可以,就将战线往前延伸50米。”  

“另外,命令骑兵排,让他们在外围牵制敌军,但是绝对不能冲锋。”  

骑兵排才刚刚组建,战士们能把马匹驾驭好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别说马上射击,就是用马刀砍都砍不准。  

除非停下来。  

但骑兵停下来攻击,那还叫骑兵吗?  

所以沐阳才让向英不能进攻,起威慑作用就好。  

“怎么枪声越来越密集了?”  

小队长皱着眉头看向窗外,因为越来越密集的枪声,据点里面的士兵早已没了睡欲,已经穿好了作战服、戴好装备随时准备出击了。  

“那边情况如何了?”  

小队长看向匆匆忙忙跑过来的士兵。  

“队长,敌军加强了攻击,已经推进到了据点前100米,而且神枪手士兵还发现外围还出现了大量的骑兵。”  

“大量的骑兵?具体有多少?”  

“天色有些暗,他看不清,但他估计有30人左右。”  

“纳尼?”  

小队长皱了皱眉头。  

“敌军想要做什么?难道是马贼?”  

小队长有些想不通,配备一个骑兵小队,按理说敌军应该至少有一个加强中队250人以上才对。  

有这个兵力完全可以强攻自己的据点了,只需要趁着夜色来偷袭,自己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吃上一点小亏,但为何还要把他们全部惊动?  

“保险起见,派出一个小分队,加强一个轻机枪小组和一个掷弹筒组,支援一据点。”  

“华夏军队没什么火力支援装备,我们只需要固守房屋即可!”  

“营长,小日本去了一个小分队!”  

没多时,沐阳就接到了侦查兵同志的汇报。  

“嘿嘿,小日本上钩了!”  

沐阳笑得有些阴险,宛如一个老阴逼,看得旁边的林文浑身打了个激灵。  

“命令!二连一排立刻进攻!炮排立刻提供火力支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