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完胜(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代的部队,被前后夹击,大概率都会陷入不可遏制的混乱状态,明军自然也不会例外。  

而赌一把,还有前六十艘船不被发现,继续执行任务的可能。  

后六十艘船返航,去靠着自身和硝石成冰堵塞隐蔽航道,虽然有可能在半路就被张龙等人追上,但成功概率还是有的就算半路被追上,还是能起到迟滞的作用,而且最后三只船卸了硝石后,就会飞速赶回报信,依旧能达到目的。  

丁小洪等人自然不知道,无论是姜星火还是陈瑄,都没有忽视白莲教有可能从吴淞江方向发动的突袭,但他们还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权衡利弊后,做了对明军最有利的决策。  

因此,即便后六十艘船冒死拦截白莲教的船队,阻止他们从隐蔽航道中冲进吴淞江,也绝非是什么愚蠢举措,反倒是极具勇气的表现!  

事实上,张龙也确实很佩服不知姓名的敌人的胆色,在这个危急关头居然敢拼命阻挠他!  

“帮主,航道本来就窄,这又是结冰又是沉船的,咱们根本清理不干净,也通过不了啊!”手下哭丧着脸汇报道。  

张龙看着远方自己目力不可见的正面战场,深深地叹了口气。  

“白老头子,兄弟也不是对不住你,这是真没办法了。”  

几名亲信自然闻弦而知雅意,齐齐对视一眼。  

“帮主,咱没必要给白莲教卖命,天大地大,撤吧!”  

“撤!”  

青龙帮的船队原地掉头返回太湖,走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白莲教本部的船队望着被沉船和浮冰堵塞的航道干瞪眼。  

白天宇终究是错付了。  

他最终也没有等来张龙的支援。  

在短短两刻钟之内,明军集结了近三千人的右翼火铳大方阵,在猛烈的炮火声和催命的唢呐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启了属于热兵器时代的独特杀戮美学。  

与豪迈的冷兵器铁骑冲阵不同,这些由一个个小型方阵组成的火铳大方阵,更像是一个波浪起伏般的流体艺术品,以一种极为平缓、却又稳健的姿态行进,但每当前方出现敌军的身影,他们就会在军官的命令下,立即停下来射击。  

此刻,明军的攻势异常凶猛!  

几乎所有的前排火铳手都举起手臂,用力向前开火,密密麻麻的铅弹呼啸着从火绳铳黑漆漆的铳口喷薄而出,形成了一片火焰的海洋。  

伴随着一颗颗铅弹从铳管里飞速喷薄而出的“咻”声,铅弹如毒蛇一般刺向对方的胸膛或喉咙或是其他什么部位,一个个企图抵挡的白莲教叛军被打翻在地上,那些倒霉的家伙还没来得及给教主发挥自己最后一丝余热,便永远闭上眼睛,再也见识不到阳光的灿烂、青草的芬芳。  

在这样恐怖烈度的火力压制之下,当面的上万白莲教叛军没有了任何底牌,也根本组织不起有效反击。  

“追——!”  

“给老子杀!”  

“轰隆.”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开炮声,被炸碎的血肉腾空而起。  

这是一枚实心炮弹在战场上所造成的杀伤力,强劲的力道把附近的士卒直接变为残肢断臂。  

“快撤退啊!”  

一个头目模样的白莲教徒嘶哑着嗓音吼叫,他已经看出情况不妙,如果继续待下去,必然全队覆灭。  

可是,他和他的小队,想要逃走已经太迟了,无数铅弹正在向他们袭来。  

“噗嗤、噗嗤、噗嗤.”  

白莲教头目很快变成筛子,浑身插满铅弹,在巨大的力道下,他的双脚离开地面几寸,软绵绵地后仰倒在了地上,直到死亡之前,他才知道原来被火器命中,是如此痛苦的事情。  

一队悍不畏死的白莲教敢死队试图阻挡明军的前进,然而,他们刚冒头,便遭遇了明军炮兵的重点照顾。  

“砰砰砰”  

密集的火炮声响起,一排排炮弹划过虚空,带着凄厉的破空声飞扑而至,瞬间将他们撕碎,尸骨无存。  

中军,一群白莲教高层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色非常难看,眉宇间充斥着愤怒和绝望。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明军的火器部队居然如此彪悍、强大!  

虽然不知道确切的伤亡比例,但看着自家军队遍野的样子,想来是很难看的.实际上,仗达到了现在,明军算上受伤和阵亡,也只有一百人出头,大部分还集中在一开始遭到了重压的右翼。  

而白莲教叛军损失了多少人?  

粗略估计,眼下光是被火铳和火炮收割性命的,就已经有三四千人了!  

这个比例在冷兵器时代,尤其是白莲教这种乌合之众,根本就是全军崩溃的状态!  

眼下不是他们想不想打的问题,而是明军的火铳方阵左右夹击,已经把白莲教叛军猬集成团的大阵,给彻底打崩了!  

毫无疑问,明军取得了一场大胜!完胜!  

即便不知道具体伤亡,但是军队的全面崩溃骗不了人,明军新式火器的威力极大地震慑了白莲教叛军,原本被明军重甲骑兵冲的士气低迷的白莲教叛军,此刻士气已然降至冰点!  

“该死!我们完了。”一位帮会首领痛苦地说道。  

“我早就劝阻你们,不应该跟明军硬拼!伱偏不听!”另一位非白莲教嫡系的帮会首领也是愤恨道。  

“撤吧…”  

白莲教本部的舵主也是脸色苍白如纸,颤抖着声音说道:“我们挡不住他们的,快撤,先撤回营寨再做定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