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宋旧事不堪提(2/3)
逃往广南地区与野蛮低贱的夷人为伍,然后不知什么时候就死于无迹无形的瘴疬,还不如留在长沙投降大同做“顺民”呢!
因而,赵构的“南幸”计划一开始就遭遇了极大阻力。
不愿随驾前往广南送死的朝臣们以“祖宗基业在北陛下却欲向南”苦劝,而粗鲁壮汉居多的御营班直则直接要求皇帝“行幸蜀地”。
蜀地乃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宜居度”比起广南两路不知强了多少。
逃去蜀地,丘八们的生命更有保障,也不用担心钱粮俸禄拿不到手的问题。
由荆湖入蜀,最好走的通道是沿长江经归州(辖地为后世湖北宜昌秭归县和恩施巴东县)进入夔州(辖地为后世重庆奉节县)。
但归州已被同军控制,此路已经不通。
其实,长沙府入蜀还有另一条通道:
先转道荆湖北路阮州进入夔州路田氏土司的地盘,再经黔州(后世贵州)诸夷人羁縻州寨,再经遵义军、播州、溱州、南平军等地北上。
但这一程全是穷山恶水,道路极其难行不说,同军岳飞部还已经攻入澧州,与阮州仅隔一个辰州,若是得知行在走阮州,必会来攻。
届时,又有谁能为朝廷挡住这位俘获“二圣”的同军悍将?
就算朝廷能瞒过了同军耳目,悄悄进入蜀地,也有很多困难。
自靖康元年大同讨宋之后,早就不安分的蜀地夷人便再次作乱。
赵宋国内彼时早已四处冒烟,根本没有能力顾及这些夷人,只能命各地官府谨守城池,放任夷人“自治”至今。
现在,行在不打招呼就仓促经过这些混乱地带,很有可能拨动夷人敏感的神经。
彼辈要是误以为大军前来平乱,就此冲击御营劫持皇帝,怎么办!
就算祖宗保佑,行在一路有惊无险进入了成都府,也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徐泽早年曾入蜀平定夷乱,至今还在当地百姓中拥有较高的威望。
实际上,大同帝国攻下江北和陕西六路后,就在积极谋划攻取蜀地。
陕地同军斥候频繁越境攻击宋军,将警戒区域推进到了褒城(蜀地四路中的利州路兴元府最北端县)以北二十里,其意图不言自明。
新任知兴元府事兼任沿边安抚使刘锜独木难支,已经多次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
因而,蜀地虽好,赵构却自己担心逃进蜀地只会是自投罗网,还不如前往广南东路搏一搏。
其人乃假意答应将士们的要求,却转身披甲引弓,亲手射杀了九名带头鼓噪的痞兵,这才震慑住众人,强行带领朝廷百官南逃。
“南幸”途中,赵构犹嫌一再劝谏的官员聒噪,下诏:
有敢妄议惑众阻挠巡幸者,允许告发并其治罪,知而不告者斩!
不过,其人也担心自己会感染不分贵贱的瘴疬。
在得知岳飞进入澧州就与之前造反的钟相乱民武装展开大战,并没有追击慌乱逃跑的宋军后,已经逃到郴州(荆湖南路最南端)的小赵官家便停了下来。
但其人之前担心同军衔尾追击,跑路前命御营都统制王渊率大部队殿后,导致身边仅剩几千御营兵马,全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靖康二年,同军攻破南阳掳走“二圣”,覆灭了赵宋王朝。
按照王朝兴替的“正常流程”,大同只需要就此传檄天下,便能收取大部分路州,最多再花三五年时间扫除乱世军阀,即可令天下归于一统。
但由于正乾皇帝不学无术还曲解圣教,所施国政不得“民心”。
无数“有识之士”不愿屈身“暗无人道”的大同帝国,乃跟随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南下重建大宋朝廷,誓死不降大同。
身为九皇子的康王赵构能在国家危难时脱颖而出,并获得天下人之望,绝非偶然。
其人胸怀大志、性格坚韧、行事果断,能力和手腕都远超乃父乃兄。
天下太平时,这等精明强干且极有主见的皇子绝对不能成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储君之选,但遇到乱世,却是非此等人难堪恢复社稷之重任。
而赵构野心勃勃,也绝非浑天度日的性子。
其人登基之后,确实做了很多挽救危亡的努力。
但继承了晚唐以来数百年积弊的大宋王朝早就腐朽不堪,已非人力可以换救。
新宋政权建国年余时间里,内部动荡不止,外部又被同军步步紧逼,接连丢失两浙、福建和江北等地。
回天无力的现实严重打击了赵构年轻的心。
南渡长沙府之后,其人一面表示不忘北伐中原恢复故土的重任,一面却又大肆建造宫室殿宇,只顾个人享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屡战屡胜的小赵官家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
之后的一年,大同帝国在稳步攻略福建路的同时,暗中筹备对夏国用兵,让内忧外患不止的新宋政权终于能喘口气了。
赵构利用这段宝贵的休整时间,一面整军备战,一面大肆扩充自己的后宫,为天水赵氏的传承大业日夜操劳随后,大同帝国挥师西进,轻易灭掉夏国,并随手招降了大宋战力最强的陕地兵马,顿时让自欺欺人的新宋君臣从梦中惊醒。
须知道,夏国虽小,却极其顽强。
大宋国力最鼎盛时,曾征兵百万,近半数用于攻夏,都没能攻入贺兰山下。
而大同却在与大宋进行全面战争的同时,仅
因而,赵构的“南幸”计划一开始就遭遇了极大阻力。
不愿随驾前往广南送死的朝臣们以“祖宗基业在北陛下却欲向南”苦劝,而粗鲁壮汉居多的御营班直则直接要求皇帝“行幸蜀地”。
蜀地乃是“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宜居度”比起广南两路不知强了多少。
逃去蜀地,丘八们的生命更有保障,也不用担心钱粮俸禄拿不到手的问题。
由荆湖入蜀,最好走的通道是沿长江经归州(辖地为后世湖北宜昌秭归县和恩施巴东县)进入夔州(辖地为后世重庆奉节县)。
但归州已被同军控制,此路已经不通。
其实,长沙府入蜀还有另一条通道:
先转道荆湖北路阮州进入夔州路田氏土司的地盘,再经黔州(后世贵州)诸夷人羁縻州寨,再经遵义军、播州、溱州、南平军等地北上。
但这一程全是穷山恶水,道路极其难行不说,同军岳飞部还已经攻入澧州,与阮州仅隔一个辰州,若是得知行在走阮州,必会来攻。
届时,又有谁能为朝廷挡住这位俘获“二圣”的同军悍将?
就算朝廷能瞒过了同军耳目,悄悄进入蜀地,也有很多困难。
自靖康元年大同讨宋之后,早就不安分的蜀地夷人便再次作乱。
赵宋国内彼时早已四处冒烟,根本没有能力顾及这些夷人,只能命各地官府谨守城池,放任夷人“自治”至今。
现在,行在不打招呼就仓促经过这些混乱地带,很有可能拨动夷人敏感的神经。
彼辈要是误以为大军前来平乱,就此冲击御营劫持皇帝,怎么办!
就算祖宗保佑,行在一路有惊无险进入了成都府,也没有任何安全可言。
徐泽早年曾入蜀平定夷乱,至今还在当地百姓中拥有较高的威望。
实际上,大同帝国攻下江北和陕西六路后,就在积极谋划攻取蜀地。
陕地同军斥候频繁越境攻击宋军,将警戒区域推进到了褒城(蜀地四路中的利州路兴元府最北端县)以北二十里,其意图不言自明。
新任知兴元府事兼任沿边安抚使刘锜独木难支,已经多次向朝廷上奏请求支援,。
因而,蜀地虽好,赵构却自己担心逃进蜀地只会是自投罗网,还不如前往广南东路搏一搏。
其人乃假意答应将士们的要求,却转身披甲引弓,亲手射杀了九名带头鼓噪的痞兵,这才震慑住众人,强行带领朝廷百官南逃。
“南幸”途中,赵构犹嫌一再劝谏的官员聒噪,下诏:
有敢妄议惑众阻挠巡幸者,允许告发并其治罪,知而不告者斩!
不过,其人也担心自己会感染不分贵贱的瘴疬。
在得知岳飞进入澧州就与之前造反的钟相乱民武装展开大战,并没有追击慌乱逃跑的宋军后,已经逃到郴州(荆湖南路最南端)的小赵官家便停了下来。
但其人之前担心同军衔尾追击,跑路前命御营都统制王渊率大部队殿后,导致身边仅剩几千御营兵马,全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靖康二年,同军攻破南阳掳走“二圣”,覆灭了赵宋王朝。
按照王朝兴替的“正常流程”,大同只需要就此传檄天下,便能收取大部分路州,最多再花三五年时间扫除乱世军阀,即可令天下归于一统。
但由于正乾皇帝不学无术还曲解圣教,所施国政不得“民心”。
无数“有识之士”不愿屈身“暗无人道”的大同帝国,乃跟随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南下重建大宋朝廷,誓死不降大同。
身为九皇子的康王赵构能在国家危难时脱颖而出,并获得天下人之望,绝非偶然。
其人胸怀大志、性格坚韧、行事果断,能力和手腕都远超乃父乃兄。
天下太平时,这等精明强干且极有主见的皇子绝对不能成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储君之选,但遇到乱世,却是非此等人难堪恢复社稷之重任。
而赵构野心勃勃,也绝非浑天度日的性子。
其人登基之后,确实做了很多挽救危亡的努力。
但继承了晚唐以来数百年积弊的大宋王朝早就腐朽不堪,已非人力可以换救。
新宋政权建国年余时间里,内部动荡不止,外部又被同军步步紧逼,接连丢失两浙、福建和江北等地。
回天无力的现实严重打击了赵构年轻的心。
南渡长沙府之后,其人一面表示不忘北伐中原恢复故土的重任,一面却又大肆建造宫室殿宇,只顾个人享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屡战屡胜的小赵官家已经失去了雄心壮志。
之后的一年,大同帝国在稳步攻略福建路的同时,暗中筹备对夏国用兵,让内忧外患不止的新宋政权终于能喘口气了。
赵构利用这段宝贵的休整时间,一面整军备战,一面大肆扩充自己的后宫,为天水赵氏的传承大业日夜操劳随后,大同帝国挥师西进,轻易灭掉夏国,并随手招降了大宋战力最强的陕地兵马,顿时让自欺欺人的新宋君臣从梦中惊醒。
须知道,夏国虽小,却极其顽强。
大宋国力最鼎盛时,曾征兵百万,近半数用于攻夏,都没能攻入贺兰山下。
而大同却在与大宋进行全面战争的同时,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