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灭亡高丽的时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显然是一道足以导致高丽内乱的乱命,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资谦、中书舍人金富轼等重臣的坚决反对。  

尤其是国丈李资谦,眼里只有个人的权位,若是外孙王楷不能继位,其人将有可能失去一切权势,更是不愿执行王俣的乱命。  

彼时,同舟社正筹备建国,李资谦乃带着高丽世子王楷前往燕京求见正乾皇帝,并请其册封高丽新国主。  

王楷继位时已经十四岁,不算太年幼,却因为天性柔仁,意志不坚,应付不了极端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  

李资谦作为国主外祖父和宰相,又有扶立之功,便逐渐把持了朝政。  

其人已经位极人臣,却仍不满足,还想更进一步。  

为了掌控兵权,李资谦先是以整顿兵马重建高丽军事主权为名,向王楷举荐开京之战后就被王俣闲置的名将枳俊京。  

为了牢牢掌控后宫,随时监控国主的动态,李资谦又陆续将自己的三女、四女(实际就是王楷的亲姨妈)进献给国主为后妃。  

为了换取宗主国的支持,或者说避免大同帝国关键时刻的干涉,李资谦当政以来,又陆续以转移矿山开发权为名,将新安州以北的土地成片送给大同。  

恰好,大同建国之后,战略重心转移,正乾皇帝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北压金国南讨赵宋上,逐步放松了对高丽的表面控制。  

这种政治利好自然落不到柔仁的国主王楷头上,最终都变成了高丽实际掌控者李资谦的功绩,并为后者赢得了极大的政治声望。  

开京民间里巷间也恰到好处地开始流传“十八字(李)将王”的谶语,高丽由王姓改为李姓似乎就要水到渠成。  

可惜,李资谦空有窃国之志,却无安邦之才。  

高丽原本就存在极为深重的内部矛盾,败于同舟社之手后,随着主权丧失,经济上不断向外输血,各种矛盾更加尖锐。  

其国内不少有识之士皆意识到高丽绝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做出改变,以挽救国家灭亡的命运。  

因而,李资谦当权后以枳俊京整顿军队稳定国内,并逐步抵制大同对高丽内政的干涉,便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可惜,豪族出身又终身生活于上层的权力争斗圈内,限制了李资谦的视野和思考方式,使得其人始终抓不住住高丽的主要矛盾。  

这些年来,高丽各地的经济一直很萎靡。  

不仅平民因税负不断加重而流亡不断,就连高高在上的豪族也因长期内耗而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扩军备战,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际控制在大同帝国手中的新安州等地,初步完成社会改革后,底层民众爆发了生产积极性,生活一日好过一日。  

甚至,遇到灾荒时,新安州还有余力“接济”周边地区的百姓。  

当前,高丽各阶层心气极度不顺,确实想要改变。  

但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换一个国主,或者换一家人做国主,而是摆脱这种越过越窝囊的日子。  

实事证明,李资谦不具备这种能力。  

这些年下来,庆源李氏自己的“封地”倒是一再扩大,却是建立在对全国上下不断吸血以壮大自身的基础上。  

而且,其党羽肆意扩张自家土地,奴婢仆从也敢抢夺他人财物,治下民怨极重。  

李资谦治国无才,驭下无术,逐渐失去了国人的信任。  

各种矛盾不断堆积的结果,便是高丽社会各阶层都看不到希望,国内气氛压抑至极,动乱不断,整个社会都极为浮躁,一场大的动乱正在酝酿。  

一些势力单薄的小豪族开始向大同输诚——并不是带资投靠谋取家族继续富贵,而是邀请新安州的共建会来自己治下发展。  

这些人并不是不知道如此做会失去一部分利益,但至少可以保住家族平安传承,不用面对即将出现的大动荡。  

李资谦显然也意识到了形势不对,不敢再拖下去,开始加紧篡位的准备。  

另一方面,高丽国主王楷已经年满十八岁,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擅权妄为的李资谦越来越不满。  

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且不可调和,弱势一方的王楷不敢再等,只能抢先发动。  

正乾五年四月九日夜,王楷近臣金灿、安甫麟暗中联络上将军崔卓、吴卓等人,夜间引兵入宫,诛杀掌握禁卫的枳俊京之子枳纯与其弟枳俊臣。  

王楷到底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富贵王爷,又被李资谦隔绝内外几年时间,仓促起事除掉宫中的乱贼后,便没了进一步的计划。  

李资谦的党羽枳俊京却反应极快,得知宫中生变,便立即引军赶来。  

双方爆发激战,实力不足的“拥王派”节节败退,却因为知道投降必死而依靠宫殿之中的复杂地形负隅顽抗。  

乱兵杀得兴起,索性纵火焚烧宫殿。  

土木结构的宫殿燃烧起来速度极快,大火很快就延烧至内殿。  

王楷只能仓惶逃至后苑躲避大火,但外无援军,终究是必败之局。  

其人本就意志薄弱,心灰意冷之下,准备直接下诏让位于李资谦,只求外祖父能够饶过自己的性命就行。  

参与起事的国主近臣却知道失败必死,皆不敢放弃,赶紧以高丽献宗王昱禅位后死得不明不白相劝。  

这事就发生在三十二年前,而弄死王昱的人,正是王楷的祖父高丽肃宗王熙。  

事情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