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做事须得有始终(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信行为,逼迫其认清绝绝不可怠慢大同任何意见的事实。  

赵佶也从这件事中吸取了教训,立即遣使惩处河东官员,并命边地州府放同军入境,实际已经做好了放弃河东路的打算。  

但教主道君皇帝不负责任的甩锅行为,却受到了使者秦桧的强烈抵制,后者不仅没有如实传旨,还蛊惑知代州事郭仲恂带领军民坚决抵抗同军。  

由此,引来蓄谋已久的同军大规模入侵。  

至于之后折可求率军南下太原府抗同,赵宋将门联手逼迫朝廷出兵等等,不过是这件事持续发酵的后果。  

当前的形势是赵宋没了生力军而不敢打国战,大同也不想破坏既定方针贸然掀起灭宋的全面战争。  

所以,同宋两国围绕河东路的战争更应该理解为“局部冲突”才对。  

既然两国都没有正式宣战,自然不存在“乞和”一说。  

王四理清此事的来龙去脉,恍然大悟。  

“陛下的意思是还要穷究赵宋归来人之事?”  

其实,大同介入河东路原因并不是太重要。  

只要徐泽贼心不死,无论赵宋怎么做,同军迟早都要入侵河东路。  

但赵佶不知死活,授意河东官员招诱辽地百姓南下,却是主动授人以柄。  

而同军侵入河东路后,各地养不熟的归来人纷纷反叛,更是让节节败退的宋军雪上加霜。  

为改变被动形势,河东路未沦陷州府的官员尽皆采取断然措施,少数官员选择了弹性更大的驱逐离境,更多的却是无差别残杀归来人,以除后患。  

所以,对徐泽来说,河东之事还远没有结束。  

“对!咱们大同做事须得有头有尾,河东路要取,为流离百姓主持正义之事也必须做,还得做彻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