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萧蔷之祸早种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完颜劾里钵之后,能够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不断将事业做大,两代人坚定不移地实行兄终弟及保证继位者迅速掌握局面的做法功不可没。  

不过,兄终弟及也不能乱传,必须有个大致的范围。  

不然的话,就会乱套。  

比如说,完颜盈歌虽是劾里钵最小的胞弟,但其人之下,其实还有劾真保、麻颇、阿离合懑、谩都诃四个同父异母弟。  

可这些人不是嫡出,就没资格继承大位。  

同样的,完颜阿骨打的七个同父异母弟弟也别想这好事。  

而按照完颜劾里钵一辈的做法,最先从父亲乌古乃手中继承大位是老二劾里钵,等几个胞弟依次接替完后,位子就要回到劾里钵的几个儿子手中再传。  

就算老大劾者的儿子撒改、老三劾孙的儿子蒲家奴、老五盈哥的儿子挞懒等人都很优秀,也不能考虑,不然就会乱套,甚至爆发内乱。  

按这个规矩,等完颜斜也继承皇位后再往下传,就应该由长兄乌雅束的儿子完颜宗雄继位,而不是阿骨打、吴乞买和斜也的儿子。  

宗雄没有胞弟,正常情况下,可以直接传位给他的儿子荅海。  

徐泽不知道的是,完颜宗雄早年就因继位问题卷进了漩涡之中。  

其人跟随阿骨打行猎中被“流矢”射中,自己不动声色地拔掉箭,回家后就以病闭户,直到伤养好了才出门。  

从这一点来看,完颜宗雄应该清楚自己的处境,也刻意保持低调,使得其人在金国宗室中的存在感很低。  

以完颜阿骨打的能力,肯定看到了金国皇位传承的大问题。  

毕竟,按出虎水化家为国,事业越发兴旺,继位的压力变小而诱惑变大后,兄终弟及的制度就很容易出问题。  

侄子宗雄随自己行猎而中“流矢”就是明证,这还是在其人的眼皮子底下。  

等他死了,鬼知道还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完颜阿骨打建国后,建立国论勃极烈制度时,便立四弟吴乞买为谙班勃极烈、五弟斜也为国论昊勃极烈。  

此举就是从法理上进一步确认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避免皇位传承的不确定性。  

但这个办法最多也只能管好完颜阿骨打自己这一代,再往下其人也无能为力了。  

问题并没有出在宗雄身上,而是其堂兄宗翰。  

完颜阿骨打的子侄一辈中,有战功者不少,但没有一人能与宗翰相提并论。  

按照前两代人继位的“传统”,完颜宗翰已经被排斥在外了。  

但传统之所以是传统,就是因为只是众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并没有明文规定,充满了不确定性。  

至少按照金国新的国论勃极烈制度,位列移赉勃极烈完颜宗翰就有继位权。  

当初,完颜宗翰的祖父劾者“主动放弃”节度使之位,让更有能力的弟弟劾里钵接过父亲乌古乃的传承。  

后来,完颜乌雅束继位时,撒改也很配合并尽心辅佐。  

完颜阿骨打起兵时,为了后方稳定,与宗翰的父亲撒改分治诸部。  

匹脱水以北阿骨打自领,来流水以南由撒改统之。  

祖、父两代“让国有功”,便造福了第三代。  

宗翰是乌古乃一系的长房嫡长玄孙,在完颜部的起点很高,也很争气。  

其人凭借赫赫战功,年仅四十一岁便被立为移赉勃极烈,位列堂叔斜也之后,是平辈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相比起众多的堂兄弟,完颜宗翰不仅有皇位继承权,更有保障自己获得继承权的威望和武力支持。  

以完颜阿骨打的魄力,自然不会困顿于传统。  

其人将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宗翰拉进国论勃极烈班子,列为顺位继承人,既是形势所需,也是民心所向,不得不如此。  

可是,如此一来,皇位继承权的范围扩大,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这次扩大了继位范围,以后会不会有人拿这次的“传统”说话,要求再扩大?  

而且,宗翰若是继位,会再传给宗雄,还是自己的胞弟或儿子?  

在大位面前,谁能不动心?  

由此,金国皇位传承问题便充满了不确定性。  

天纵奇才的完颜阿骨打肯定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其人也没办法再改进,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  

但现在的情况却是这一代都没办法管好。  

徐泽预料等完颜阿骨打死后,金国早晚会因为这套漏洞百出的继位制度而爆发内乱,却没想到其人还有没死,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正值壮年的完颜宗雄突然死亡,是真的暴疾而亡,还是有人下的黑手?  

莫非完颜阿骨打自知时日无多,开始下狠手解决国家的隐患了。  

不至于吧?  

“这事和完颜阿骨打有关?”  

“还不能确认,听说完颜宗雄死前,身边只有金主的庶长子完颜宗干,金主还在宗雄死去的地方兴建了一座佛寺。”  

这事很不对劲!  

看来金国下一代的内乱已经不可避免了。  

不过,徐泽并不打算现在就插手金国的皇位传承,早晚必乱的局面,大同没必要做得太急色。  

徐泽敲了敲龙椅,示意王四继续。  

“三是听说黄龙府出现了叛乱,金主派完颜宗辅率数千女直军返回了东京道。”  

女直军是金军,但又不是一般的金军,而是最精锐最可靠的本部人马。  

完颜阿骨打派自己的儿子率本部人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