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灭辽灭辽(1/2)
一日后,完颜吴乞买又回到会宁府继续坐镇,以稳定人心。
八月十一日,以“接连下雨”为由,已经赶到黄龙府的完颜阿骨打下诏亲征之事暂时作罢,统军将帅需要另选人选,各军务必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做好出征准备。
经过整整半年的持续发动和精心备战,金国各地兵马已经汇聚于咸州、临潢府、辽阳府等地,即将誓师西征。
早在半个月之前,金人就探马四出,活动半径越来越大,逐渐遮蔽双方结合部。
半年前的六月份,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就已经发布诏令,要求各统军将帅积谷储粮,整训兵马,全力做好伐辽准备。
当日晚,皇帝就病情加重,倒在了剌离河畔,急召第一顺位继承人完颜晟(原名吴乞买)和第二顺位继承人完颜杲(原名斜也)赶赴行在。
缺少最基本的“战场视野”,剩余的辽军只能龟缩城中瑟瑟发抖,彻底失去了对金人兵马调动信息的掌控。
其实,有没有金军的消息已经无所谓了。
大战将起之时,却因为鬼老天不配合,死他娘的下雨,让一拖再拖的伐辽日程再次推迟。
辽人不知道的是,四个月以前金国就已经完成伐辽动员,并差点发起了灭辽之战。
八月初二,为了呼应手底下统帅们越来越强的伐辽呼声,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强撑着病体,率领禁卫兵马出了会宁府,做出了即将亲征辽国的姿态。
前线将士眼巴巴地看着即将到手的军功和生口又飞走了,个个咒骂不断。
只有跟在皇帝身边的忽鲁勃极烈完颜斜也知道,这段时间里,皇兄阿骨打一直在冒着雨召见各路将帅,并当面交待很多事情。
以皇帝虽然大不如前却还能强撑的身体状态,其实完全可以就此率部亲征,撑到大军攻下辽国中京,甚至再打下南京和西京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稍微清醒一点的辽人都明白,大辽早就油尽灯枯,而金国也已经完成了其立国以来最大的战争动员,辽国的灭亡只是时间和步骤问题。
尽管如此,他还是迫不及待地想尝试权力的滋味。
“斜也,死于征战是乌古乃子孙的宿命,朕当了皇帝,想改变这个宿命,不想自己再死于征战,也不希望四弟和你以及其余乌古乃的子孙死于征战,你明白吗?”
这是之前看着阿骨打累得吐血,完颜斜也劝皇帝休息养病时,二兄教育他的话。
皇帝的这句话,完颜斜也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长兄乌雅束不就是因为身体虚弱,常年不能征战,一直留在部族中直到死么?还有四哥一直没有掌兵,也肯定不会死于征战。
长兄如父,阿骨打不是长兄,却胜似长兄,很清楚五弟斜也的疑惑,知道自己这个只知道打仗的弟弟还没法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所以,出于对斜也的不放心,原定“随时开拔”的出征便一拖再拖,再拖还拖,一直拖到了又四个月后的十二月份。
拖得前线将士们怨言四起,接连出现各种问题,实在拖不下去了,完颜阿骨打才不得不任命已经赶到临潢府的忽鲁勃极烈完颜斜也领内外诸军都统之职。
同时被皇帝任命的,还有完颜昱(原名蒲家奴)、完颜宗翰(原名粘罕)、完颜宗干(原名斡本)、完颜宗望(原名斡离不)、完颜宗磐(原名蒲鲁虎)等人,皆为副都统。
其中,昱是三皇叔劾孙的儿子,宗翰是已故堂兄撒改的儿子,宗干和宗望是阿骨打自己的儿子,宗磐则是四弟吴乞买的儿子。
皇帝一次性任命这么多副都统,却只有完颜乌古乃的子孙入围。
而为金国建立出生入死多年的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人能力威望皆有,却都没有被任命。
完颜阿骨打很清楚自己这样做会伤了很多人的心,但没办法,他不得不这么做。
其人深知四弟吴乞买、五弟斜也二人无论威望、能力还是手腕,都远不如自己,让他仓促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实在太为难他们了。
以完颜部的传统和当前形势,自己死后,只能由四弟吴乞买继承大位,这点没有太大的问题。
吴乞买担任谙班勃极烈这么多年,虽然没有什么大功,但胜在为人稳重,也不会威胁其他军功贵族的地位,肯定能得重臣们的“真心拥戴”。
但金国以武力起家,国主手中没有强悍的武力就没有稳定的政权,对外是这样,对内更是这样。
完颜阿骨打五叔盈歌继承勃极烈之位后,连续征战整整十年,才堪堪打服接连叛乱的生女直各部。
其人死后,体弱多病的完颜乌雅束继承勃极烈之位,专心管理部族联盟,完颜阿骨打作为乌雅束的亲弟弟,统兵在外,两兄弟通力配合,才能稳住大局。
多年过去,生女直联盟变成了大金国,但当年的形势和现在本质上却没什么不同。
一直没有掌兵的四弟做了皇帝,届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五弟斜也就必须牢牢抓住军权,如此才能震慑其他人,并稳住完颜家族的地位和金国的政权。
以当前的形势,为了金国日后的稳定,两个弟弟就算再为难,也必须顶上去。
让这么多血脉相连的堂叔、堂兄和堂侄和侄子辅佐斜也,至少在上下指挥通畅这一点要少费很多心。
完颜阿骨打很清楚五弟斜也打仗猛是猛,但离合格统帅的要求还太远。
八月十一日,以“接连下雨”为由,已经赶到黄龙府的完颜阿骨打下诏亲征之事暂时作罢,统军将帅需要另选人选,各军务必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随时做好出征准备。
经过整整半年的持续发动和精心备战,金国各地兵马已经汇聚于咸州、临潢府、辽阳府等地,即将誓师西征。
早在半个月之前,金人就探马四出,活动半径越来越大,逐渐遮蔽双方结合部。
半年前的六月份,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就已经发布诏令,要求各统军将帅积谷储粮,整训兵马,全力做好伐辽准备。
当日晚,皇帝就病情加重,倒在了剌离河畔,急召第一顺位继承人完颜晟(原名吴乞买)和第二顺位继承人完颜杲(原名斜也)赶赴行在。
缺少最基本的“战场视野”,剩余的辽军只能龟缩城中瑟瑟发抖,彻底失去了对金人兵马调动信息的掌控。
其实,有没有金军的消息已经无所谓了。
大战将起之时,却因为鬼老天不配合,死他娘的下雨,让一拖再拖的伐辽日程再次推迟。
辽人不知道的是,四个月以前金国就已经完成伐辽动员,并差点发起了灭辽之战。
八月初二,为了呼应手底下统帅们越来越强的伐辽呼声,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强撑着病体,率领禁卫兵马出了会宁府,做出了即将亲征辽国的姿态。
前线将士眼巴巴地看着即将到手的军功和生口又飞走了,个个咒骂不断。
只有跟在皇帝身边的忽鲁勃极烈完颜斜也知道,这段时间里,皇兄阿骨打一直在冒着雨召见各路将帅,并当面交待很多事情。
以皇帝虽然大不如前却还能强撑的身体状态,其实完全可以就此率部亲征,撑到大军攻下辽国中京,甚至再打下南京和西京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稍微清醒一点的辽人都明白,大辽早就油尽灯枯,而金国也已经完成了其立国以来最大的战争动员,辽国的灭亡只是时间和步骤问题。
尽管如此,他还是迫不及待地想尝试权力的滋味。
“斜也,死于征战是乌古乃子孙的宿命,朕当了皇帝,想改变这个宿命,不想自己再死于征战,也不希望四弟和你以及其余乌古乃的子孙死于征战,你明白吗?”
这是之前看着阿骨打累得吐血,完颜斜也劝皇帝休息养病时,二兄教育他的话。
皇帝的这句话,完颜斜也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
长兄乌雅束不就是因为身体虚弱,常年不能征战,一直留在部族中直到死么?还有四哥一直没有掌兵,也肯定不会死于征战。
长兄如父,阿骨打不是长兄,却胜似长兄,很清楚五弟斜也的疑惑,知道自己这个只知道打仗的弟弟还没法做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所以,出于对斜也的不放心,原定“随时开拔”的出征便一拖再拖,再拖还拖,一直拖到了又四个月后的十二月份。
拖得前线将士们怨言四起,接连出现各种问题,实在拖不下去了,完颜阿骨打才不得不任命已经赶到临潢府的忽鲁勃极烈完颜斜也领内外诸军都统之职。
同时被皇帝任命的,还有完颜昱(原名蒲家奴)、完颜宗翰(原名粘罕)、完颜宗干(原名斡本)、完颜宗望(原名斡离不)、完颜宗磐(原名蒲鲁虎)等人,皆为副都统。
其中,昱是三皇叔劾孙的儿子,宗翰是已故堂兄撒改的儿子,宗干和宗望是阿骨打自己的儿子,宗磐则是四弟吴乞买的儿子。
皇帝一次性任命这么多副都统,却只有完颜乌古乃的子孙入围。
而为金国建立出生入死多年的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人能力威望皆有,却都没有被任命。
完颜阿骨打很清楚自己这样做会伤了很多人的心,但没办法,他不得不这么做。
其人深知四弟吴乞买、五弟斜也二人无论威望、能力还是手腕,都远不如自己,让他仓促挑起这么重的担子,实在太为难他们了。
以完颜部的传统和当前形势,自己死后,只能由四弟吴乞买继承大位,这点没有太大的问题。
吴乞买担任谙班勃极烈这么多年,虽然没有什么大功,但胜在为人稳重,也不会威胁其他军功贵族的地位,肯定能得重臣们的“真心拥戴”。
但金国以武力起家,国主手中没有强悍的武力就没有稳定的政权,对外是这样,对内更是这样。
完颜阿骨打五叔盈歌继承勃极烈之位后,连续征战整整十年,才堪堪打服接连叛乱的生女直各部。
其人死后,体弱多病的完颜乌雅束继承勃极烈之位,专心管理部族联盟,完颜阿骨打作为乌雅束的亲弟弟,统兵在外,两兄弟通力配合,才能稳住大局。
多年过去,生女直联盟变成了大金国,但当年的形势和现在本质上却没什么不同。
一直没有掌兵的四弟做了皇帝,届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五弟斜也就必须牢牢抓住军权,如此才能震慑其他人,并稳住完颜家族的地位和金国的政权。
以当前的形势,为了金国日后的稳定,两个弟弟就算再为难,也必须顶上去。
让这么多血脉相连的堂叔、堂兄和堂侄和侄子辅佐斜也,至少在上下指挥通畅这一点要少费很多心。
完颜阿骨打很清楚五弟斜也打仗猛是猛,但离合格统帅的要求还太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