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睿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手掩面,语带哭音。  

“没了新安州,高丽之地由此少了两成,北面百年的开拓岂不是尽皆拱手让人?”  

“江华县紧邻国都,驻扎贼人,开京以后可有宁日?”  

李资谦赶紧补充。  

“贼首承诺,若女直人寇边,新安州驻军将北上抗敌。”  

“只要朝廷不对彼处用兵,新安州绝不骚扰周边。”  

“江华县也只驻军三千,且不会主动离岛。”  

这才三条,后面还不知道有什么,王俣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无力地摆摆手。  

“继续吧。”  

“第四,朝廷需与同舟社商定通商协议,包含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率,来往海商违刑处置办法等。”  

高丽不是后世的闭关锁国的大清,是开港通商的,靠海港税收所得还不少。  

同舟社愿意讲理,总比野蛮抢夺要强,这一条王俣倒是没有意见。  

“第五,朝廷向同舟社输送各类匠人三千,以补偿战争损耗。”  

三千匠人不是小数目,加上其家属,超过万数。  

这个年代没有专业技校,匠人培养基本都是民间自发的,数量增加很难。  

陈淳到海东后,主持的很多实验有了结果,  

但将这些实验转化为生产,需要大量的专业匠人。  

靠同舟社积累太慢了,由是徐泽才专门加上这一条。  

同舟社的这一条理由很扯淡,  

但高丽主动发起战争,还打输了,就是最扯淡的理由,王俣也无话可说。  

“第六,高丽向同舟社支付战争赔偿五百万贯,若朝廷无力一次性支付,可分四年交纳,但需另外增加利息。”  

王俣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上面了,催道:“最后一条。”  

“第七,朝廷的水师在大战中尽数覆灭,同舟社愿意‘帮助’高丽再建水师,并‘保护’高丽海域不受外敌侵犯。”  

“贼首限定午时前给予答复,不然就直接攻城。”  

李资谦说完,王俣立即询问金富轼。  

“金卿,你的意见呢?”  

金富轼知道国主平静的脸色下,是无穷的怒意。  

“大王,臣以为,万万不可再起与同舟社大战之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