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邦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令、几营官兵、千余石粮谷,即可轻易平定,不足道。”  

吴用略一思索,也明白自己急躁了,起身行礼,诚心受教。  

徐泽清楚自己的老丈人,赵遹是文官中的佼佼者,治政理民手段远高于平均水平。  

但其人身上同样有这个时代文人的坏毛病,简单点说,就是缺乏“人民史观”。  

“长史言之有理,但透过这波匪患,也能发现很多问题。”  

“投贼的,虽然是易乱也易安的下户流民,但如邓尤这样的僧人,李忠这样的艺人,吕方这样的行商,欧鹏这样的军汉,或投贼,或破产,也不在少数。”  

“变乱的阶层开始增多,窟窿正在变大,构成大宋的社会基石已经在崩解。”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下户的力量不可轻视,我们真正能控制东南路和登州的,就是这些小民。”  

“大乱不是一天酿成了,没了底层下户的稳定,处于中层、上层的社会结构迟早也要崩溃。”  

赵遹本就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跟了徐泽后,更是不断进步,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语颇有些不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属下忘本了!”  

这段话出自(宋朝)两千年以前的《尚书》,体现了华夏先祖朴实的民本思想,  

但千百年以来,又有几人真正践行呢?  

徐泽自然可能和老丈人继续纠结这问题,换了个话题。  

“高丽人已经动了,民政这块没问题吧?”  

请:xsheng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