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城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水二营旗舰上,眺望手放下信号竹筒。  

张顺拿到竹筒,查看后,向徐泽汇报道:“社首,一营的快船追上来了,应该是我们的计策已经奏效。”  

“船队降帆,等他们上来!”  

徐泽感觉有些不妙,水二营特意留在后面的通信船没跟上,却来了水一营的快船,莫非贼军没有向北面来?  

出兵前的军议中,吴用分析得到的情报。  

认为平南县城内贼兵数量众多,极速扩张后,战斗力应该很弱,守城有余,野战则不足。  

同舟社缺乏攻城重武器,强行攻城,损伤将很大。  

同时,城内矛盾重重,全靠贼兵武力压制,又有可乘之机。  

综合以上分析结论,吴用建议先设计诱使贼人分兵出城,而后逐个击破。  

为城中内乱创造条件,再一举拿下城池。  

众将基本认同吴用的建议,各抒己见,合力完善了这个方案。  

徐泽带领主力乘船向北,并不完全是佯动。  

也为了防止贼军北撤与穆州之贼合流,增加下步清缴的难度。  

所以船队北上后,速度并不是很慢,还特意留了几条通信快船在后面。  

途中,徐泽发现一处不错的沙质浅滩登陆点,只是离平南城的距离不远。  

担心大军登陆时,贼兵正好赶到,被半渡而击,才又向北继续航行。  

第一营的快船追上旗舰,信使喘着气汇报道:“社首,部分贼军出城,向南面去了!吴参军判断是贼兵的主力弃城逃跑了。”  

向南?  

徐泽急问:“有多少人?什么时候的事?”  

“一千人左右,时间在社首离开半个时辰以内。”  

城内的贼军估计在三千上下,向南面去的只有三分之一,徐泽越发觉得贼兵头目的狡猾。  

“也就是说,贼军逃走的时候,没有通知城外和城上的人?”  

“应该没有。”  

坏事了!  

“快,转向,回去!”  

大军在之前发现的浅滩登陆,整队后赶往平南县。  

待徐泽赶到时,城池已经阮小七已经接管了东、北两面的城门。  

县城是平南县人自己拿下的,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  

最先发现情况不对的,是城墙上的萧引古。  

吴撞天命人堵死城门时,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只是城上情况复杂,萧引古手里又没有信得过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个发现不妙的是贼军二头领,他跟了吴撞天多年,太清楚大头领的性格了。  

安复军船队分兵后,他就预感到情况不妙。  

只是,还未等他想出全身而退的办法,战船上的官兵就在吴用的吩咐下,齐声大喊“贼军逃了”!  

闻声后,二头领心里更慌,带着几个心腹转身就逃。  

旋即,被愤怒的“新编千人队”追上,活活打死。  

看到码头上的动乱,东城墙上部分投贼官兵,也在萧引古的带领下反水,与督战贼军厮杀。  

“新编千人队”打死二头领后,便散了建制。  

本是大户私兵出身的这些人或担心自家,或担心家主家,还没进城就分散成了若干部。  

阮小七立即指挥官兵登陆,留下部分人抢修码头,自己则带领两百名官兵入城。  

还有部分官兵要操控战船,为水二营返回腾出位置。  

更重要的是平南只有简易码头,没有泊船港口,战船又多,不能临岸停靠。  

必须要有人留在船上操控,找到合适的地点下锚。  

待阮小七跟吴用进城时,城中早就乱成一团,局势已经失控。  

有反水的平南县官兵杀贼军的,  

有不同分属的贼兵因矛盾互相残杀的,  

有贼兵为进入百姓家中避乱而杀人或被杀的,  

有散兵自己寻仇家的,  

还有趁着混乱搞事的…  

东城墙上的战斗持续时间很短,看到安复军开始登陆后,贼人就一哄而散。  

萧引古带人清理掉堵门杂物,引阮小七手下官兵入城。  

简单了解安复军的情况后,萧引古带人回到城内,尝试平定城中动乱。  

阮小七手中的官兵太少,不敢配合萧引古平乱,和吴用商议后,决定先控制两个城门再说。  

吴用带一半人顺着城墙走到东门,移开堵门的杂物,等待徐泽带大军进城。  

贼兵入城,官府威信扫地,萧引古的平乱没有成功。  

在朝廷已经被隔绝的情况下,没几个人愿意相信萧引古一钱不值的允诺。  

反倒是一些大户重新掌握私兵后,趁机收编贼兵,扩充实力。  

多年的和平岁月,消磨了很多人的警惕性,却无法抹去潜藏在人心深处的野心和欲望。  

吴撞天祸乱城中,原本高高在上的大户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猪羊。  

经历了此乱后,大户们终于觉醒,谁也不愿再将手中的兵马交于他人。  

乱世迹象已显,手中有兵才有安全感。  

安复军最多帮镇海府赶走贼军,他们自己的防区任务更重,不可能留在平南县城内。  

乱后的镇海府,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官府什么事。  

真正说话管用的,只能是掌控兵马钱粮的大户。  

要么一家独大,要么几家联合,能做到哪一步,就看各家的手段了。  

因此,萧引古辛苦大半天,才聚集到七八十人。  

原本的镇海府官兵要么对官府没信心,要么从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