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分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汪福海不大相信。  

看看罗家的下场,就能想象到白家的结局。  

何况白仲还试图绑架汪小贝,犯下这等恶行,魏小宝更不会轻饶。  

有时候,汪福海都想劝劝魏小宝,杀心别太重。  

但话到嘴边,汪福海就难以说出口,毕竟这是魏小宝的事,他不该过多地干预。  

“相比孔家人,白家人还算收敛,绝大多数都是兢兢业业,本分老实。”魏小宝道,“就是白仲有点犯糊涂,非得找死,我只能成全他。”  

汪福海长舒口气,看来魏小宝并非他想象中的那般凶残。  

“爸,还有一个消息,恐怕你不知道吧?”魏小宝脸色阴沉,迟疑着看着汪福海。  

汪福海问道:“什么消息?”  

但看魏小宝的神色,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魏小宝道:“汪路路要被释放了。”  

这的确不是什么好消息。  

汪路路斩杀汪远山,证据确凿,而他本人也认了罪,即便不被判死刑,至少也得在牢里待个十几年。  

然而这才过去多久,汪路路居然就要出狱了。  

想必这肯定是汪福山的功劳。  

在汪福山的努力下,汪路路早日出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就是听到这个消息,汪福海内心很愤怒。  

在汪家,真正当他是亲人的人,仅有汪远山。  

但汪远山年纪大了,最后竟被亲重孙砍下了脑袋,死得实在太惨了。  

魏小宝问道:“爸,你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  

“想法?”汪福海装傻道,“我能有什么想法?”  

魏小宝道:“难道不为亲爹报仇?”  

“但凶手也是我的侄孙啊。”汪福海是想报仇,但想到汪路路的身份,他就很为难。  

就算汪路路十恶不赦,可汪福海的心,还没冷血到六亲不认的地步。  

更何况杀了汪路路,汪家怎么办?  

汪福海是铁定心不会再回去了。  

而他也清楚,汪远山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汪家覆灭。  

汪家的年轻一代中,唯有汪路路才能担起重任。  

最好的方法是永远都不去想此事。  

魏小宝却道:“爸,我敢肯定,汪路路出来后,很快就会对我们下手。”  

汪福海没有说话,因为魏小宝所说,乃是实情。  

“而且还是来阴的。”魏小宝又补充说道。  

汪福海道:“但愿路路能聪明点,别再犯傻。”  

但汪路路的性子,汪福海还是很清楚的,那孩子肯定会想尽办法,来对付他们一家。  

汪路路来找他,他无惧。  

汪路路想对付魏小宝,最好祈祷别被魏小宝秒杀。  

而汪小贝有阎罗殿的高手保护,也很安全。  

思前想后,汪福海觉得柳飞絮最危险。  

当然还有柳飞絮的家人,也有可能被汪路路所擒,用来威胁汪福海。  

再然后还有月亮村的村民,恐怕也是能被汪路路利用的对象。  

想到这些,汪福海就觉得头大。  

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汪路路除掉,永绝后患。  

这比保护这个,再去保护那个,来得简单有效。  

然而无论如何,汪福海都下不去这个手。  

如果换做魏小宝,肯定行,但汪福海不想让魏小宝做这种事。  

最好是汪福山能够管住汪路路,让汪路路别再犯傻。  

汪路路斩杀汪远山的计划,汪福山事先并不知情,不然汪福山肯定会阻止的。  

但在事后,汪福山选择维护汪路路,替汪家保住希望,这无可厚非。  

如果现在汪路路想对汪福海一家下手,汪福山并不加以约束,那汪家肯定就彻底完了。  

“小宝,这事你别插手,好吗?”汪福海想了很多,还是不想让魏小宝出手彻底解决掉麻烦。  

魏小宝道:“只要爸心里明白即可,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没空理会汪路路。”  

汪路路就是跳梁小丑,不管他如何努力,也掀不起滔天巨浪来。  

但屠瑶能。  

屠瑶养好伤后,就会卷土重来。  

其实有一点花牡丹并不知道,魏小宝能够重创屠瑶,但杀不死屠瑶。  

反过来也是一样。  

屠瑶的许多本事,都是魏小宝亲自教的。  

就在这时,柳飞絮洗完碗回来,看到爷俩聊得很欢,很是欣慰。  

柳飞絮知道魏小宝力气很大,很老实,很孝顺。  

能找这样的人当上门女婿,汪福海也算是很有福气了。  

但如果她自己要嫁过来,跟汪福海一起生活,那他们一家挤在一个院子里,就会很别扭。  

为此柳飞絮跟汪福海提过,要在旁边再盖一座房子,新房子给魏小宝和汪小贝住。  

但这提议,却被汪福海给否决了。  

汪福海认为,一家人就该住在同一座宅院里,不然怎么能称为是一家人?  

以前的大家族,几百口人都生活在同一座宅院,现在他们家也就四个人,为什么就不行?  

面对汪福海的抱怨,柳飞絮无话可说。  

她想要找机会跟魏小宝提,只要魏小宝同意,再去说服汪小贝,相信到那时候,汪福海就不会再说什么。  

只是柳飞絮心里也有顾虑,那就是即便魏小宝提出此事,汪福海肯定也会将账算到她的头上,只怕此事会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其实此前柳飞絮跟汪福海提此事时,魏小宝听得可是很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