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变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来之前,刘城主已经打听好来春江城的仙门弟子分别是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个陆阳。  

师从不语道人,评书里最受欢迎的人物,大概率是未来的问道宗宗主。  

既然是不语道人的四徒弟,那他说实话的概率就要打个问号。  

是以当陆阳说他们在春江城找到魔教线索的时候,刘城主处于将信将疑的状态。  

可释禅给予肯定后,他便相信陆阳说的话了。  

释禅堂堂悬空庙弟子,根正苗红的出家人,不会说谎。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陆贤侄继续查找本城魔教线索了,毕竟这关系到本城百万百姓的安危。”  

“若三位贤侄有什么需求,尽管提,我一定尽量满足。”  

确认陆阳三人是真的在春江城找到魔教线索,还关系到四个元婴期,那就必须要重视了。  

这一个不留意,出现重大伤亡事故,那他这个城主能不能干下去还要两说。  

“刘城主客气了。”陆阳义正严词的说道,严肃的像是奔赴战场的将领,“除魔卫道本就是我们的职责,何谈‘有劳’。”  

孟景舟也在一旁帮衬,用力握拳,眼中闪烁着正义的光辉:“刘城主放心,有什么师兄弟三人在,魔教不会掀起风浪!”  

刘城主见状,心中暗暗感叹:“当真是少年英才!”  

释禅不断回忆陆阳之前说过的话。  

陆阳师兄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确实不属于“诳语”,可总感觉跟客观事实不太相符,这又是为何?  

“也罢,既然三位贤侄还要追查魔教线索,那我就不打扰了,我还要回去准备迎接大人物。”  

“大人物?”  

“御气宗的一炁尊者,今日正午要押送黑夜阁成员赴帝城,州牧大人担心再出现什么变故,特地请来一炁尊者押送。”  

陆阳了然。  

这位一炁尊者他在问道宗十二万年庆典的时候见过,是受邀而来的渡劫期老祖之一,是实打实的老牌渡劫期,路八千这种半吊子渡劫期跟人家完全没有可比性。  

陆阳三人送别了刘城主。  

回到旅店二楼,见到茯苓姐妹小心翼翼的探出头。  

“人都走了?”  

她们俩可没见过城主这种大人物,听说城主来以后快要吓死了。  

“都走了。”释禅回道。  

“三位少侠,你们究竟是…”  

就算是元婴期修士,也不至于让城主亲自过来吧。  

“仙门弟子。”  

“仙门弟子?!”茯苓姐妹惊呼,美眸微微张大。  

她们这才想起来,陆阳三人帮助过她们很多回,但她们还不知道对方的姓名。  

“贫僧法号释禅,这两位是贫僧的师兄,陆阳、孟景舟。”  

“《问道宗传奇陆阳篇》的那个筑基期就能越级挑战化神期的陆天骄?!”  

“《问道宗传奇孟景舟篇》的那个道心如铁,坐怀不乱的孟大少爷?!”  

陆阳:“…”  

孟景舟:“…”  

虽然说的是事实,但怎么感觉听起来怪怪的。  

而且你们姐妹俩的反应怎么这么大?  

陆阳和孟景舟很少听评书,不知道两人正是当下百姓最受欢迎的人物。  

金族长为了捧孟景舟,还给孟景舟杜撰演绎了许多故事,例如“圣女投怀送抱,孟大少爷坐怀不乱。”  

“孟大少爷误中淫蛟之毒,以意志力撑过淫毒,前无古人。”  

“孟景舟出行,百鬼退避。”  

“有人梦中遭遇鬼怪侵扰,得高人指点,将孟景舟捉鬼图挂于墙壁,梦中再无鬼怪侵扰。”  

“孟景舟每日吃三个小鬼。”等等。  

孟景舟听完自己的传说,脸都黑了,这都什么跟什么。  

精神空间中,不朽仙子轻咦一声,戳了戳陆阳的后背。  

“你问问这两个姑娘见过什么人?”  

“怎么了吗?”  

“有人在她们身上留下了梦境印记,而且那个人修为不低,感觉不怀好意。”  

陆阳一惊,这听起来可不像是好事,连忙问道。  

“两位今日遇到了什么奇怪的人,或者奇怪的事情没有?”  

茯苓姐妹不解,陆少侠怎么忽然这么问。  

“这么一说,谈完生意回来的路上,确实有个人迎面向我们走过来,神秘兮兮的,说让我们做个美梦。”  

“那个人什么样?”  

“瘦瘦高高的,跟个竹竿一样。”  

“尊者,人都在这里了。”  

刘城主将黑夜阁所有成员从地牢中带出,戴着能封锁灵力的枷锁,这些人由数名合体期日夜看守,保证不会出一点意外。  

一炁尊者沉稳的点了点头,扫过夜枭等人,令夜枭头皮发麻。  

渡劫期押送他们,未免太看得起他们了。  

刘城主命令手下将他们押送到牢笼中,贴上封条。  

一炁尊者点点头:“走吧。”  

忽然,一道缥缈的声音从空中传来,阴森森的:“嘿嘿,带走我看上的人可没这么容易。”  

“谁!”  

一炁尊者张开神识,扫描周围每一寸空间。  

一道修长的漆黑人影从空间走出,似笑非笑的看着一炁尊者。  

“大夏的渡劫期,留在这里吧。”  

一炁尊者猛地挥手,将刘城主等人吹飞:“你们快离开这里!”  

对方明知道自己是谁还敢出手,显然是有备而来!  

“离开?”修长漆黑的人影冷冷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