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最好的妈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沐沐,你有十一个小时。”宋词松开沐沐的手。  

正单手搂着妈妈脖子的沐沐闻言,有些傻愣愣地看着宋词,他还太小,完全不明白宋词话中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还有十一个小时和爸爸妈妈团聚,然后你就要去你该去的地方了哦。”  

沐沐闻言乖乖地点了点头,然后伸手紧紧搂住妈妈的脖子。  

“妈妈,我好想抱抱你,好想好想。”  

“您是?”这时候旁边的陈志杰终于缓过神来。  

宋词把目光看向他,沐沐跟他长得很像,就连发型都一模一样,身材还算壮硕,但个头不高。  

“你可以——把我当成诡差——或者是行者。”宋词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道。  

诡差很好理解,行者是他通过赵广宇口中得知,想来也是跟诡差差不多的职业。  

陈志杰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惨白,当然不是因为惧怕宋词,而是当见到沐沐那一刻,他心中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可是现在那一丝侥幸破灭,所以才会如此。  

而当听到诡差二字之时,宁秀芝也抱着儿子站了起来。  

“诡差大人,您是把沐沐还给我的吗?”她几乎用哀求的语气问道。  

宋词摇了摇头。  

“人诡殊途,我哪里有这样的本事,只因他逗留此地不愿离开,昨日被我遇上,满足他一個小小的心愿,让他和伱们短暂团聚之后,他就要回到他该去的地方。”  

“该去的地方?是地府吗?”宁秀芝死死搂着儿子追问道。  

“算是吧。”宋词点了点头。  

他从吞天罐中得知,所有灵魂,最终的归宿都是前往灵魂之海。  

而灵魂之海,说是海,其实是没有固定的形态,祂是众多意识的结合体,是盖亚、是地母、是道、是宇宙的意志等等。  

但是祂也有着一套自己的运行规则,对善者来说就是天堂,对恶者来说就是地狱。  

一切由心生,由意识生,而灵魂之海就是放大这些情绪,作用自身,所以对心中有爱之人,自是宛若天堂,心中有恶之人,宛若地狱。  

而那地府和天堂,其实也是在众多意识共同认知所产生,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地府和天堂,只有无边无际的海洋,意识结合体的海洋,这才是地府和天堂的本质。  

宁秀芝闻言,把头抵在儿子的肩上,小声抽泣起来。  

“沐沐还小,他还有轮回转世的机会。”宋词随口安慰了一句。  

接着伸手点了点沐沐的手腕道:“你只有十一个小时,记得这期间,手腕上的头绳不要取下来。等时间到了,我还在此处等你。”  

宋词说完,转身直接离开,陈志杰张口想要叫住他,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  

之所以是十一个小时,是因为宋词套在沐沐手腕上的头绳,是昨晚十点左右,他套在自己手腕上的,沾染了他的气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一个小时。  

而宋词虽然通过吞天罐,知道了灵魂之海的存在,但是他希望沐沐回归之时,一窥灵魂之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  

“沐沐,你是怎么认识诡差大人的?”  

等看不到宋词的背影,陈志杰收回目光,有些好奇地问。  

“昨天叔叔带妹妹来玩小火车…”沐沐闻言指向旁边的小火车道。  

“沐沐想坐吗?”  

“想。”沐沐大声回答道。  

然后把身体往宁秀芝的怀中缩了缩。  

夫妻俩人这才反应过来,儿子还穿着单薄的夏季衣服,这衣服正是他去世之时所穿,陈志杰赶忙把衣服脱下来给儿子披上。  

“我们先回家吧。”  

“嗯。”  

刚才还说想坐小火车的沐沐,乖乖点了点头。  

于是夫妻俩人抱着孩子往回走。  

“沐沐,我刚才听诡差大人说,你一直都在这里。”  

沐沐乖巧地点了点头。  

宁秀芝闻言心中一酸,把脸贴在他的小脸上道:“都怪妈妈,我应该早点到这里来的。”  

陈志杰声音有些哽咽地道:“你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呢?”  

“妈妈说等你不忙的时候,就能带我坐过山车了,爸爸,你现在还忙吗?”沐沐满眼希翼地望向陈志杰。  

“不…不忙…不忙了。”陈志杰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伸手不停的抹着,却怎么也抹不完。  

“妈妈说,男子汉不能哭哦。”沐沐伸出小手,帮陈志杰抹了抹脸上的泪水。  

陈志杰大手盖在他的小手上,紧贴在自己的脸颊上,更加难过起来。  

此时夫妻俩已经难过得路也走不了,于是在公园偏僻的地方找了个座椅坐下,紧紧把儿子搂在怀中。  

“妈妈,我不是乖宝宝对不对?”  

“不,我家沐沐最乖,是最好的孩子。”  

“可是我没有听妈妈的话,才乱跑被车子给撞到…呜呜…”陈心沐说着,小声地抽泣起来。  

“不,不,都是妈妈的错,是妈妈没有看好你。”  

一时间一家三口,都沉浸在了悲痛之中。  

沐沐见爸爸妈妈都哭了,他反而不哭了。  

“爸爸。”  

“哎。”  

陈志杰赶忙应了一声,然后把儿子从妻子怀中抱了过来,紧紧搂在自己怀里,儿子去世以后,他才发觉,自己一直忙于工作,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你不要和妈妈吵架好不好?是我自己不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