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四、化解的仇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那一层层重金属制服被剥落时,慢慢露出了泰坦真正的壮硕身躯。  

那是一具高度腐烂且残缺的男子肉体,身上大部分地方都不再有人肉覆盖,而是露出了森森白骨,面目早已全非,根本看不出他生前长的模样。  

泰坦的怨念渐渐淡却,他慢慢想起了自己的痛苦过往,为了从海底取得财富,他穿着厚重金属护服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潜入到越来越深的海底。  

但危险系数也越发增大,当他终于触及大海的愤怒时,泰坦这名优秀的海底淘金者被他的所有朋友们无情背叛。  

为了防止他活着回来,船长甚至命令水手们在绑缚泰坦腰间的铁链上坠下一个重重的铁锚。  

原本泰坦还有一丝生还的希望,但那铁锚的坠落却是彻底断却了他的全部幻想,等待他的只有海水的疯狂倒灌还有冰冷的死亡。  

然而深海之中的某种神秘力量催发了泰坦的全部怨念,他那原本已经闭上的双眼猛然睁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泰坦的眼球已经高度腐化,但从那空荡荡的眼眶内却是化出了两盏恐怖的大灯。  

就在泰坦觉醒的一刹那,那些钻进他体内蚕食肉体的所有鱼虾直接被震碎成了血肉。  

无尽的怨念直接将那被海水挤压重度变形的金属制服撑起,显得比之过去更加庞大。  

于是泰坦的复仇之路开始了…他经常躲在各处深渊海沟里,以那冰冷的灯光去探视头顶经过的船只。  

只要他愿意,就会用手中的铁锚将那大船捅出一个窟窿,然后将那沉船拖入海底,作为自己的收藏品。  

派克跟泰坦的经历差不多,也是个在海水之中求财的苦命人,并且利用过硬的技术手段混到了不错的地位。  

只可惜最后也是因为用命换生存,以至于在阴沟里翻了船,惨死在恐怖的鬼鱼嘴里。  

这两个同样憎恨人类的怨灵聚在一起后可谓是不打不相识,马上就结成了一对儿臭味相投的盟友,经常同时出手袭击过往船只。  

眼看泰坦身上的金属制服越来越少,那派克竟是见不得自己的同伴遭受痛苦而奋力抵抗,以那鱼骨似的骨剑大开大合,将魔剑阿波菲斯崩飞以后,直接冲向泰坦身边。  

苏秦见状立刻放出自己的暗裔分身,让苏逸和阿波菲斯正面对抗派克,而他自己则是继续对抗深海泰坦。  

持续了如此之久的战斗也终该画上休止符了。  

苏秦心一横,使出了最新解封的新技能。  

当初在恕瑞玛大陆,瑞兹曾经拿给苏秦三枚符文碎片做感悟,虽然这三枚符文现在不在自己身上,但对技能的感悟却完全留在了他的脑海当中。  

“将所有的属性雷与属性弹混合在一处,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爆炸之力,用某艺术家的话来说,真正的艺术就该是——爆炸!”  

一股疯狂的念头在苏秦脑海之中闪过,甚至迪达拉的身影都在这一瞬间浮现——超新星核爆!  

但见苏秦连续后跳几次,掏出那闪烁白光的雷狼暴弩,朝着前方接连开出数发攻击。  

以泰坦为中心,方圆五十米的海域范围内所有海水先是全部倒竖崩起,而后在那海水之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爆炸。  

可以说这是在苏秦所有爆破类技能当中威力最强的一个,冰、雷、火、光四种属性交相辉映,爆炸范围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半圆形球体,其中所有海水尽皆蒸发,又从气态的水分子再度分解。  

恐怖的能量波动浩荡四方,苏秦连忙释放出星辰夜幕,将所有爆炸余波尽皆吞噬,避免伤及无辜。  

说来奇怪,那星辰黑幕就如同无底洞一般,无论多么恐怖的能量,包括泽拉斯当时的奥术攻击还有数次苏秦释放的爆炸余波都能全部吸收化解,然后融入到那颗星空种子幻化的完美小世界当中。  

吸收了如此之多的能量,那小世界里现在已经不仅有恒星和星屑,不少星屑开始凝结在一起,出现了星辰的雏形胚胎,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有一颗颗崭新的星辰诞生。  

苏秦不知道这些星辰的形成意味着什么,是否像自己过去生活过的星球一样会慢慢演化出陆地和海洋,继而繁衍出万物生命。  

恐怖的爆炸尚未结束,半圆形球体中始终都在维持着耀眼刺目的剧烈爆炸,那星辰黑幕不仅能够将所有爆炸余波吸收,更是将其制造出的振聋发聩的巨响悉数化解。  

这一幕可谓十分神奇,处于夜幕后的鲛人族仿佛在看戏一般。  

既能感受到面前的浩荡威力,又全然不受那威力所影响。  

苏秦的满头银发被吹得肆意飘飞,即便是以他的鹰眼也不能直视超新星爆炸的核心地带。  

泰坦那最后剩下的金属制服终于崩溃瓦解,连同他的躯体骨骼都化为灰烬,唯有那饱含怨念的铁锚还在苦苦支撑。  

原本可以逃生的派克在面对这等危机之时非但没有抛下泰坦离开,反而是趁着和苏逸打斗的空档,抱着赴死的决心冲入爆炸中心。  

也许是因为生前都曾遭受过背叛,也许是常年的为非作歹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两个在深海之中肆虐已久的怨灵终于重聚在了一起。派克的身体在一瞬间被爆炸焚毁,剩下的唯有那把鱼骨状的短剑。  

当短剑和铁锚撞在一处时,从两把兵器当中同时释放出了无尽的暗紫色怨气。  

在这一刻两个惺惺相惜的可怜苦命之人,终于踏上了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