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钢铁海战(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的突袭失败,那么他们将面对被包围,无处可退的困境。  

与此同时,对面并不清楚钢铁之手的打算,对于佩图拉博来讲,似乎钢铁之手们依旧有着破坏长线,和突袭入锚点的两个选择——虽然双方心知肚明第一个选择注定徒劳。  

但佩图拉博无法确定哈迪斯是否知晓这一点。  

哈迪斯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指挥桌,怀言者索尔给他的数据地图正亮着莹莹的蓝光,宛如水涡般缓缓旋转着的恐惧之眼正凝视着他,一道突兀的裂痕自东南方呲入了这个混白色的眼球,而在裂痕的最深处,卡迪亚正静静地漂浮着,卡迪亚之门,通往恐惧之眼最稳定的航路。  

而现在,他们的舰队正顺着这道裂痕前进。  

哈迪斯思忖着,他用审视的目光度量着每一颗处在舰队目前航路上的星球,钢铁勇士的基建程度清楚地为哈迪斯标出了那些黑石方尖碑可能存在的星球。  

好消息是,因为要驻守那些拥有黑石方尖碑的星球,钢铁勇士被分散为了长线,虽然重点的星域有重兵把守,但这依旧削弱了钢铁勇士的兵力。  

最终,哈迪斯伸出手,在一片星域上点了一下,贝里斯冕区,处在通往卡迪亚的必经之路上,是最后一道关口,同时也是连接着数个可能存在黑石方尖碑的区域,在这里,怀言者和钢铁勇士的舰队犬牙呲互。  

“分散…”  

哈迪斯轻轻念到,他的声音传入费努斯耳中,美杜莎之主停顿了片刻,  

我并不认为在对面舰船数量多于我们的情况下分散是个好主意,  

费努斯说道,  

主动分散意味着被切割,然后陷入包围圈中。  

哈迪斯眨了眨眼。  

“那么如果他们的包围圈并不牢固呢?”  

费努斯缓缓抬起了头,  

你的意思是?  

“我们的对手,佩图拉博所拥有的时间也很少。”  

哈迪斯说,他的目光移动着,费努斯看见冥主的目光正在那些象征着怀言者军团的光点上移动。  

看起来怀言者并不是铁板一块。  

不过…留给哈迪斯的时间也不多了。  

哈迪斯突兀地开口,  

“现在让我们来安排一下舰队,两个将最好别在同一个舰船上。”  

安格尔泰正抱着那根权杖,他闭目沉思着。  

珞珈离开了他们…他被调走了,被命令驻守在卡迪亚上,而怀言者的舰队则被命令着远离他们的原体,至少三分之一的军团留下来陪着珞珈,而剩下的军团则驻扎在舰队上。  

由珞珈亲口承认,怀言者舰队暂且由佩图拉博领导,他则需要专心去卡迪亚研究新的教义。  

虽然佩图拉博下达的命令通常是简扼明了的肯定句,但这并不意味着怀言者能够执行地很好,珞珈本人不在,而最初的管理层也大多被流放了,新上任的管理层又都选择跟随着珞珈驻守卡迪亚。  

所以现在的怀言者内部可以称得上是一片混乱,大部分连长选择明哲保身,临时选上去的指挥官更是一塌糊涂。  

包括怀言者的母舰信仰之律在内,他们被派往更外围的星域,就像是故意将他们与原体分割开那样,如果说先前的战士们还可以在原体珞珈的带领下莫不发声的话,那现在突兀的调令便更像是居心叵测的阴谋了。  

原本维持怀言者军团士气的是牧师,但由于原体频繁地更改教义,更换牧师,这些新上任的牧师甚至做不到说服大部分的战斗兄弟。  

虽然表面看上去依旧完好,但怀言者内部基本处于半停摆的状态。  

他们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多,佩图拉博对怀言者的命令就是守在中外围星域,在重点星系建立防御系统。  

安格尔泰轻叹了口气,自那天后,他迅速离开了信仰之律号,一路搭借被流放者的船只来到了贝里斯冕区,靠着之前原体近卫和珞珈权杖的关系,安格尔泰联系上了不少在此驻守的怀言者,他们中有的人很支持他。  

但正当他准备更进一步离开时,佩图拉博的调令来了。  

就在三个小时前,怀言者们收到了紧急调度的通知,分散在各个星域的舰队开始集合,收编,引擎轰鸣,赤红耀金的船只们重新排列为一座堡垒,一道防线,最中央的巨舰自是信仰之律号,但所有怀言者都知道珞珈此刻并不在他们的荣光女王号上。  

他们处在侧翼,在更加重要的星球上方,钢铁勇士的舰船正静静漂浮着。  

而被紧急调度的船只中,自然包括原本打算离开的安格尔泰所寄居的第三十四连,三十四连原本的连长索尔被调离了,而在连长调离后,剩下的连队也被调离了卡迪亚。  

安格尔泰侧靠在舱壁旁,感受着微弱的船只颤抖,星光从观测窗洒下,他睁开眼,眯着眼盯着前方。  

一抹机械的寒光闪过,他看见钢铁之手的舰船,船只后方的等离子引擎亮着飘忽不定的耀蓝火焰。  

安格尔泰皱起了眉。  

下一刻,他盔甲的频道里炸开一道刺耳的尖叫——  

是电子攻击!  

安格尔泰猛地摘下头盔,他的瞳孔骤然放大,倒映出远方全速前进的舰船,璀璨的明黄色光芒自舰炮列阵的最前端亮起。  

这是铁与铁的战争。  

虚空淹没了一切的怒吼与悲鸣,电子巨浪的嘈杂尚未消退,没有任何犹豫,两只钢铁巨兽同时对对方呲出了獠牙,鱼雷满目,划破漫漫黑暗,末端曳着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