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劫营,收获鬼子旅团军旗一面(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汛期的淮河,不仅水面增宽,水势也变得十分湍急,这给虎贲团渡河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了方便返回北岸姚湾渡口,杨靖率领众虎贲团将士逆向前进,打算在对岸的上游登陆。  

夜晚的河风很大,几十艘船只逆流而上,船只在河水中摇摇晃晃的前进,冰冷的河水时不时拍打到士兵的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河面上泛起的一层薄雾,倒是等于给虎贲团的夜袭披上了一层伪装。  

船队在河面上颠簸了20多分钟,终于到达了淮河南岸的一处浅滩处。  

岸边的村子叫临河村,根据鬼子大尉之前的讲述,附近几个渔村里面的百姓,都遭了鬼子们的无情屠戮。  

此时已经沦为一个个无人村落。  

船只慢慢停泊,300多名虎贲团精锐拿起武器装备,满脸怒意的从船上跳了下来。  

践踏着齐膝深的河水,朝岸上走去。  

为了保证船队的安全,杨靖留下马统,率领一个排的士兵看守这些船只,以策万全。  

“龙云,前面侦察开路!我们走!”  

“是!”  

特战大队副队长龙云回应一声,带着几名特战队员,根据鬼子大尉提供的情报信息,走在前面负责侦察。  

杨靖带着其余士兵跟在他们身后行进。  

士兵们在月光的照耀下,绕临河村而过。  

日军步兵第5旅团的驻地,就设在临河村隔壁的一个村庄之内。  

距离小河村大概七八里远。  

虎贲团突击队急行军赶路,20分钟不到,就悄悄运动到了日军步兵第5旅团驻地附近。  

杨靖命令白老三、史一彪和牛大壮三人,率领警卫连,封锁住鬼子驻地四周的几个出入口。  

而他则是率领特战大队继续朝鬼子驻地摸索过去。  

几分钟后,杨靖带着他们在距离鬼子驻地大概200米外的位置停下。  

特战队员们手握钢枪,如同鹰隼一样犀利的目光,警惕观察着四周,跪姿蹲在地上警戒待命。  

杨靖拿出一个热成像望远镜,观察着鬼子营地周围的情况。  

相对于微光夜视望远镜,热成像望远镜更容易发现一些隐藏在暗处的鬼子哨兵。  

杨靖放眼朝鬼子的营地观察过去,鬼子已经把面前这个村庄内的百姓们给无情屠戮,然后将百姓们的民房据为己有,作为他们的营房。  

此时,村子外围拉着带有倒刺的铁丝警戒网,入口处还摆放着两排木栅栏。  

几名鬼子哨兵身背三八式步枪,站在入口处站岗。  

旁边的两处高台之上,分别还各自架着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营地里面依稀能够看到一些亮光,还有一些巡逻兵在里面来回走动巡视。  

杨靖仔细观察了一番,扭头对一旁的龙云命令道:“龙云,带上几名弟兄,去干掉那些鬼子前沿哨兵!”  

“是!”  

龙云回应一声,旋即带上一个小队0名特战队员展开行动。  

他们手里拿着无声手枪和金属钳,弯腰屈身,悄无声息的运动到距离村子侧翼的一处铁丝网下,剪开了营地外面的铁丝网墙。  

然后,龙云带着他们钻入其中,列成一个队列,扮成鬼子巡逻队的样子,从村内大摇大摆的朝村口走去。  

因为身上穿着鬼子军装,所以,鬼子哨兵一开始并为对他们设防。  

等龙云一行人走近,一名鬼子哨兵突然发现,龙云他们身上背的武器,似乎和己方有很大不同。  

正准备开口询问。  

龙云却是抢先一步,抬起手中的无声手枪。  

“动手!”  

“噗!”  

“噗噗噗!——”  

一阵闷沉微弱的枪声响起。  

几名执勤的鬼子哨兵,便一个接着一个,歪到在工事旁边。  

无声手枪,激发子弹时发出的枪声十分微弱,一般隔着几米,或者一堵墙,就听不到了。  

不过,这种手枪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有效射程远不及普通手枪。  

当然,这种手枪并非给普通军人使用,而是给特战队员量身打造的一款神器。  

以便于他们在发起突袭时,能够杀敌人于无形。  

高台上的鬼子机枪手虽然没有听到枪声,但却听到同伴中弹倒地后的‘扑通’声,立即伸出脑袋前来查看。  

而后又被龙云他们挨个点了名。  

随后,龙云命令特战队员们,立即把鬼子的尸体拖拽到一旁隐藏起来。  

“上!”  

看到龙云打来的手势,杨靖立即带着其余的特战队员们,朝村口赶去。  

随后,杨靖留下一个0人小队假扮鬼子哨兵看守村口。紧接着,又向龙云和三名中队长轻声部署接下来的作战任务。  

四人点了点头,然后,他们带着队伍分散展开行动。  

杨靖带着一个小队,0名特战队员,直插日军步兵第5旅团的司令部而去。  

日军步兵第5旅团的营地很大,不过,随着步兵第6联队被全歼,步兵第第6联队也被打残,以至于此时营地内的兵力十分空虚。  

营地内,除了一些鬼子哨兵和巡逻兵外,其他走动的小鬼子并不多。  

特战队员们一个0人小队为一组,假扮成鬼子巡逻队,大摇大摆的在鬼子营地中穿梭横行。  

利用身上的伪装,堂而皇之的接近其他鬼子哨兵,和巡逻队,然后择机干掉。  

在日军营地中行动了大约0几分钟,杨靖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