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凌东升的强硬】(2/3)
*局暂交副局长刘维代行局长职务,而这个刘维,正是薛远方的人。可以说,秦建业这一步棋下的非常不错,既然你薛远方要搞我的人,那么我就顺着你,反正纪委的调查并不是说一天两天就能得出结果的,总是需要调查时间的,安安稳稳的让你的人代行局长职务,把时间拖下去,等到全会结束,你薛远方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望洋兴叹了。虽然让刘维代行局长职务多少有些冒险,如果市局的局长真的有什么违规的行为,很容易被刘维在这段时间里找到足够的证据。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时刻,那个局长也应该有这方面的觉悟,知道即便自己这次被拿下,也绝非秦建业的本意,而且秦建业绝对会尽其所能的保住他。而万一保不住,他也必须在这个时候承担下必须承担的责任,薛远方那边显然就是希望看到秦建业不得不对这个市局的局长动手,而市局的局长则反咬一口,形成窝里斗的局面,到时候,就真的会出大乐子了。
这种事情很微妙,政治站队总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说形势一旦对自己不利,就不管不顾的乱咬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越发的倒霉。对于秦建业而言,最坏的结果就是在杭南省省委*的位置上告老还乡,而对市局的那个局长而言,最坏的结果怕是在狱中终老。从最坏的角度去打算,那个市局的局长就更该对秦建业,或者说是对靳明甫有足够的信心,哪怕最终这个局长的位置保不住了,也不至于落得一个锒铛入狱的下场。政治斗争从来都会有牺牲品,双方都会有,那么作为一个早已选择站队的下级官员,就真的需要有被牺牲的心理准备。
仅仅在省纪委做出对汴湖市*局局长双规的决定之后几个小时,省里的媒体就将陈俊的案子发上了新闻,由于省宣传部做出的引导而不是阻止的决定,这些报道之中那些可能会激化党群矛盾的争议点都被很好的处理了,留下的只是比较常规套路的报道。
杭南省,只是薛远方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出现在凌东升担任市长的直辖市双渝。
和杭南省不同,双渝市接受调查的,不是正职干部,而是凌东升调往双渝担任市长之后才从平京海淀分局调往双渝的市*局副局长。双渝市是直辖市,省级城市,市*局也是副部级的单位,副局长也是正厅级的干部了,这一点倒是和汴湖市这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局正职局长级别相同。
双渝市的市*局局长前不久才卸任了市政法委*,接任了分管治安和交通的副市长一职,算不上升职,只能说是平调,甚至于从职权上来说,还有明升暗降的意思,全会之后,甚至连市*局局长这个实权职务也会移交出去。这当然是为了凌东升接任市委*一职做的准备,他从平京带来的那位副局长,显然是准备接手市*局局长的职务了。
在之前,凌东升就想到过薛远方对其进行攻击的点会出在这个副局长身上,所以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和这个副局长通过了气。这个副局长和凌东升也算是相交多年,对凌东升相当之信任,是以当市纪委的干部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甚至是含笑配合接受调查的。
这一点和杭南省的情况显然不同,那个因为凌东升准备接手市委*一职而被明升暗降的副市长兼市*局局长,直接就是属于薛远方的政治派系的,之前只是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组织安排,可是现在薛远方出手了,他当然是紧紧跟上,立刻就召开局党委会议,以局党委*和局长的身份,直接否定了那个副局长来到双渝之后的许多工作,并且示意所有部门都要严密配合市纪委的调查工作,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却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害群之马的态度,接受群众监督,以至于很快就将许多案宗的部分材料流传到媒体的手里。
很显然,双渝市的情况比起杭南省要复杂的多,凌东升的阻力会更大,市局局长不是他的人,虽然新任的政法委*是他的人,但是此刻的主动权在纪委手里,政法委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偏偏双渝市纪委*也属于薛远方的派系,凌东升即便提前做好了准备,却也依旧十分的被动。
但是凌东升在得知市局局长的举动之后,还是大为光火,把市局局长喊过来之后,直接就拍了桌子,质问这名如今已经是副市长兼*局局长的干部,怎么能够在一名党的干部刚刚因为群众举报而接受纪委调查的时候,就在局内部做出这样的指示。
那个局长显然是受到薛远方的密授机宜的,当然,恐怕就连薛远方也没有想到,凌东升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敢拍桌子,按照薛远方的想法,凌东升本就是个儒雅大过冲劲的干部,在这种局面之下,更是会用怀柔的方式解决问题,却没有想到,凌东升在面对困境的时候,竟然会产生以往从他身上看不到的爆发力,竟然是态度强硬的进行反击了。
因此在凌东升震怒的一瞬间,那个局长还是略微有些慌乱的,这已经出乎了薛远方的意料。换做之前,这名局长作为市常委的一员,并不需要太过于承受凌东升的怒火,凌东升是一市之长是双渝的二把手不假,可是市政法委*也是接受中央政法委直接管理的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接受市政府领导的指示。但是凌东升现在却明显是走先了一步,提前使得这名局长卸任了政法委*的职务,而出任新的一届市政府班子的副市长一职,这就必须接受凌东升这个市长的直接领导了。
在面对凌东升突如其来的
这种事情很微妙,政治站队总是有风险的,但是如果说形势一旦对自己不利,就不管不顾的乱咬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越发的倒霉。对于秦建业而言,最坏的结果就是在杭南省省委*的位置上告老还乡,而对市局的那个局长而言,最坏的结果怕是在狱中终老。从最坏的角度去打算,那个市局的局长就更该对秦建业,或者说是对靳明甫有足够的信心,哪怕最终这个局长的位置保不住了,也不至于落得一个锒铛入狱的下场。政治斗争从来都会有牺牲品,双方都会有,那么作为一个早已选择站队的下级官员,就真的需要有被牺牲的心理准备。
仅仅在省纪委做出对汴湖市*局局长双规的决定之后几个小时,省里的媒体就将陈俊的案子发上了新闻,由于省宣传部做出的引导而不是阻止的决定,这些报道之中那些可能会激化党群矛盾的争议点都被很好的处理了,留下的只是比较常规套路的报道。
杭南省,只是薛远方的第一步,他的第二步,出现在凌东升担任市长的直辖市双渝。
和杭南省不同,双渝市接受调查的,不是正职干部,而是凌东升调往双渝担任市长之后才从平京海淀分局调往双渝的市*局副局长。双渝市是直辖市,省级城市,市*局也是副部级的单位,副局长也是正厅级的干部了,这一点倒是和汴湖市这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局正职局长级别相同。
双渝市的市*局局长前不久才卸任了市政法委*,接任了分管治安和交通的副市长一职,算不上升职,只能说是平调,甚至于从职权上来说,还有明升暗降的意思,全会之后,甚至连市*局局长这个实权职务也会移交出去。这当然是为了凌东升接任市委*一职做的准备,他从平京带来的那位副局长,显然是准备接手市*局局长的职务了。
在之前,凌东升就想到过薛远方对其进行攻击的点会出在这个副局长身上,所以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和这个副局长通过了气。这个副局长和凌东升也算是相交多年,对凌东升相当之信任,是以当市纪委的干部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甚至是含笑配合接受调查的。
这一点和杭南省的情况显然不同,那个因为凌东升准备接手市委*一职而被明升暗降的副市长兼市*局局长,直接就是属于薛远方的政治派系的,之前只是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组织安排,可是现在薛远方出手了,他当然是紧紧跟上,立刻就召开局党委会议,以局党委*和局长的身份,直接否定了那个副局长来到双渝之后的许多工作,并且示意所有部门都要严密配合市纪委的调查工作,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却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害群之马的态度,接受群众监督,以至于很快就将许多案宗的部分材料流传到媒体的手里。
很显然,双渝市的情况比起杭南省要复杂的多,凌东升的阻力会更大,市局局长不是他的人,虽然新任的政法委*是他的人,但是此刻的主动权在纪委手里,政法委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偏偏双渝市纪委*也属于薛远方的派系,凌东升即便提前做好了准备,却也依旧十分的被动。
但是凌东升在得知市局局长的举动之后,还是大为光火,把市局局长喊过来之后,直接就拍了桌子,质问这名如今已经是副市长兼*局局长的干部,怎么能够在一名党的干部刚刚因为群众举报而接受纪委调查的时候,就在局内部做出这样的指示。
那个局长显然是受到薛远方的密授机宜的,当然,恐怕就连薛远方也没有想到,凌东升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敢拍桌子,按照薛远方的想法,凌东升本就是个儒雅大过冲劲的干部,在这种局面之下,更是会用怀柔的方式解决问题,却没有想到,凌东升在面对困境的时候,竟然会产生以往从他身上看不到的爆发力,竟然是态度强硬的进行反击了。
因此在凌东升震怒的一瞬间,那个局长还是略微有些慌乱的,这已经出乎了薛远方的意料。换做之前,这名局长作为市常委的一员,并不需要太过于承受凌东升的怒火,凌东升是一市之长是双渝的二把手不假,可是市政法委*也是接受中央政法委直接管理的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不接受市政府领导的指示。但是凌东升现在却明显是走先了一步,提前使得这名局长卸任了政法委*的职务,而出任新的一届市政府班子的副市长一职,这就必须接受凌东升这个市长的直接领导了。
在面对凌东升突如其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