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科学忍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朔茂来了,又走了。  

两人谈话的内容很少,许多东西都是心照不宣,没有直接点破。  

但在临走的时候,朔茂给辰下达了夺回白眼的任务。  

以指挥官的名义给另一名指挥官下达任务,这听上去有些荒谬,但却是朔茂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三代火影的来信里,明确要求他们放弃白眼,继续封锁通往汤之国的航线,并且全面进攻水之国。  

这是命令,也是必须要达成的战略目标。  

因此,指挥部接下来制定的计划,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身为指挥官之一的辰,却独自前往雾隐村…其目的无论是为了夺回白眼,还是为了袭击雾隐村,都是一个极其疯狂,而又冒险的做法。  

这很明显违背了三代火影的命令。  

如果非要形容,大概就和李云龙拉着意大利炮攻打平安县城一样,纯属公报私仇。  

所以,朔茂发布任务,也算主动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责任,将来出了什么事,三代火影也不好问责。  

朔茂这个人,或许在政治智慧上不行,但是作为朋友,作为队友,作为一个忍者,完全没得说,绝对可以托付性命。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肩三忍的木叶英雄,在原时空里,竟然因为流言而死于自杀…如此惨淡的收场,以朔茂所立下的功劳来说,确实太过令人寒心。  

所谓村子的黑暗面,可见一斑。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在外面流浪,纲手也不愿意回村的原因。  

这个村子确实光鲜亮丽,但是在这华丽外表的周边,还被一层阴影所笼罩。  

腐朽从来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看了一会海景后,辰从忍者包里拿出了一份空白卷轴,开始专心绘制咒印。  

他将要面对一整村的敌人,即便是潜入,以白绝的能力,估计也会很快洞察他的行动。  

如果不做准备,辰感觉自己会很快扑街。  

他需要给自己来准备一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不消耗查克拉的那种。  

于是,封印术就派上了用场。  

无论是五系忍术,还是各种禁术,都可以利用封印术封印在卷轴内,在攻击的时候扔出去,然后解开封印就行了。  

想想吧,在战斗的时候,甩出一堆卷轴,打开之后,里面封存着几十个超大玉螺旋丸…那画面不忍直视啊。  

这再次证明一个朴实无华的道理,学好封印术,走遍忍界都不怕。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厉害的装备可以让一个下忍瞬间拥有上忍破坏力,为什么在忍界里没有大规模普及?  

最主要原因,还是成本和制作问题。  

第一,要制作这种卷轴,必然要封印高端忍术,因为封印低端忍术,威力还不如起爆符,制作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  

而高端忍术,一般都是上忍才能掌握,这就限制了一大批忍者。  

第二,就是需要懂封印术。  

两个条件加一块,整个木叶可以制作这种东西的,都不会太多,因此这注定暂时只能走高端路线,不是普通忍者能够接触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  

辰和水门这种忍者是可以制作的,那他们为什么平时不用?  

很简单,因为制作出来封印忍术的卷轴,体积都很大,隐蔽性差,便携性不足。  

如果形容起来,大概就像初代火影那样,背着一个巨大的卷轴在战斗。  

但初代火影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高达上,就算身上背着卷轴也不影响战斗,但对辰这种喜欢近身的忍者,影响就很大了。  

但目前忍界,还无法解决卷轴微型化问题。  

这个技术攻关,要到鸣人时代才能解决,在那个时代也因此诞生了…科学忍具。  

科学忍具其实并不复杂,就是由发射器和微型卷轴组成。  

只要解决了后者,这项发明很快就会问世。  

很明显,科学忍具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种黑科技,可以将一部分有头脑的忍者从苦练忍术和查克拉的道路上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更好的发挥头脑和经验,创造新的战术,而不是因为自身查克拉天生不如他人,忍术天生不如二代家祖传而一辈子下忍。  

所以,未来的忍界很可能会变成r玩家的天下。  

打不过对面,那就充钱来把火麒麟呗?  

还打不过?  

没关系,让蛇婶给你定制一件忍者战衣,或者给你注射血清,再用用求道玉给你造个盾牌,直接培养成木叶队长。  

辰都能在脑海里都能想到,穿着忍者战衣在天上翱翔,顺便用追踪型螺旋丸,炮轰大筒木的场景。  

只可惜…虽然画面很美,但现在却无法实现。  

辰叹了口气,继续开始制作卷轴。  

这个东西其实很消耗查克拉和精力,他这几天,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状态。  

就这样,他以小手工作坊,制作了十几个带有禁术的卷轴,虽然那种临时封印查克拉的方式导致其保质期有限,但是也足够撑到他这次结束了。  

这么多的卷轴,他自己肯定不会背在身上,而是会选择放在蛇类的肚子里。  

等需要的时候,直接用蛇影潜手放出去往人堆里扔,作战效果绝对拔群。  

在辰制作卷轴的期间,美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到了。  

“辰,有一封从汤之国寄给你的信,我帮你带过来了。”  

坐下后,美琴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