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思朗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驾…”  

清脆的马蹄声在街道中回荡。  

当天色露出曙光,宵禁解除的钟鼓声响起后,全副武装的孙冬策马飞奔在宽敞的石板街上。  

腰悬长刀,身背斩恶。装满飞针的腰带扣在顺手的位置,各种诸如石灰等阴损物件,用油纸包好,一部分放在触手可及的袋子里,一部分存放在背包中。  

孙冬自认不是侠客,用起这种东西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在天波府学习的这段日子,活着完成目标已经深深烙印在心中。生死厮杀又不是擂台比武,还为了所谓的堂堂正正白白丢掉性命,这才是真正的蠢货。  

骑行了不远,孙冬忽然见着个熟悉的人影。正怀抱着长剑,靠在早点棚边打着哈欠,似笑非笑地朝自己挥着手。  

孙冬的神色变得不太好看。  

“白宗斌,你又有何事?”  

白宗斌跑跳至孙冬马前道:“哎呀孙捕快孙大人,不要那么见外嘛。我都帮你查到这么有用的信息,让我一同去思朗县不过分吧?  

再说作为江湖弟子,有这种奇事发生,自要去探个明白。”  

“热血白痴”  

看着一脸嘻嘻哈哈的白宗斌,这四个字忽的蹦上心头。这份遇着事都要插一脚的正义感,比在白阴县的自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比那时的自己要贱的多。  

“腿长在你自己身上,你要跟去思朗县我又拦不住你。”  

孙冬做势欲催马前行,白宗斌忙不迭地拦在前面喊道:  

“孙大人,刚过了宵禁我就赶来这儿等。让我自己用轻功跑过去,那还不得要我的命啊!”  

“上马!”  

看着如同泥鳅般的白宗斌,孙冬几乎是咬着牙从嘴里吐出这两个字。  

“好嘞!”  

白宗斌翻身上马,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驾!”  

初升的朝阳洒在孙冬身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思朗县位于谪仙郡城西南方四百五十里处。根据县志记载,这里原本是一个交易美玉、翡翠等首饰古玩的集市。在日积月累下,逐渐发展成一个单独的县城。  

每年一共会举办两次大型交易会,分别位于三月中旬和十月下旬。  

当交易会举行时,虽为一方小县城,但繁华热闹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寻常州府。也正因如此,思朗县的酒馆旅舍发展是极为蓬勃。  

有一骑绝尘而至。  

一面容清秀的悬刀少年潇洒地翻身下马,但坐在身后那人下马后,跑到县城门口附近的角落里,弯着腰呕吐不止。  

孙冬看他吐得实在是昏天黑地,从马背上取下个水囊递了过去。  

“不是吧!我只听说过人家坐马车吐的,你就是骑个马都吐成这样?我看你以后还是告别骑马,老老实实地用轻功赶路吧。”  

白宗斌接过水囊,咕噜噜地漱了个口。喘着气拍着胸口道:  

“诶不是我说,平时就算再骑个千里也不带一点难受的。要不是昨晚喝了酒,今天早上吃的又是汤汤水水的面条,你骑的速度又快,才不会吐成这样。  

呕…”  

看着蹲在角落里吐的白宗斌,孙冬挠了挠头。  

将来在外行走不会骑马可不行,因此在稷下也是好好地学了学骑马。这次外出好不容易遇着机会,就想骑的稍微快点。哪知道吹着耳边呼啸而过的风,是越骑越快。  

等白宗斌把肚子里东西吐了个干净,两人牵着马走入思朗县。  

虽说不是大集会,但街上也是热闹的很。地上摊着块红布,上面着些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就是个小摊头。孙冬逛了一圈,各种玉石是应有尽有,但唯独就没见着一点玛瑙石的影子。  

白宗斌百无聊赖地看着地上形形色色的石头,推了推孙冬,轻声道:  

“诶,你打算怎么查?”  

“怎么查?我又不是江湖人,偷偷摸摸地查案干什么?当然是先去找当地官员,了解一些情况。走,我们去县衙。”  

思朗县的县衙门,修建的是叫一个气派。  

暗红色的大门旁摆放着对高大的石狮子,乌木制成的牌匾高悬于房梁之上。就连门口站着的捕快,穿着也比白银县的那些个要神气的多。  

将天波府令牌在守卫眼前晃了晃,孙冬沉声道:  

“天波府查案,带我去见你们县令。”  

那捕快见着天波府令,连忙说道:“大人请稍等,县令大人正在会客,此时不方便进来。要不小的先进去通报一下?”  

“快去!”  

县衙后院,思朗县令正和几个许久未见的朋友坐在庭中,举杯畅饮。  

亭子坐落于开凿而出的湖泊旁,正对着假山流水。锦鲤在荷叶下游弋,时不时有一两条在空中划过绚丽的光芒。  

在春日和三五好友于此共饮一杯,当真畅快。  

县令名叫叶道庆,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两鬓斑白。  

寒窗苦读了半辈子,却怎么也不中举。前些年好不容易中了个进士,排在榜单的倒数后几位。又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熬到个县令的位置。  

按着这种年纪,虽当个县令,除非政纪异常出众,基本上就得当个一辈子的小县令。除非走些不正当的门路,虽是饿不死,但大富大贵是想都别想。家里若是有些大支出,日子还过的紧巴巴的。  

见着匆匆赶来的捕快,他神情有些不悦。  

“我不是说过了么?有人来就让他先去厅里等着,还进来打扰作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