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课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孙冬按着星斗步,一连跑了四遍,身体勉强能够记住每一个落点的大致方位。看着台阶上的指引,九成左右的步子都落在正确的位置上。  

当然,若是撤去光点的指引,跑个三四步孙冬就会晕过去。  

在尝试跑第五遍时,闫先生发话道:  

“快要来人了,你把台阶洒扫一遍就走吧。”  

说着又挥了挥手,地上的指引光点凭空消失,彻底断了孙冬想再练一次的念想。  

待孙冬洒扫完毕提着水桶告退后,闫先生猛地咳嗽起来。  

“咳咳咳…”  

不是寻常的着凉咳嗽,而是那种撕心裂肺般,似乎下口气就会喘不上来一命呜呼的咳。  

咳了好些时候,这口气才顺过来。闫先生忽然发现,自己捂着嘴的手掌心上,有着一滩殷红的鲜血。眼前的画面,又变得模糊了几分。  

明明不足几寸的手掌,都有些看不真切,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  

“真的是…明天得去找一下那个草药罐子,让他给我再施个针。就算这样,怕是也撑不了几个年头,功夫不教不行了。”  

在稷下学宫,对武功的传授管辖极为宽松。只要不是邪魔功法,只要愿意师生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传授。孙冬作为法家院的学子,修行道门武功并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说到法家院,洒扫完藏书楼的孙冬接到通知,要前往法家院领书。明天就是正式上课的日子,时间过得也真是快。  

三个月的时光,须臾之间便不知不觉度过。  

在稷下的这些日子,孙冬也大致了解到一些关于学宫的事。虽说学宫五大院,但场地并不是均匀分布。最大的院,其实是杂院。想来也很好理解,因为杂家内有着许多人数不少的小分类。想要有独立的授课场所,必然要有足够的空间。  

杂院的大小,占据了整个学宫除居于中央的宁坤楼以及藏书楼外,足足四分之一的场地。  

剩下的则由四家分割,场地大小略有不同。兵家院最大,儒家院其次,法家院和墨家院相仿。孙冬前往的法家院,位于学宫西南方,紧贴着兵家院。  

整个法家院显得异常肃穆,巨大的拱门两侧,篆刻着一副对联:  

“铭法于心,判天下不平之事;秉公存理,护万千良善之民。”  

这些日子孙冬恶补了一下法家的基础知识,得知这副对联是由开创法家院的一名神捕所刻。  

只不过随着乾元帝国的不断壮大,儒生的势力开始提升。他们开始批判法家不近人情的判决,充满现世报意味的法条,将神捕卫以及法家官员称之为酷吏。他们主张以仁爱为法,对违法者以惩罚为辅,教化为主。  

至少现在,法家人无论再朝堂还是江湖之中的名声,其实都不怎么好。  

“名声好不好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只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名声这东西都是自己争取出来的。我行的端做得正,没什么好怕的。”  

孙冬摇了摇头,将这些距离自己还很远的想法抛之脑后。  

走入大堂,整个法家院的建筑都是以暗棕色的木板为主基调。大厅宽敞深邃,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让进入的人不由得感到受审判前的紧张感。  

两名学长正在按照名单分发书目。  

头戴方巾,黑色木发簪,身着起了褶皱的蓝白色衣裳。二人家境并不富裕,给新来的学子分发书目,一天也能赚上个百十来文钱。  

“孙冬是吧…这一摞书是你的。”  

学长指着堆在地上,用白纸包裹着的厚厚两大摞,足有二十多本的书说道。  

这些书看起来多,但整整三年内,所用的书目基本上就是这些。这样看来,每日的功课其实也不算繁杂。  

法家院一共有三门主修的课程,分别是:  

乾元法令、千案典籍、法家经典篇目综述。  

想要混一个结业,在神捕卫谋个职位,将这三本书融会贯通不会有什么意外。若是想要更进一步钻研,藏书楼中有不少的书目可供借阅。  

一想到藏书楼,孙冬就觉着有些头大。  

闫先生要求孙冬背诵的几本书,总字数足有十来万字。更麻烦之处在于,孙冬他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什么也看不懂。  

想要勉强读懂这几本书,还要翻阅大量的参考书目以及注解。  

“算了,回去在斩恶刀中找找看吧,希望能找到完整些的典籍。要是一本一本地去翻去查,半年时间怕都学不会。”  

两手各提着一摞书,孙冬踩在一地的金色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随后孙冬便觉着,自己撞在了坚硬之物上,整个人跌坐在地,手中的书也哗啦一声从纸包裹中脱开,散落一地。  

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  

“我不会因为昨晚太累没休息好,撞在墙上了吧?”  

等缓过神来,孙冬这才发现自己不是撞在墙上,而是撞上人了。  

孙冬撞着的是一名女子。身着铠甲,背着把通体墨黑的长枪。她穿着铠甲只是后退了两步,而孙冬撞的身上生疼无比。  

从地上爬起身,孙冬连忙道歉:  

“姑娘不好意思,我失了个神没看清路。”  

那女子也不计较,蹲下身帮着孙冬一同捡起散落一地的书。  

“没事,也怪我走得急。书我帮你重新扎好了,以后走路小心点。”  

看着女子离去的背影,孙冬不禁哑然失笑。  

明明她自己也走的慌忙没看路,现在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