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随侯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林若愚才想睡,突有点喧哗,隐隐听见:“有人昏倒了!”  

“不许喧哗!”有人高喊着,顿时声音停止了,过会,就见士兵把一个考生拉了出去,让所有看见的考生浑身恶寒:“这人完了,又要等三年。”  

这时左前方又突然传来一阵大喊大叫,就看到几名衙役从自己前面快步跑过去,不多时,那名大喊大叫的考生,被人用破布堵住嘴巴,直接拖了出去。  

在路过林若愚考房前,林若愚看到那名考生应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鬓角已经有了白发,被几名衙役像狗一样的在石板地上拖行,还在不断挣扎,嘴里呜咽似乎想要喊什么。林若愚发现,那人的眼神已经变得浑浊,没了正常人的清明。  

乡试三年一考,无数人拼搏奋斗了三年就为了这三天。  

假使未能考好,就得再等三年,年轻些的还好,那些已经四五十岁还没能中举的老秀才恐怕已经等不起了。  

林若愚冷眼旁观,心有戚戚焉,不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触,却不知他曾经也差点被逼疯。  

其实乡试三天场考试到这里结束了,但考生只能在第二天才能离开考场。  

随着一声铜锣响起,林若愚被惊醒,考官衙役走来,大声喊道:“时辰已到,所有考生停笔,如有再答者,按照作弊论处,所有考生不得喧哗,不得擅离考棚,否则除名不贷。”  

贡院本有流程,几十人收几千人的卷子,也不是很难,只是十几分钟,卷子一切都收完了。  

卷子被收了之后,林若愚立即将东西收拾进考箱,自号房里出来,自己都觉得筋疲力竭。  

“以我现在的身体,都觉得疲惫不堪,那些文弱秀才,怕的确是难过的坎。”  

出了院门,抬头望天只见夜色尚有寒星,但东方已出现了乳白色。  

此时正是黎明,但见外面到处都是人,考生的家眷,书童,仆人,车夫…  

就在这时,一个学子突然在他身旁直愣愣的倒了下去,一旁的衙役连忙将他扶起,掐了掐人中,见他稍微有一点意识之后,便连忙着人送他去就医,这一流程下来相当熟练,看来也是没少做。  

这样的情形,让他有一种恍惚感,似乎自己曾经经历过一样。  

这时,突然有人拍了拍他肩,林若愚这才回过神来,回首望去,却发现是赵三才。  

林若愚向他微微行一礼,道:“原来是赵兄,许久不见,以赵兄的才华,这科乡试想必是手到擒来吧。”  

赵三才笑了笑,道:“区区乡试而已,哪里能展现出你我的才华?”  

林若愚笑道:“你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  

“谦虚?那是平庸之人的表现。”赵三才不屑的说道。  

林若愚笑了笑,没有说话。  

“林兄、赵兄在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想必,此次考试,应已经中了吧。”这时李显也走了出来说道。  

林若愚笑道:“你呢?考的怎么样?”  

李显摇摇头,“感觉有些难,不过全都答上了,至于过不过那就是考官的事情了。”  

林若愚道:“也是,只是我们还是先回去吧,这一身的味道,我已经受不了了。”  

赵三才也说道:“我也感觉浑身不舒服。”  

三人作了一揖,便分开了,分别之后,林若愚四处望了一下,很快便找到了贺云,坐上马车,便直接回家。  

郭府早有准备,见林若愚回来,先上了一碗参汤。  

林若愚喝了一口,有了点精神,丫鬟仆役连忙上来,帮他沐浴更衣,清爽之后,饭菜已经上桌,所有人全都上桌,听到林若愚说答得还可以,郭老爷很是高兴。  

吃过饭之后,知道他已经很疲惫了,便赶紧催着他去睡觉。  

等醒来,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早晨。  

林若愚张开眼,觉得全身舒适,想到过去三天,只觉得做了一场梦一样,出了房门。  

院内的花草修剪了花枝,树木打理了枝条,各处地方都进行了擦拭,之前有细微破损的地方,也请人进行了修缮,地上的青石地板擦的一尘不染。  

那天晚上所留下来的痕迹,似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哥!”  

一个女声传来,旋即太平的身影就款款从角落中走出。此时的她,换了一身明黄色的云烟衫,绣着双蝶云形的千水裙拖地逶迤,秀眉入鬓,扎了一个很好看的仕女髻,上面插着五凤朝阳的金步摇,当真顾盼生辉,又带着堂皇的威仪。  

一时之间,连林若愚都似乎有些看呆了。  

太平见状,捂着嘴轻笑,道:“大哥,认不出我了吗?”  

林若愚故作不满的说道:“贤弟,你似乎还欠我一个解释。”  

那声‘贤弟’被林若愚咬的特别重。  

太平也故作委屈的说道:“大哥,人家一个女孩子家家,在外面行走也不太方便,所以才换上一只男装,结果却被你强拉着义结金兰,人家也很委屈的好不好?”  

说着,眼眶似微微泛红,一副小儿女的姿态,当真是我见犹怜。  

林若愚无奈的说道:“好吧,好吧!不过你身为公主,到这金陵来做什么?”  

太平立即收敛的神态,严肃的说道:“大哥,我是来寻宝的。”  

林若愚微微一愣,笑道:“难道你得到了什么藏宝图吗?来寻找宝藏!”  

“才不是呢,我是来寻找一件宝物的,不过有个算命的说,那件宝物在南方,说我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