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捡漏3(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管是哪个时代的女性,对于这种捡漏和占便宜的事情,都抱着极大的兴趣。  

也许她们在意的不是价格,而是那种捡漏占便宜的成就感。  

“卖东西了,卖东西了,松鹤延年,寓意吉祥!松鹤延年,福运绵长…”  

“两位公子,把这松鹤延年买下吧,寓意吉祥啊!”两人冷不丁的被一个大约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叫住,这人身材瘦瘦弱弱的,一双眼睛有点小,笑起来眯成一条缝都快看不见了。  

“两位公子,你看我这松鹤延年多大呀?摆在家里多有排面。”  

林若愚看的过去,哟,还真不小,大约有一米高,黑不溜秋的,不过也算栩栩如生,走过去敲了敲,发出叮当的脆响声,眼中闪过一缕诧异,问道:“这松鹤延年是铁的?”  

“是啊!别看这是个铁的,却是我家的祖传之宝。”那人一脸谄笑的说道。  

“就一铁疙瘩,你还说是你家祖传之宝,也不怕笑掉了大牙。”太平晒笑一声说道。  

“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的,这松鹤延年,我家祖宗阔的时候,镇宅子的宝贝,临终前还特意交代,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不能卖,说这松鹤延年,能保佑家族福运绵长。”那人信誓旦旦的说道。  

“那你现在为什么要卖呢?还福运绵长,看现在你的样子,也不像福运绵长的人。”太平笑道。  

那人尴尬的笑了笑,道:“这不是家道中落,生活所迫嘛,不然的话,打死小人,小人都不会卖的。”  

这时林若愚眸子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光芒,突然说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那人大喜过望,说道:“不贵,五十两银子。”  

“大哥,你还真要买呀!”太平诧异的问道。  

林若愚笑了笑说道:“对呀,家里正好还差个镇宅的摆件。”  

说着便拿出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那人接过银票,说道:“多谢公子,这松鹤延年就是你的了,我先走了。”  

说完那人左穿右穿的便不见踪影了。  

“呵呵,这赖三又忽悠了一个外地的傻子。”这时在一旁摆摊的人忽然笑道。  

“嘿,你这人怎么说话的?”太平一脸不满,要走上去教训一下那人,却被林若愚给拦了下来。  

“谁精明?谁傻?我们自己知道就行。”  

“花五十两银子买个铁疙瘩,还敢说自己精明?”那人笑道。  

“是吗?我只想问一下,那赖三祖上是不是真的阔过?”林若愚问道。  

“这话他倒没说谎,他家祖上的确阔过,只不过这小子沉迷于赌博,败尽的家产。”那人说道。  

林若愚嘴角微微勾起,对太平说道:“那咱们买下这东西,就不会亏。”  

太平那双漆黑的眸子,灵动的转了转,说道:“大哥,难道这东西另有乾坤?”  

林若愚笑着点了点头,一脸苦恼的说道:“这么大个东西,该怎么搬回去呢?”  

太平咬了咬红唇,将那两幅画塞到林若愚手里,说道:“大哥,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叫人来搬。”  

说完太平一路小跑,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只留下林若愚无奈的在原地等着。  

这时旁边那人好奇的问道:“这位公子,难道这铁疙瘩真的另有乾坤?”  

林若愚敲了敲那松鹤延年,说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松鹤延年价值,远远不止五十两银子,运气好的话,五万两都打不住脚。”  

那人听后顿时目瞪口呆。  

这时太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来,说道:“大哥,我人找来了。”  

后面跟着一人,片刻就来到林若愚面前,林若愚心中一禀,只见此人内红外金,一根紫中带青的的本命气挺立着。  

除了周奕勋,林若愚还没见过哪个男子,有如此气运,不由得问道:“这位是?”  

“小人徐七郎,是公子的亲卫队长。”徐七郎冷冷地说道。  

林若愚却心中一震,对自己这个小老弟的身份开始疑惑起来。  

到底是什么样的出身?才能有这样的亲卫队长。  

太平看到林若愚的眼神,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她是知道徐七郎的不凡,不由得对林若愚的相面之术,好奇起来。  

“好了,大哥,我们先回去吧,七郎,把这个松鹤延年带着跟我们一起走。”  

“是,公子。”徐七郎微微一抱拳,便直接将那松鹤延年扛在了肩上。  

“好大的力气!”  

徐七郎引得众人一阵惊呼。  

在松鹤延年至少有四五百斤,然而,徐七郎却如此轻描淡写的它大扛在肩上。  

一路扛回宅院,徐七郎都不带喘气的。  

迎面而来的是贺云看到徐七郎便不由得暗叹道:“这人好大的力气啊!”  

来到徐七郎的身旁,对他说道:“兄台,需不需要帮忙?”  

“不需要。”徐七郎看了他一眼说道。  

贺云点了点头,又对林若愚说道:“姑爷,老爷和小姐来了。”  

林若愚诧异的点了点头。  

一进入内厅,林若愚便看到郭老爷和郭筱婷。  

“岳父、筱婷你们怎么来了?”林若愚问道。  

“还不是我这宝贝女儿,一日不见贤婿你,便茶饭不思的,我这个当爹的,实在看不下去,便带她过来找你。”郭老爷笑道。  

“爹,人家哪有?”郭筱婷娇羞的跺了跺脚嗔怪道,然后一脸羞涩的看着林若愚。  

林若愚玩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