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东游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岂有此理,竟然敢在我水宫仙府外撒野!”  

北海水底水仙宫内,一个黑衣修士看着眼前水晶球中投影,怒发冲冠,大喝一声,就想亲自出去!  

“陆师兄,不可啊!”  

旁边两个修士连忙拦住他,正是狄鸣岐想念的唐、刘二人。  

“现在闵师姐去寻找至宝,就快回来,这可事关老宫主复生大业,如此关头,不可多添意外啊!”  

陆蟤当然没想真上去拼命,看对方那些法宝,一个个都是佛门、玄门至宝,自己对付一两个或许可能,这几人齐上,自己保准交待。  

不过一开始自己没有听二人之劝,此时不做个样子,实在无法下台。  

“好吧,两位师弟所言不错,此时当以师父她老人家复生大事为主,这些小人就让他们暂且猖狂一阵吧!”  

唐寰二人对视一下,暗暗点头,心中实在是不愿意和狄鸣岐对阵,上次耿鲲那印象实在太深了!  

狄鸣岐等人在外等了一会,却只见这群水宫修士暗自逃走,水仙宫内再无人出来。  

“走吧,看来对方也是明白事理之人。”  

苏宪祥原来估计将有一场大战,毕竟水母仙宫原来在北海那是强横无比,手下全是各种精怪出身,向不服人,这次不知为何变得这么乖!  

但既然对方退让,自己等人自然乐得清静,大家再次腾云驾雾往金银岛而去。  

这次很快就到达金银岛,此时岛屿已经沉入水眼,但在一行人眼中,不过小事一桩。  

果然等几人来到水眼之处,由苏宪祥出面前去通报,吴宫立刻打开通道将众人迎了进去。  

“真美!”  

一路上没捞到出手机会的谢氏姐妹,看到水眼之内一金一银两岛相映生趣,各种奇花异草,尚未靠近,就仿佛闻到阵阵清香。  

再配上四周水幕,犹如水晶般光彩照耀下,真是鬼斧神工,美得令人窒息,叹为观止。  

“呵呵,两位姐姐,小弟没有骗你们吧!”  

李洪连忙讨好道。  

“哼,算你识相。”  

“哈哈,后面还有更漂亮的!”  

几人说说笑笑来到岛上,这次吴宫一改前态,先是殷勤招待诸位嘉宾,并和狄鸣岐一笑和解。  

众人盘恒一天,取了所需药草,便告别吴宫,重出水面。  

“下一步去哪?”  

谢氏姐妹问道,李洪神秘一笑,“你们就跟着去吧,保准不后悔!”  

几人再次腾空而起,这次并没有施展宝物代步,而是直接化成剑光飞遁,速度超快!  

就这样,一路往东南飞去,经过无尽东海,再过十万流沙,终于看到一座拔地而起,高不见顶的庞大山峰。  

“天蓬山灵峤仙府?”  

狄鸣岐看这距离和阵势,正是南星原东南,不由叫道。  

“不错,没想到狄道友见识挺广,正是灵峤仙府!”  

李洪得意的笑道,旋即看向谢氏姐妹。  

谢氏姐妹果然兴高采烈,谢琳不禁兴奋的说道:  

“灵峤仙府蓝田玉实,乃是天下第一美颜之物,你看峨眉开府时,灵峤三仙都有上千年修炼时间,犹如少女一般!”  

“是啊,我早就想讨要一点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没想到洪弟你还真机灵。”  

陈岩和苏宪祥原是早已商定好的,而狄鸣岐自然也巴不得早来此地,只不过一直没有时间,此次既然前来,当然不能空手归去。  

几人一边说笑,一边往那天蓬山飞去。  

到得近前,只见到处是火山喷发,中间有两个巨大火口,向上喷出仿佛巨柱一般的火焰。  

“这便是雷泽火砂通道,每七百九十年,便有雷泽神砂从此喷出,直上天宇!”  

苏宪祥在一群人中见闻较广,便给大家讲解到,众人抬头仰望,哪能看到尽头。  

“从这往仙府,要突破七道雷火罡环,足足九万多丈,你们哪能看到?”  

苏宪祥不由哈哈大笑。  

“我看就由洪弟用金莲佛座送我们上去得了,否则单凭飞剑,可挡不住雷罡火风。”  

谢琳一皱眉说道,七宝金幢倒是没问题,但此宝威力太大,若非紧要时刻,轻易不敢使用。  

正在此时,两道剑光飞来,直接冲入那火红色晶柱之中。  

李洪本来听谢琳一说,刚把金莲佛祖和如意心环祭出,看到两剑冲入火柱,以为对方无意误闯,便心生侠义,想要救援,未等言语,已把金莲佛座和如意心环祭出。  

狄鸣岐和苏宪祥都想阻止,但怎奈李洪出手太快,果然只见二女本来是想借火柱升遁,结果却被李洪给阻断。  

剑光散去显出两名女子,那年轻女子当场发飙,非要李洪留下姓名,一年后寻仇。  

“两位可是农家姐妹?我是昆仑派狄鸣岐,这位小兄弟乃是当今峨眉掌教妙一真人爱子,冷月禅师弟子。  

刚才他也是出于好意救人,我看这也是误会,不如看我面子,大家一笑化解算了。”  

狄鸣岐不是笑和尚,自然不愿点火,上来便是一通劝解。  

“哼,看你面子,你是老几,既然知道我们东荒农家姐妹大名,那就知道我们规矩,你是想替他接下此事?”  

“这么说也行!”  

虱子多了不怕咬,狄鸣岐才无所谓。  

“好,狄鸣岐,你记着,一年后我们自会去中原寻你!”  

二女说完直接化光飞走,李洪感激看着狄鸣岐,他倒不怕二女,只不过怕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