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五莲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狄鸣岐现在第一想做的当然是按住尸毗老魔在地上摩擦!  

不过离开昆仑山时周处就告诫他,以他现在的实力,或许能在尸毗手下逃脱,但想报仇还差十万八千里,还要再等机会!  

机会,对于别人来说不好找,但对于狄鸣岐来说,却是容易。  

一年后群仙斗尸毗之时,不就是绝佳机会吗?  

君子报仇,一年不晚!  

但这股火气得找人撒撒,正好乙休撞上来,就你了!  

大方真人神驼乙休,原本是狄鸣岐前世比较喜欢的一个仙人,秉承人定胜天,法力高强,仗义执言,甚至敢直斥峨眉派过河拆桥,是蜀山中最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但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镜下看仔细。  

自打来到这蜀山,从第一次在峨眉开府时见乙休,当时印象还不错,到后来铜椰岛,那印象就急转直下,再后来双方直接刚上!  

或许期望越高,失望越多吧。  

又或者屁股决定脑袋,作为与峨眉的竞争者,眼光自然和原来不一样。  

乙休已经在他心中变成一个不讲规矩、持强凌弱、胡作非为的霸道恶痞,仗着自己修为高绝,又有峨眉这层关系,对旁门或后进修士横加干涉,简直是无法无天。  

其实在神驼乙休眼中,他何其不是这样!  

莽苍山虽然没有峨嵋山那么秀丽,没有青城那么幽静,但它位在川、贵、滇交界之处,却是蜀中最神秘、最古老的山脉。  

而在风穴向阳的一个洞府内,现在是热闹非常。  

朱文、吴文琪、孙南、尉迟火、金蝉、石生等峨眉诸小十几个人,嘻嘻哈哈团聚一堂。  

“听说这两天昆仑派在金佛寺聚会三年大考,隔壁洞府领头的差不多都走了,向大胡子这次有的哭了!”  

“哈哈,是啊,这次向善这个大胡子估计吃不了兜着走啦!”  

“哼,活该,敢抢咱们峨眉的地盘,这是自找苦吃!”  

“连石生兄弟的洞府都敢抢,这不是找打嘛,要不是每次他们都急着认输,肯定得让他们挂点彩。”  

至于金蝉等人怎么会来这里,说起来还是拜狄鸣岐等人所赐。  

原来自从七矮从北海陷空岛回来,原本应该是去斗癫僧韦秃的,结果刚来到解脱庵,就见云九姑和云翼在那苦等。  

原来云翼被救出来后,就来到这里和云九姑回合,路上遇到癫僧三徒韦蛟,便一起过来。  

姐弟两个原本想回五指山风穴取宝,但被韦蛟告知,宝物已被狄鸣岐取走。  

彷徨无计之下,只好等在解脱庵,希望拜在峨眉门下,找个出路。  

金蝉等人原本不想搭理他们,可谁知石生和韦蛟一见如故,原来前世韦蛟就是石生宠物。  

而神驼乙休也是忽然现身,让他们暂时接纳云九姑姐弟。  

峨眉诸长老都在闭关,凝碧崖上七层禁制,众人也是无法进去,此时幻波池时间不到,紫云宫有齐灵云在,金蝉又不想去。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去莽苍山朱文那里。  

结果就和昆仑派成为邻居,原本向善等人所居玄霜洞本就是石生旧洞,加上金石峡宝物之仇,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便是斗了起来。  

从此每当昆仑就要招人成功时,峨眉诸小就来捣乱,打到最后,乙休出来当和事佬,一句话,两边各自回家。  

若非是尉迟雪救了一个分娩女人,恐怕到现在,他们还是一个徒弟都收不到。  

“金蝉、石生,你们给我出来!”  

就在这时,洞府外传来一声破锣似的大喝,打断众人的雅兴,纷纷出来,看看是什么人这么嚣张。  

“冲冠,你这个手下败将,跑这来大吼大叫,想找打吗?”  

金蝉现在是七矮之首,虽然身材不大,但说话那是霸气侧漏!  

“哼,我现在代表昆仑莽苍山别府,向你们下挑战书,十日之后,在五莲峰镜子山一决雌雄,各派都可以寻找帮手,今后败者遇到胜者,远避百里!”  

冲冠说完,一纸飞书飘向金蝉。  

“好,那你们就等着以后躲得远远地吧!”  

金蝉毫不示弱,当即应下,心里早已乐开花,我金蝉也要主持斗剑啦!  

“哈哈,五莲峰斗剑,好!”  

神驼乙休看着眼前的战书,不由大乐,正愁没理由再揍他一顿,结果这就送上门来了。  

“乙休师伯,您看要不要请嵩山二老过来相助?”  

“不用,就昆仑那几根废柴,我一人轻轻松松把他们打发了!通知你们附近的好友,到时过来看戏即可!”  

乙休没有理由不轻松,那知非禅师最多也就是和天痴上人水平相当,其他几个师弟差的更远,要不是有峨眉诸老拦着,上次非把天痴老儿火烧了不可。  

昆仑派这些长老,还不值得他重视!  

而在玄霜洞内,向善坐在堂中,姬繁长老和冲冠、虞孝、尉迟雪三大弟子也坐在旁边。  

“向长老,对方已经接了挑战书,十天之后在五莲峰斗剑!”  

冲冠把投书经过和向善说了一下。  

“飞剑传书,通知少掌教,一切按计划进行。”  

向善说完,和大家相视一笑,少掌教出手,让他们都是极其信任,这次就等着看峨眉派怎么倒霉吧。  

狄鸣岐并没有和向善他们一起前往莽苍山,而是直接飞到倚天崖龙象庵。  

开门的依旧是那玄裳仙子杨瑾,不过这次脸上明显带着鄙夷的神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