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起南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忘不了的仇恨,断不了的情!  

或许这就是身为人的本性限制,如果参透了这两点,那便可以白日飞升!  

卫仙客、辛凌霄没有飞升,因为他们还参不透这两点,俞峦一样还没参透这两点。  

两年来,随着众人修为不断增长,法宝祭炼越来越强,声望越来越高,心中的仇恨越来越炙热!  

狄鸣岐因为毒龙丸而突破,这更让三人惦记幻波池里的毒龙丸。  

尤其是俞峦,据说艳尸崔莹再有一年就会元神复体,到时候对方修为尽复,逃出幻波池,能否再找到她报仇就难说了。  

二百多年的火山羁押,那是一时能够忘掉,也不是一语说忍就能忍。  

而且看师父留言,说那幻波池水底宝库内还给俞峦留了宝物和灵丹,这一点让她更是心痒难耐。  

每当说起来,众人都是不断劝说俞峦,凭什么易静、李英琼可以得宝,而她却不行。  

而随着时间推移,狄鸣岐的限制效果越来越差,毕竟从他开始强势到闭关,前后不过半年,时间太过短暂,两年的时间,那个光环已经消磨不少。  

韦少少不是狄鸣岐,他只是强制性监督众人,控制这些人心深处非他强项。  

终于,俞峦以看望老友白幽女之名,与崔黑女、辛凌霄二女,前往幻波池。  

此时的幻波池内虽然有艳尸崔莹和两个面首控制整个局势,更有一群妖人为非作歹,但整个池内依旧是五行禁制大阵在运转,很多地方,就连崔莹都不敢去。  

女神婴易静也曾二探幻波池,但很可惜差点被仇人崔莹坑死,幸亏有白眉灵符才死里逃生。  

易静,原本是圣姑好友白幽女转世,前世曾劝圣姑诛杀崔莹,从而与圣姑从莫逆好友逐渐成为一对冤家,非要折服对方。  

俞峦因为被镇压,所以没有转世,对于彼此这些过往点滴之事都是记忆犹新,当她和易静在静琼谷相见之时,再也无法抑制做自己的心情。  

昔日以美貌著称的白幽女竟然变成如此丑怪,俞峦简直不敢相信。  

而易静听说俞峦被镇压在火山口二百多年,今日始见天日,更是唏嘘不止。  

二百年,沧桑变迁,物是人非。  

一场欢宴,一场醉。  

难说几百年的情与仇。  

“俞道友,实言相告,如今幻波池内危险重重,根本不是艳尸伏诛之时,不能轻进。”  

宴席之后,一看易静在几人忽悠下,又想进那幻波池诛杀崔莹,癞姑连忙阻拦道。  

“当年圣姑与我等莫逆,艳尸崔莹本是她徒弟,圣姑留着她,就是为了我今日报仇雪恨,有何不可!”  

俞峦说得合情合理,她们几人的感情就像李英琼和余英男,外人是无法理解的。  

而且李英琼前世本就是她们之一。  

“况且俞道友原本多次进过幻波池,对那里路径比较熟悉,而且我们现在有天心环和三才清宁圈,既可抵御魔功诱惑,又可镇压五行禁制。  

至于那艳尸崔莹,被圣姑镇压之前尚不是我等对手,现在不能复活,仅凭元神更没什么了不起的。”  

辛凌霄当初一宝未得,反而被削了二百多年功力,最是耿耿于怀,现在有了俞峦这个因果,名正言顺,当然理直气壮。  

“琼妹,你看如何?”  

俞峦却是明白,这事还得和峨眉派一起行动,毕竟少掌教狄鸣岐当初是不同意的。  

如果两派一起行动,自然无碍。  

李英琼却是紧皱双眉,她是一点也想不起前世情况!  

但是她却是知道,这幻波池里面重重埋伏,复杂无比,当初跟随父亲前去取丹,原以为是毒龙丸,结果却只是普通丹药,白高兴一场。  

峨眉开府之后,李英琼更是明白峨眉派的风格,逐渐开始改变自己,处处谨遵师嘱。  

“诸位如果愿意前去,我等也不阻拦,但我们有言在先,此时不是艳尸伏诛之时,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癞姑和李英琼都反对,易静也不能坚持要去,最终两位挚友不欢而散!  

站在那片碧绿的树丛前,三女互相看看,俞峦首先说到:  

“这幻波池我倒是来过多次,只不过现在不知道圣姑坐化前如何安排,而且崔莹毕竟是圣姑徒弟,对其中阵法比我要清楚的多,没有峨眉派陪同,咱们一定要谨慎!”  

“嗯,姐姐所言极是!”  

三人刚要入内,突然一声雕鸣,只见一只白色神雕从空落下,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和尚从雕背下来。  

“诸位女施主,幻波池内诸妖邪正在内斗,此时不宜入内,要想入内,还是等一年后圣姑所说时间到了吧!”  

辛凌霄一眼就认出这是李英琼父亲李宁,上次二人还交过手。  

“老和尚,这幻波池可不是你家的,上次你怎么不说时候不到?”  

“呵呵,女施主,上次你偷袭老衲,这事你又如何解释?”  

其实俞峦心里也很复杂,但既然来了,怎么能轻易返回呢。  

就在这时,又有一道青光落下,只见一个青衣少女站在众人面前。  

“姜雪君,你也要趟这趟浑水?”  

崔黑女自然认得这妙真观继承人。  

“不错,我此来一是还峨眉派太乙五烟罗,二是劝诸位暂请回步!”  

昆仑三女互相望了望,她们本就是违令而来,此时自然不好硬刚,便由俞峦开口说道:  

“好,那我们就等明年艳尸伏诛之日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