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何为神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领悟了多少,不过作为启蒙,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剩下的,他管不着,也管不了。  

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了,苏觉就接着咧嘴笑道:“还记得,你当年见过的那个金色人影不?”  

放牛娃点点头,道:“自然记得,我与他有过约定。”  

苏觉嗯了一下,就道:“那我们把他再请出来?”  

放牛娃顿时被苏觉说的愣住了,没明白过来,他是什么意思。  

那头,苏觉可管不了他明不明白,从头到尾,都说了一大堆了,该干正事了。  

他运转法力,往前两步,来到之前放雷神法宝的石台前,然后二话不说,直接对着石头,一巴掌拍下去。  

咔嚓一声。  

洞玄境界的实力,只要不是遇上蛮王地宫的那种石头,苏觉可以拍平一座山,眼前这石台又算什么?  

只是瞬间,整个石台,咔嚓一声,四分五裂,被打出无数的粉尘。  

苏觉伸手在那粉尘当中抬手一捞,就抓住了一团金色的光团出来。  

“这是什么?”  

放牛娃不明所以的望着苏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越发确定,苏觉比他强,比他厉害,比他知道的多的多,还对他好。  

所以,他的态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苏觉答道:“当年那个金色人影留下来的,你一直守护的东西。”  

“我守护的不是那个凿子?”  

放牛娃顿时没反应过来,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自己守护的是那个凿子。  

“当然不是。”  

苏觉笑了笑,然后当着他的面,拿手一捏。  

咔嚓一声,这金色的光团,直接四分五裂,像是沙粒,从苏觉指尖流走,被风吹到一旁。  

而留在手里的,就剩下一块碎片状的石头,嗡嗡作响,散发着一股蓝光。  

放牛娃的目光,当即就被吸引了过去。  

苏觉手一握,就把这东西收了起来,不让他再看。  

紧接着,他们两个旁边,就响起嘿嘿的笑声。  

那像沙子一样的流光,汇聚到一起,直接成为了一道金色的人影,悬浮在他们面前。  

放牛娃顿时张大嘴巴,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你你你你…  

苏觉拿手一打他,道:“你什么你,叫三少爷!”  

说着,苏觉双手抱拳,一脸乖巧的道:“三少爷,我们又见面了。”  

放牛娃顿时跟着有样学样,喊了一声。  

这金色人影,就嘿嘿直笑,道:“果然,我没有看错,你这狐狸,不仅得到了三块令牌,还干了了不得大事情,有魄力,我喜欢。”  

有的事,不用说透,双方也能够心知肚明。  

苏觉就望着三少爷,知道这是他的一缕神识。  

“我一走经年了快,两个小家伙,还有安瑶,他们怎么样了?”  

三少爷顿时摆摆手道:“这你有什么不放心的?我傲来国好吃好住,他们好着呢,倒是你自身,既然你已经见到了我,那说明,你还有最后一块没有找到,要真的那么想他们,不如早点行动,找到那最后一块,然后回来。”  

苏觉当然明白这点。  

“我知道,所以,和三少爷你见完这一面,我就会出发。”  

三少爷昂了一声,然后道:“那你找齐最后一块碎片,打算怎么处理?”  

“他们有一个绝佳的去处。”  

苏觉知道三少爷有这么一问。  

他当然不可能,拿着这三块令牌去许愿,因为这样一来,就和原本他许下的愿望相冲突。  

而且,他也不能留在自己身上,不然这东西,迟早也是个祸害。  

别人可不知道他许了,不许那位娘娘,插手三界的愿望。  

如果透出风声,他身上有三块女娲令,那必然天下大乱。  

所以,找到以后,苏觉必须选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把他处理了,而且最好是处理的,永世不见天日。  

听着苏觉的回答,既然是绝佳,三少爷自然也不多问,他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傲来国见!”  

说着,他看了一眼放牛娃道:“你的使命完成了,从今以后,便是自由之身了,想去哪,就去哪吧!”  

放牛娃顿时连连拜谢。  

要不是三少爷当年替他完善,瞒天过海的神符,他早就死在这雷霆山顶了。  

看着放牛娃拜谢,三少爷哈哈大笑,整个金色的身影,消失在天地间。  

“行了,他都走了。”  

看着放牛娃还在那儿拜谢,苏觉伸手拍拍他的背,让他赶紧起来。  

放牛娃爬起来,刚想问,傲来国是什么地方,两个家伙,就同时豁然回头,感知当中,有人靠近。  

紧接着,从山脚下,出现了十几道身影。  

雷神村的大半修士都来了。  

以村长和土地为首。  

他们当然看见了,雷霆山上的庞大雷云,消散的一干二净。  

顿时,他们心里清楚,困住他们接近五百年的禁制,终于消散了。  

土地老泪纵横,他寿元将尽,居然还能有出去的一天。  

当年,要不是他起了贪欲,被那山神老友给忽悠,一时犯下大错,又怎么会落得这般田地。  

整个雷神村,如临大赦。  

高兴的不能自已。  

他们心里清楚,这一定是狐妖道友,破解了禁制。  

于是乎,他们欢呼,他们雀跃,他们手舞足蹈的庆祝着。  

可是等了半天,却始终不见苏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