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站稳脚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遍地狼藉的纺织厂里,马丁双手持枪,大战刺客联盟的一众杀手,他手中的M9每一次响起枪声,对面就有杀手中弹倒地。  

导演莱特里尔坐在滑轨车上,与摄影指导分别掌控一台摄像机,捕捉全景与特写画面。  

他专门为这个场景设计了长镜头。  

所有的道具纺织机都在枪战中损毁,一名名杀手喷涌着鲜血倒地。  

影片的分级逃不了R级,尺度自然比较大。  

莱特里尔这个法国人甚至提议让马丁露鸟之类的,被马丁严词拒绝。  

随着这个长镜头拍摄完毕,摄影棚内一片狼藉,大部分道具布景可以直接送去垃圾场,想查账连门都没有。  

剧组实际花了多少钱,马丁并不关心,属于他的那一部分会有保障。  

“停!最后一条镜头过了!”导演莱特里尔站在滑轨的椅子上,大声喊道:“我宣布,《通缉令》所有拍摄工作到此结束!”  

剧组一片欢腾,拉花和彩片炸起飞落。  

然后开始分赃。  

大部分人都会得到一份纪念品,比如马丁就拿到了他在片中使用的两把道具M9手枪。  

制片人露易丝梅尔和凯莉格雷这时一起进了摄影棚,两人的助理合力提来一个大号皮箱。  

露易丝用力拍响手掌,吸引人注意力之后,说道:“过去的两个月,大伙努力工作,配合默契,非常辛苦,我向你们说一声谢谢,代表剧组为你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纪念品。”  

助理妮基打开皮箱,露出其中的小礼盒。  

马丁暗自叹了口气。  

布鲁斯低声说道:“要不要再给澳大利亚打电话?”  

马丁低声回道:“回头再说。”  

露易丝亲自把礼盒送到剧组每个人手里。  

有人迫不及待的打开,发现礼盒当中放着一条獠牙坠饰,坠饰上面雕刻着马丁的名字。  

摩根弗里曼问道:“这不像是土狼的牙。”  

露易丝说道:“马丁在澳大利亚拍摄《恐怖蜡像馆》时,猎杀了十几条六米多长的湾鳄。”  

她还冲着马丁笑:“大家放心,合法猎杀,物品全部合法。这其实是马丁的一份心意,我代为送出。”  

这些话没人怀疑,也没人怀疑马丁能否猎杀六米多长的湾鳄,他们全都看过马丁有多凶悍,手持自动步枪的匪徒,都被他用可乐爆了头。  

马丁心说,我吹牛吹的再狠,也只是在鳄鱼的尺寸上,到露易丝嘴里,一条变成了十几条。  

所有的鳄鱼牙坠饰,全部分发给了剧组人员。  

大部分人觉得不错,毕竟马丁送的礼物,将来马丁成了巨星,也是一份极其特殊的纪念品。  

露易丝和凯莉随后离开,前者要赶飞机回洛杉矶。  

马丁邀请了导演莱特里尔和动作指导查德等人,去参加埃琳娜的乔迁仪式。  

回到酒店,凯莉正好从机场回来,一起进了马丁房间。  

马丁问她:“送走了?”  

凯莉拿了瓶甜酒,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那个只知道索取的浪货终于走了。”  

马丁也松了口气,终于不用车轮战,终于又能放个假了。  

凯莉告诉马丁一个新消息:“可口可乐想要在通缉令中植入,我代表剧组应了下来。”  

马丁并不反感这些:“通过后期加入就是,你们是制片人,有权力决定。”  

“这项目我感觉成功的可能很大。”面对马丁,凯莉当然不会告诉他艾丽卡议员的原话,而是换了种说法:“我会继续你,以后有好的项目,随时给我打电话,有我做后盾,你在好莱坞尽可以争取机会。”  

马丁拉她过来坐下:“我好感动!你要让我怎么谢你?”  

凯莉挑起眉毛:“那个浪货走了,你看着办吧。”  

面对女金主,马丁手诚心诚嘴诚,棒更诚。  

反应在行动上,那就是手动行动嘴动,棒也动。  

绝对诚意满满,女金主满意的唱起了歌。  

与此同时,《史密斯夫妇》在洛杉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全球首映式。  

因为狗血八卦事件,这部影片备受关注。  

北美首映周末拿下了近5500万美元票房。  

对于一部非改编和续集类的原创电影来说,属于非常出色的商业成绩。  

朱莉同学在马丁老师的指导下,成功打了一个翻身仗,一扫近几年的颓势,顺利翻红。  

更关键的是,回头的慈母人设得到主流舆论认可。  

影片首周票房出炉,朱莉在取得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后,汇合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当着无数媒体的面,一手牵着大的,一手抱着小的,奔赴非洲和中东,去探望和帮助因为战乱而失去家庭的孤儿们。  

为什么带孩子们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朱莉早早就打好了补丁,一方面她离不开孩子,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小就能体会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这些,太符合美利坚主流舆论的需要了。  

一个圣母已然初步打造成型。  

相应的,朱莉也知道好莱坞才是她的基本盘,电影成绩对她仍然非常重要,一系列的采访中,没少提新片《通缉令》的名字。  

她还盛赞马丁:“马丁演技非常出色,让人很难相信他才24岁,他更像那种五十多岁,演了三十年电影的老牌演员,而且他是特别理想的男伴,性格温和谦逊,身体强壮有力,如果我20岁时遇到他,一定会不可救药的爱上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