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京计划(2/3)
他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就被生擒活捉。
这当然也是朱慈烺的计谋。留下一个城门给鞑子们逃走,让鞑子们看到希望,自然在抵抗时不能倾尽全力,这样勇卫军的伤亡就能降到最低。
不一会,班布尔善就被带到天津卫总兵府中,在行进的途中,他已经知道鳌拜兵败被杀,心道自己也难逃一死,心中不免悲伤!
押送班布尔善的这股勇卫军有100多人,队伍行进到天津左卫只有500米时,看见城门,守卫的将士开始出现松懈。
这时,突然有几匹战马杀出。为首之人,手持一柄短剑,冲在前面,不断地砍杀。转眼就伤了几名兵士。由于事出突然,勇卫军又疏于防范,所以不大一会,他们竟然抢下了班布尔善。
与他一起扬长而去。
天津卫,总兵府!
这一战,勇卫军杀死鞑子800多人,俘虏了将近100人。此外,汉军的二鞑子也杀死900多人,俘虏一千多人。至于绿营军,杀死2千人,俘虏3千人。
其中有1千绿营军是刚刚从宪兵投诚的绿营兵。
这么多俘虏怎么办?
看着最新的缴获名单,朱慈烺又陷入沉思。对于由宪兵投身的绿营军,朱慈烺毫不犹豫就让李世威将他们全部斩立决。
如此反复小人,不杀,何以能平息民愤呢?
至于鞑子和二鞑子俘虏,朱慈烺觉得先不杀,这时一个大计划在他脑海中浮现。
当下是5月5日,多尔衮已经进了北京,还是乘坐着崇祯御用的龙辇进的北京。
而此时,崇祯虽然安葬,但是朱慈烺却没有尽一份孝子的责任。特别是崇祯的棺材,居然是50两一个的地摊货,这怎么对得起崇祯的帝王身份呢?
若是一般的穿越者,可能不会在这时动去北京祭拜崇祯的念头。但是朱慈烺并不是穿越者,他还是原来的朱慈烺,不过偶尔看了一眼,400年后的世界而已。
再说,去北京不止是祭拜崇祯,寻找朱慈炯、朱慈炤,以及被砍掉胳膊的“独臂神尼”坤兴公主。
朱慈烺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他准备通过这次北京之行,一定要将多尔衮搅得天翻地覆,还能让锦衣卫在北京城立足。
众所周知,多尔衮进北京后,每过一年时间,就开始搞圈地,将北京内城据为己有,若不是旗人,连在北京居住的资格都没有。
朱慈烺即使是有锦衣卫,渗透进去也不是难事!何况,他已经提前进行了布局。今日救走班布尔善的,就是锦衣卫的掌刑使黄培。
此时,黄培和班布尔善正在天津卫西30多里的一处村庄中。
看着黄培的头发,班布尔善知道,他不是旗人,心道“中原有本事的人,大多对我大清敬而远之。此人为何却要救我呢?”
对此,黄培早就拿出他准备好的履历,自己是娄夫人的亲信娄彪,下面几个也是娄府家丁,早就开始为大清效力。
见这几个人救了自己一命,又伸手矫健,班布尔善赶紧许诺,到了北京后,就将几个人抬旗,归到自己门下!
黄培等人自然是满心欢喜,鞍前马后地伺候班布尔善东行,去北京恢复锦衣卫,也为朱慈烺的北京之行做好准备!
天津卫,总兵府。
朱慈烺与闫若曦又一次在一起吃饭。朱慈烺知道,自己去北京,最大的障碍就是闫若曦。他很可能不会放自己去如此凶险之地。
必须要说服他!
“若曦,我明日要去一下北京,祭奠一下家父!”
朱慈烺知道,若是说去北京,恢复锦衣卫,抓一些人才,顺手除掉几个汉奸,亦或是顺手牵羊,将崇祯的御玺偷出来。
闫若曦肯定不会同意,太危险了!稍有疏忽,就可能永远回不来!
但是,他说出祭奠崇祯的理由,却是无可辩驳的!
闫若曦看了一眼朱慈烺,把手轻轻地握在他手上道:“我陪你!要去一起去!”
这下可让朱慈烺犯了难。两个人好不容易创下这么大的基业,现在绝不能一起离开。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天津卫。继续招揽人才,整军练兵,准备南下。
若是两个人都走了,别说是鞑子突然来攻,就是突然蹦出一个娄夫人类似的人物,勇卫军都恐怕应付不了。
留下来最好的人选就是闫若曦!
几日前,朱慈烺已经让苏观生带着天津水师的所有船只,带着粮草和银子南下到莱登。10日后,他们就能返航。
苏观生走后整个天津卫,只有闫若曦能够面对这么复杂的后勤管理者。闫若曦必须留下!
朱慈烺知道,闫若曦非要与自己一起去,是对自己放心不下。他接着说道:“若曦,现在天津卫更需要你!”
“若是离开你,拥有天津卫又如何?即使是拿天下与我换,都不行!”
当女人任性时,是无法用理性的说辞来劝解的!
现在的闫若曦也知道,自己留下,为朱慈烺抱有一个根据地,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但是在爱面前,这又能怎么样呢?自己必须和他在一起!
朱慈烺没有说话,静静地握住闫若曦的手,将她搂在自己怀中…
过了很久,闫若曦已经睡着了,朱慈烺才将她放下,轻轻地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若曦,等我回来!”
话毕,他将自己的玉佩解下,放在闫若曦的身边,轻轻地推开门离去。
第二
这当然也是朱慈烺的计谋。留下一个城门给鞑子们逃走,让鞑子们看到希望,自然在抵抗时不能倾尽全力,这样勇卫军的伤亡就能降到最低。
不一会,班布尔善就被带到天津卫总兵府中,在行进的途中,他已经知道鳌拜兵败被杀,心道自己也难逃一死,心中不免悲伤!
押送班布尔善的这股勇卫军有100多人,队伍行进到天津左卫只有500米时,看见城门,守卫的将士开始出现松懈。
这时,突然有几匹战马杀出。为首之人,手持一柄短剑,冲在前面,不断地砍杀。转眼就伤了几名兵士。由于事出突然,勇卫军又疏于防范,所以不大一会,他们竟然抢下了班布尔善。
与他一起扬长而去。
天津卫,总兵府!
这一战,勇卫军杀死鞑子800多人,俘虏了将近100人。此外,汉军的二鞑子也杀死900多人,俘虏一千多人。至于绿营军,杀死2千人,俘虏3千人。
其中有1千绿营军是刚刚从宪兵投诚的绿营兵。
这么多俘虏怎么办?
看着最新的缴获名单,朱慈烺又陷入沉思。对于由宪兵投身的绿营军,朱慈烺毫不犹豫就让李世威将他们全部斩立决。
如此反复小人,不杀,何以能平息民愤呢?
至于鞑子和二鞑子俘虏,朱慈烺觉得先不杀,这时一个大计划在他脑海中浮现。
当下是5月5日,多尔衮已经进了北京,还是乘坐着崇祯御用的龙辇进的北京。
而此时,崇祯虽然安葬,但是朱慈烺却没有尽一份孝子的责任。特别是崇祯的棺材,居然是50两一个的地摊货,这怎么对得起崇祯的帝王身份呢?
若是一般的穿越者,可能不会在这时动去北京祭拜崇祯的念头。但是朱慈烺并不是穿越者,他还是原来的朱慈烺,不过偶尔看了一眼,400年后的世界而已。
再说,去北京不止是祭拜崇祯,寻找朱慈炯、朱慈炤,以及被砍掉胳膊的“独臂神尼”坤兴公主。
朱慈烺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他准备通过这次北京之行,一定要将多尔衮搅得天翻地覆,还能让锦衣卫在北京城立足。
众所周知,多尔衮进北京后,每过一年时间,就开始搞圈地,将北京内城据为己有,若不是旗人,连在北京居住的资格都没有。
朱慈烺即使是有锦衣卫,渗透进去也不是难事!何况,他已经提前进行了布局。今日救走班布尔善的,就是锦衣卫的掌刑使黄培。
此时,黄培和班布尔善正在天津卫西30多里的一处村庄中。
看着黄培的头发,班布尔善知道,他不是旗人,心道“中原有本事的人,大多对我大清敬而远之。此人为何却要救我呢?”
对此,黄培早就拿出他准备好的履历,自己是娄夫人的亲信娄彪,下面几个也是娄府家丁,早就开始为大清效力。
见这几个人救了自己一命,又伸手矫健,班布尔善赶紧许诺,到了北京后,就将几个人抬旗,归到自己门下!
黄培等人自然是满心欢喜,鞍前马后地伺候班布尔善东行,去北京恢复锦衣卫,也为朱慈烺的北京之行做好准备!
天津卫,总兵府。
朱慈烺与闫若曦又一次在一起吃饭。朱慈烺知道,自己去北京,最大的障碍就是闫若曦。他很可能不会放自己去如此凶险之地。
必须要说服他!
“若曦,我明日要去一下北京,祭奠一下家父!”
朱慈烺知道,若是说去北京,恢复锦衣卫,抓一些人才,顺手除掉几个汉奸,亦或是顺手牵羊,将崇祯的御玺偷出来。
闫若曦肯定不会同意,太危险了!稍有疏忽,就可能永远回不来!
但是,他说出祭奠崇祯的理由,却是无可辩驳的!
闫若曦看了一眼朱慈烺,把手轻轻地握在他手上道:“我陪你!要去一起去!”
这下可让朱慈烺犯了难。两个人好不容易创下这么大的基业,现在绝不能一起离开。必须有一个人留在天津卫。继续招揽人才,整军练兵,准备南下。
若是两个人都走了,别说是鞑子突然来攻,就是突然蹦出一个娄夫人类似的人物,勇卫军都恐怕应付不了。
留下来最好的人选就是闫若曦!
几日前,朱慈烺已经让苏观生带着天津水师的所有船只,带着粮草和银子南下到莱登。10日后,他们就能返航。
苏观生走后整个天津卫,只有闫若曦能够面对这么复杂的后勤管理者。闫若曦必须留下!
朱慈烺知道,闫若曦非要与自己一起去,是对自己放心不下。他接着说道:“若曦,现在天津卫更需要你!”
“若是离开你,拥有天津卫又如何?即使是拿天下与我换,都不行!”
当女人任性时,是无法用理性的说辞来劝解的!
现在的闫若曦也知道,自己留下,为朱慈烺抱有一个根据地,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但是在爱面前,这又能怎么样呢?自己必须和他在一起!
朱慈烺没有说话,静静地握住闫若曦的手,将她搂在自己怀中…
过了很久,闫若曦已经睡着了,朱慈烺才将她放下,轻轻地趴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若曦,等我回来!”
话毕,他将自己的玉佩解下,放在闫若曦的身边,轻轻地推开门离去。
第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