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夜宴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听到,这人额额额的不断,朱慈烺就知道,他肯定是陕西人,李自成的老部下。  

自己又是改军名,又是发功臣证,肯定是触碰了闯军的逆鳞。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造反的节奏。军中闯营的老人,肯定会不适应,甚至是直接掀桌子。  

但朱慈烺明知有风险,却又不得不立即与李自成切割。  

首先,一个军队的文化是有传承的。拥有“高梁河车神”的宋军,此后一直难以逃脱溃败的命运。  

勇卫军一直把自己定位为闯军,新加入的兵士,就会潜移默化,将自己定义为闯军。长此以往,等勇卫军扩展成几万人时,恐怕会更加的尾大不掉。  

早晚要面临,清除闯军遗毒的状况,晚清除,还不如早动手。  

其次,闯军老营虽然战斗力不弱,甚至比关宁军都要强一点点,但是老营带着明显的流寇风。遇到软的就打,遇到强的就跑,比兔子跑得都快。一旦补给不够就抢,管你是老百姓,还是士绅。  

在今天的伏击战,以及前2日的行军中,勇卫军中很多人明显带有这种作风。  

带着他们,横行天下,或许还可以。但是要想争霸天下,却是万万不能。试问天下人,谁愿意接受一群强盗的统治呢?  

所以,清除勇卫军中的流寇风刻不容缓。  

更重要的是,作为这支军队的主人,朱慈烺必须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只有权威足了,才能横行天下。现在整日打着闯军旗号,躲在李自成的光环下,何谈权威呢?  

不破不立!  

大破大立。  

因此,他才会毅然要成立勇卫军,摆脱闯军的束缚。  

至于风险?  

朱慈烺现在干的每件事,有没风险的么?  

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他这才在夜宴前招见了,马宝、李世威等3个营长,以及部分小队长。先给他们打预防针。可没想到,上层搞定了,下层却出了状况。一个闯军老营的小队长,带头闹事,拿着刀就向朱慈烺走来。  

这人叫萧三式,已经加入闯军10多年,一直是闯军的什长。他与李自成谈不上什么感情,但是他就觉得,自己已经干了10年闯军了,现在突然换旗帜,他难受!  

难受…那就干呗!反正他喝了不少酒!  

萧三式骂骂咧咧地向朱慈烺走去,“王…将军,额就想知道,闯王在军中放…放什么位置?”  

“以后咱们还…还认闯王不?”  

萧三式一说话,两边顿时有不少的什长,在下面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是啊!以后咱们还是闯军么?”  

“以后,咱们和闯军还有关系么?我哥哥还在老营呢!”  

看着,萧三式向王之明走来,勇卫军的什长、队长们很多都假装没看见,眼见着他拿刀接近朱慈烺。  

马宝、李世威、马世耀,3个营长的表现非常精彩。李世威拔出佩剑,挡在朱慈烺的身前。马宝则是站起身来,大声呵斥萧三式。而马世耀却继续端着酒杯,直接把萧三式当成了空气,选择了无视。  

所有这一切,朱慈烺都看在眼里。他知道,3个营长的态度,就是全军态度的缩影和延展。而自己现在的表现,将直接决定这勇卫军能不能走下去。  

硬气!  

这时候必须要硬。  

他伸手将挡在自己身前的李世威推开道:“这里是勇卫军,还没人敢伤我!”  

他特意把勇卫军三个字说得很重!  

随即,迎着萧三式走了过来。看朱慈烺不拿武器,要空手迎白刃,勇卫军的将士都倒吸一口气。尤其是闫若曦,她虽然过作镇定,继续喝着酒,但是手心已经满是香汗。  

其实萧三式心中虽然不舒服,但他与李自成并没多大恩情,他第一个跳出来,完全是酒精的刺激。现在,朱慈烺迎着他走过来,看起来气场非常强大。他有点怕了,手上有点哆嗦。  

一个念头闪现,他想马上服软,但转念一想,“额在闯军干这么多年,刀尖上滚了多少次,现在若是怂了,岂不丢人,以后怎么见人?”  

“不行,这次非要坚挺一次!”  

“啊!”  

想到这,他咬了咬牙,大吼一声为自己壮胆,拿着刀向朱慈烺砍去。  

毫不意外!这一刀砍空了。  

见朱慈烺没事,闫若曦这才将酒杯送到自己嘴边。  

一刀砍空之后,萧三式又横劈一刀。  

再次砍空。  

今日,勇卫军的将士,都对朱慈烺的运筹帷幄敬服不已。现在,看他竟然武艺也不错,纷纷开始发自内心地喝彩。  

“好!”  

“躲得好!”  

见两边的将士,不断地给朱慈烺喝彩,萧三式的心更虚了。“啊!”  

“啊!”  

“啊!”  

他连喊三声为自己壮胆。  

发疯似地向朱慈烺砍去。  

这几日,朱慈烺已经完全地继承了老朱的记忆,能自然地匹配他脑海中的招式。萧三式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这次,朱慈烺没给他机会,直接一个扫堂腿,将他放倒在地。  

见朱慈烺将萧三式放倒,闫若曦才将自己手中,已经空了很久的酒杯放下,她缓缓地看了一眼马宝,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把他绑了!”  

“把这反贼给我绑了!”  

马宝赶紧蹦出来,对着手下的将士大喊大叫。  

马世耀也站出来,义正词严地斥责萧三式,“不长眼睛的东西,喝了几口黄汤就在这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