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遗诗(2/2)
地走了。朱慈烺在后面一瘸一拐地跟上去。
大殿之内,刘宗敏正在一连串地抱怨,“大哥,这太子表现不凡,我怕他日后非池中之物啊,这才…”
刘宗敏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姿势。
气得李自成鼻子都快歪了,暗道“你杀他,额不反对,但是你不能这么明杀啊!这么杀,屎盆子还不是扣到我的脑袋上?”
“不过,这黄虎对自己还是忠的,就是头脑简单点…”
想到这,他打断刘宗敏,“黄虎,朱慈烺还没到杀的时候,大局要紧!”
“大哥,放心,我就是吓唬他一下,真没动手!”
这时,大殿之外传来朱慈烺撕心裂肺的吼声,“我的腿,我的腿…”
气氛非常的尴尬,你说没动手,谁信呢!
李自成的脸色更是青一块紫一块,“唉…,连黄虎也开始和朕玩心眼了。”
都说当了皇帝,就成为孤家寡人,现在还真应验了!
在刘宗敏和李自成对话的过程中,宋献策也没闲着,他拿起朱慈烺的“遗诗”欣赏起来。
不看不要紧,一看简直大吃一惊,脸就像是7月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脸上有一丝惊慌,也似乎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写的是什么?怎么让宋献策如此表情?”
站在宋献策身旁的李岩,赶紧伸手从宋献策手中,接过朱慈烺的诗。只有短短4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后世历史课本上的最常见的一首诗,用在当下的环境中,却最恰当不过。
尤其是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霸气!
李岩回想起昨天晚上的对话,加上他连续在红娘子和刘宗敏的虎口逃脱。
“若是真让他言中,不久后闯王会败在鞑子的手下,丢掉北京城,也许朱慈烺还真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李自成进北京的所作所为,让李岩很受伤。大顺朝若是以拷饷为业,那和以前的大明朝有何区别?
与传统的读书人相比,李岩心中少了一分愚忠,多了一分对天下苍生的责任。这份责任,让他看这首诗时眼睛一亮。他不禁一震,“这还是我认识的太子么?”
……………
PS:说一下更新,新书期,每天两更,定在早8点和晚8点准时推送!
接下来,本书即将迎来小高潮,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支持!
大殿之内,刘宗敏正在一连串地抱怨,“大哥,这太子表现不凡,我怕他日后非池中之物啊,这才…”
刘宗敏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姿势。
气得李自成鼻子都快歪了,暗道“你杀他,额不反对,但是你不能这么明杀啊!这么杀,屎盆子还不是扣到我的脑袋上?”
“不过,这黄虎对自己还是忠的,就是头脑简单点…”
想到这,他打断刘宗敏,“黄虎,朱慈烺还没到杀的时候,大局要紧!”
“大哥,放心,我就是吓唬他一下,真没动手!”
这时,大殿之外传来朱慈烺撕心裂肺的吼声,“我的腿,我的腿…”
气氛非常的尴尬,你说没动手,谁信呢!
李自成的脸色更是青一块紫一块,“唉…,连黄虎也开始和朕玩心眼了。”
都说当了皇帝,就成为孤家寡人,现在还真应验了!
在刘宗敏和李自成对话的过程中,宋献策也没闲着,他拿起朱慈烺的“遗诗”欣赏起来。
不看不要紧,一看简直大吃一惊,脸就像是7月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脸上有一丝惊慌,也似乎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
“写的是什么?怎么让宋献策如此表情?”
站在宋献策身旁的李岩,赶紧伸手从宋献策手中,接过朱慈烺的诗。只有短短4句: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后世历史课本上的最常见的一首诗,用在当下的环境中,却最恰当不过。
尤其是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霸气!
李岩回想起昨天晚上的对话,加上他连续在红娘子和刘宗敏的虎口逃脱。
“若是真让他言中,不久后闯王会败在鞑子的手下,丢掉北京城,也许朱慈烺还真是自己的一个选择!”
李自成进北京的所作所为,让李岩很受伤。大顺朝若是以拷饷为业,那和以前的大明朝有何区别?
与传统的读书人相比,李岩心中少了一分愚忠,多了一分对天下苍生的责任。这份责任,让他看这首诗时眼睛一亮。他不禁一震,“这还是我认识的太子么?”
……………
PS:说一下更新,新书期,每天两更,定在早8点和晚8点准时推送!
接下来,本书即将迎来小高潮,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收藏,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