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南子拿木瓜之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于是卫灵公一怒之下,将他赶出了国境。  

在蒯聩的散播下,市井小民对于这等钟鸣鼎食者的故事,最是好奇的。  

诸如慈禧使用的锄头都是金的,吃馒头都是吃一个扔一个的民间故事,不乏有人相信。  

百姓们对于南子的故事,也是深信不疑的。  

于是,宋人们便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满足你们的母猪,何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  

母猪是指南子,公猪是指宋朝,意思是说,已经满足南子,为什么不把宋朝归还宋国。  

蒯聩心中得意至极,脸上却是一脸羞耻,对家臣戏阳速说:“夫人败坏了卫国名声。”  

跟在蒯聩身边的人,都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公子朝为祸卫国的时候,人南子还没有出生呢!  

但是,他们与蒯聩乃是一根绳上面的蚱蜢。  

当即众人齐齐表示了愤怒。  

作为太子身边的近臣,他们自然知道这里面是怎么回事。  

对于政治来讲,对错不重要!  

哪管公子朝私通的是齐国公主,是前任国君的夫人。  

蒯聩大喜,急忙对戏阳速道:“等到回国之后,你们跟着我去朝见夫人,夫人接见我,我一回头看你,你就杀死她。”  

戏阳速是蒯聩身边的武士,素来都是充当他的车右的。  

太子蒯聩身边的诸多士人,此人的武力排为第一。  

甚至,在整个卫国,这人的实力都能在前三之列的。  

戏阳速同意了。  

于是二人这才又返回了卫国,前去朝见南子。  

实际上这件事虽然在史记、左传里面都有记载,但是,只要是看了蒯聩的返回路线,就知道这里面的隐情的。  

从齐国返回卫国,只需要走了阿城一代,就可以直接抵达卫国了。  

齐国在卫国的正东方,宋国在卫国的南方。  

从齐国去宋国,若是不走卫国,却是要经过鲁国、邾国的,还要跨过道路难行的大野泽。  

但是,蒯聩却是绕到了宋国。  

这里面的内情,若说没有阴谋,便是三岁小孩也不信的。  

再则,宋人编纂的这句歌谣,身为卫国宗室还是太子的蒯聩,岂能不知内情?  

这个时候的南子才多大?  

顶天十五六岁而已。  

公子朝呢?  

最低也是四五十岁的一个老头子了,还是早已流亡晋国。  

况且,若是外人编纂自家人的不是,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冲上去质问、扇嘴啊!  

南子身为宋国公室之女,只消将这件上报给宋国官府,这些编造谎话之人,便逃脱不掉。  

可是蒯聩的应对呢?  

南子接见太子蒯聩,太子蒯聩回头看了戏阳速三次,戏阳速后悔刺杀南子,所以没有下手。  

蒯聩频频用眼睛向戏阳速示意,以至于让南子觉察到太子蒯聩的脸色异常。  

她心思很是聪慧,当即就知道太子蒯聩要刺杀自己。  

年幼的南子害怕了,她号哭着逃走,说:“太子蒯聩想要杀我。”  

蒯聩跟在后面就追,这个时候,戏阳速也是反应过来,知道不能走脱了南子,于是也带着军卒追击。  

南子到了卫灵公处,卫灵公拉着南子的手登上高台。  

这个被称为这个时代第一贤君的君主,面对杀气腾腾而来的叛军,说了一句和拿破仑当年差不多的话语。  

“看看你们面对的是谁?你们要对我动刀子吗?”  

此时的卫灵公身边并没有护卫,若不然的话,他也不会登上高台了。  

众人大惧。  

卫灵公昨日的点点滴滴,映上了众人的脑海。  

他们匆匆退走。  

等到蒯聩等人出了宫室,卫灵公的卫队才匆匆赶来。  

自此之后,蒯聩就丢掉了太子之位,狼狈的带着手下逃到了晋国,被收归在赵鞅身边。  

这时候,鲁国阳虎还没有逃到了赵鞅身边呢。  

子辄和南子都想起了这件往事。  

南子看着子辄:“君候意欲何为?”  

子辄皱眉:“寡人虽然年幼,但是,身上承担的却是卫国的社稷,祖宗祭祀不敢丢。”  

子辄没有说了会抵抗他的父亲,但是,南子却明白了他的意思。  

坐在卫国朝堂上那面席案后面的,只能有一个!  

“晋国虽强,但是却不是天下唯一了!”  

南子轻笑起来:  

“定公九年,正逢齐晋之战,先君为了支援齐景公,带五百乘兵车,欲要经过中牟。”  

南子说起了一件往事:“那时候,晋国有千乘兵车在中牟,先君命太卜占卜,太卜竟然烧焦了龟甲。”  

这件事在列国很是出名,是以,南子一说,子辄就知道了。  

当年朝臣都不敢直面晋军,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的兵力还是他们的两倍啊!  

但是,卫灵公却是豪情万丈:“可以过,为什么不能过呢?我们的兵车有晋国兵车的一半,我本人在这里,也能抵了他们另一半,加起来正好和他们匹敌!”  

当时晋国将军见到卫军就这样大摇大摆的从中牟城下经过,,当即就想出战。  

但是,哪知道晋军之中却是有一个认识齐灵公的开口道:“不能打啊,卫灵公在军中,有他在,那就是不可战胜的。”  

中牟守将忐忑,敌人从城墙之下经过,若是他们不出击,那是会被清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