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会见扁鹊(2/3)
么说,只要田氏、鲍氏不倒,以田鲍两家的实力,足以养活一个小小的莒地了。”
扁鹊更加的糊涂了:“这么一来,难道不怕田氏、鲍氏的臣民反对吗?”
“公子虽然是田氏嫡子,鲍氏与田氏又关系匪浅,但是,以两家的产出,供养一个莒地,怕…不是长久之道啊!”
扁鹊既然这么说了,足以见到此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是要投靠了田氏的。
若不然的话,这种真心话,以他这种游历天下之人,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
田白笑将起来。
一边陪坐的田野也是轻笑:“倒是我没有给先生解释清楚了,先生不知道的是,田氏、鲍氏虽然给莒地输送了粮食,但是,我家公子却是高价购买的。”
“公子买下我们这边的粮食,给出的是要比市场上大宗购买粮食的价格,高了一成的钱财。”
“先生,这么一来,你说田氏子弟和鲍氏子弟可还会反对吗?”
扁鹊更加好奇了:“公子,我可以冒昧的问一个问题吗?”
田白示意扁鹊只管询问。
扁鹊开口道:“我自然明白这下跌钱财必然不会是田氏拿出来的,只是,我想知道,这样一来,莒国不是更加虚弱吗?”
田白笑而不语。
这就是他拿出了盐场的原因了。
实际上他购买粮食的钱财,并不是直接那真金白银购买的,而是用少海出产的海盐置换的。
以物易物,是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购物方式。
实际上不单单是市井小民之间,需要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法,甚至就连贵族之间的货物交易,也大多都是以物易物来进行的。
田白在少海的产出,分做了三份,田氏、鲍氏和田白自己,各自占据了三分的。
至于莒地所需要的粮食…
莒地本就不是产粮区。
这个地方大多都是盐碱地,是以种植庄稼所得很少。
田白需要粮食,原本田氏和鲍氏那边的意思是直接送给他的,因为两家在他身上得到的好处更多。
但是,身为大家族的一份子,田白自然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就要付出了什么。
他既然能够动用了自家的势力,就必须要为家族某得利益。
再说了,他聚拢那些庞大的钱财,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田白直接定下了以自己所得三分食盐,换购两家粮食的办法。
甚至,他给出的价格,还直接要比正常市面上购买的价格,高了一成。
这么一来,他能够给田氏,给鲍氏带来好处,不管是田氏的族人,还是鲍氏的族人,都会拥护他的地位的。
这一点,却是多少金银,也买不来的呢!
少海盐田那边,现在却是直接有军队看守,没有田白的手令,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出。
是以,扁鹊去了莒地,却是并没有进入了少海盐田。
扁鹊闹明白这里面的曲折之后,却是苦笑起来。
真不愧是田氏小公子啊!
这个少年郎,竟然定下了一环套一环的办法,成功地拉拢了自己能够接触的任何一方的势力。
他可是看在眼中,现在的田氏、鲍氏,已经在走上了两个极端。
田氏主军,甚至除了水师之外,已经开始代为训练鲍氏的军队了。
而鲍氏纵然水师强大,但是,也有了像田白移交的迹象。
至于鲍氏得到的,却是更加庞大的商业规模了。
他在即墨的时候,可是听鲍氏子弟说了,鲍氏现在不但得到了所有盐业的售卖权力,更是得到了远行东瀛的权力。
当然,这里面也需要接纳田氏子弟。
实际上,这些年来,田氏和鲍氏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鲍氏的即墨,乃是鲍氏手中最重要的一块地方。
但是,这个地方鲍氏能够与田白对抗的弟子,却是一个也没有,如此一来,田白想要指挥了鲍氏水师,可就简而易举了。
扁鹊不知道的是,田白行使的这一套办法,却是学习的一个伟人。
这种举国之力,先行发展一个地方的做法,田白熟悉的很。
当然,他做的要比历史上的好了很多。
在他的这种办法下,莒地纵然会富庶起来,但是,田氏、鲍氏麾下的城邑,也会因而受益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莒地的产出,是交给了田氏、鲍氏去售卖的,这样,就能控制了莒地。
如此一来,还会杜绝了莒人将来会瞧不起齐人的发生。
扁鹊听完了田白一系列的讲解,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周游列国,自然知道什么商人伤农,就是一桩瞎扯淡。
那就是无脑之人编纂的谎言,不过是为了薅夺商人财富的借口罢了。
就算是丰年,纵然粮价下跌,但是,大多数的百姓,都会直接将粮食囤积起来,等到粮价高了,才会售卖。
至于管理、防虫…
不管是麦子,还是谷子,只需要三个月晒一次,就能完全堵绝生虫了。
他弄明白了最大的疑惑,不由得长叹:“世间处处皆学问啊!看来那些所谓的一理通百理通,不过是自高自大的愚夫之言啊!”
他是真的很佩服,在此之前,若是说有人说了这么做会变富。
扁鹊绝对要给了他一斧头。
这特娘的不是瞎扯淡么!
但是,实踏实地的在莒地走了一圈,又观摩了一遍
扁鹊更加的糊涂了:“这么一来,难道不怕田氏、鲍氏的臣民反对吗?”
“公子虽然是田氏嫡子,鲍氏与田氏又关系匪浅,但是,以两家的产出,供养一个莒地,怕…不是长久之道啊!”
扁鹊既然这么说了,足以见到此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是要投靠了田氏的。
若不然的话,这种真心话,以他这种游历天下之人,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
田白笑将起来。
一边陪坐的田野也是轻笑:“倒是我没有给先生解释清楚了,先生不知道的是,田氏、鲍氏虽然给莒地输送了粮食,但是,我家公子却是高价购买的。”
“公子买下我们这边的粮食,给出的是要比市场上大宗购买粮食的价格,高了一成的钱财。”
“先生,这么一来,你说田氏子弟和鲍氏子弟可还会反对吗?”
扁鹊更加好奇了:“公子,我可以冒昧的问一个问题吗?”
田白示意扁鹊只管询问。
扁鹊开口道:“我自然明白这下跌钱财必然不会是田氏拿出来的,只是,我想知道,这样一来,莒国不是更加虚弱吗?”
田白笑而不语。
这就是他拿出了盐场的原因了。
实际上他购买粮食的钱财,并不是直接那真金白银购买的,而是用少海出产的海盐置换的。
以物易物,是这个时代最为流行的购物方式。
实际上不单单是市井小民之间,需要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法,甚至就连贵族之间的货物交易,也大多都是以物易物来进行的。
田白在少海的产出,分做了三份,田氏、鲍氏和田白自己,各自占据了三分的。
至于莒地所需要的粮食…
莒地本就不是产粮区。
这个地方大多都是盐碱地,是以种植庄稼所得很少。
田白需要粮食,原本田氏和鲍氏那边的意思是直接送给他的,因为两家在他身上得到的好处更多。
但是,身为大家族的一份子,田白自然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就要付出了什么。
他既然能够动用了自家的势力,就必须要为家族某得利益。
再说了,他聚拢那些庞大的钱财,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田白直接定下了以自己所得三分食盐,换购两家粮食的办法。
甚至,他给出的价格,还直接要比正常市面上购买的价格,高了一成。
这么一来,他能够给田氏,给鲍氏带来好处,不管是田氏的族人,还是鲍氏的族人,都会拥护他的地位的。
这一点,却是多少金银,也买不来的呢!
少海盐田那边,现在却是直接有军队看守,没有田白的手令,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出。
是以,扁鹊去了莒地,却是并没有进入了少海盐田。
扁鹊闹明白这里面的曲折之后,却是苦笑起来。
真不愧是田氏小公子啊!
这个少年郎,竟然定下了一环套一环的办法,成功地拉拢了自己能够接触的任何一方的势力。
他可是看在眼中,现在的田氏、鲍氏,已经在走上了两个极端。
田氏主军,甚至除了水师之外,已经开始代为训练鲍氏的军队了。
而鲍氏纵然水师强大,但是,也有了像田白移交的迹象。
至于鲍氏得到的,却是更加庞大的商业规模了。
他在即墨的时候,可是听鲍氏子弟说了,鲍氏现在不但得到了所有盐业的售卖权力,更是得到了远行东瀛的权力。
当然,这里面也需要接纳田氏子弟。
实际上,这些年来,田氏和鲍氏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鲍氏的即墨,乃是鲍氏手中最重要的一块地方。
但是,这个地方鲍氏能够与田白对抗的弟子,却是一个也没有,如此一来,田白想要指挥了鲍氏水师,可就简而易举了。
扁鹊不知道的是,田白行使的这一套办法,却是学习的一个伟人。
这种举国之力,先行发展一个地方的做法,田白熟悉的很。
当然,他做的要比历史上的好了很多。
在他的这种办法下,莒地纵然会富庶起来,但是,田氏、鲍氏麾下的城邑,也会因而受益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莒地的产出,是交给了田氏、鲍氏去售卖的,这样,就能控制了莒地。
如此一来,还会杜绝了莒人将来会瞧不起齐人的发生。
扁鹊听完了田白一系列的讲解,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周游列国,自然知道什么商人伤农,就是一桩瞎扯淡。
那就是无脑之人编纂的谎言,不过是为了薅夺商人财富的借口罢了。
就算是丰年,纵然粮价下跌,但是,大多数的百姓,都会直接将粮食囤积起来,等到粮价高了,才会售卖。
至于管理、防虫…
不管是麦子,还是谷子,只需要三个月晒一次,就能完全堵绝生虫了。
他弄明白了最大的疑惑,不由得长叹:“世间处处皆学问啊!看来那些所谓的一理通百理通,不过是自高自大的愚夫之言啊!”
他是真的很佩服,在此之前,若是说有人说了这么做会变富。
扁鹊绝对要给了他一斧头。
这特娘的不是瞎扯淡么!
但是,实踏实地的在莒地走了一圈,又观摩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