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螳螂捕蝉谁先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夜色朦胧。  

燕胥一瘸一拐的出了田家的府邸,去了里阙。  

齐国都城划分为21个乡,这是流传了两百多年的规矩了。  

早在当年管仲为相的时候,就做出了改革——“叁其国而伍其鄙”。  

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  

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  

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  

此时,燕胥去的地方,却是一个在后世已经即将消失的处所——女闾。  

此,也是管仲所设立的呢!  

遥想当年,齐国那是相当奔放的。  

每年到了春季的时候,国中的男女,都会跑到了荒野中去,行那不知羞耻之事的,美其名曰——淫奔之会。  

当年,齐恒公很是喜欢化名参加淫奔之会,被管仲撞破之后,便禁绝了这淫奔的习俗,转而在齐国都城之内,修建了女闾。  

战国策二卷“东周”引周文君云:齐桓公宫中女市女闾七百。  

按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则一闾为二十五家。管仲设女闾七百,为一万七千五百家,由此,足以见到齐国女闾数量之多。  

当年这女闾的收益,是归入了国库,用来作为军用的。  

但是,两百多年来,齐国朝堂上的那位,早已不再是善于纳谏的齐恒公了,而是暴征百姓产出三分之二的齐景公…  

这女闾,也是逐渐被世家大族把持,所得的收益,都归了贵族的腰包!  

燕胥所去的这一家,名唤郄门,能够在京都立足,郄门背后自然也是有着大人物的。  

就在燕胥进去不久,一个消息就传了出去,不多时,一辆华贵的车驾,就停靠在了女闾的后院之中。  

一袭衣衫华贵的青年,被守候在后门的小厮迎了进去。  

“君子,那厮就在二楼西间等着了!”  

这个时候,平民穿麻,更是不会印染花色,衣服多是以本色出现。  

是以,单单是看那青年的衣衫,就知道这厮必然是一位贵人了!  

在小厮的引领下,贵族青年被迎入了二楼西间的房间里面。  

燕胥正在喝茶,欣赏着郄门家女眷的歌舞,忽然见到房门被推开了。  

他吓了一跳,待看清楚出现在面前的,竟然是那个不多见的男人的时候,顿时急忙推开了身边的女眷。  

燕胥匍匐在地,对那青年恭恭敬敬的行礼:“小人见过君子!”  

“起来吧!”  

贵族青年一摆手,示意燕胥起身,他大辣辣的坐在主位上,挥手让侍女们退到一边等候。  

这人盯着燕胥,一双狭长的眸子里,带着折人心魄的力量。  

“田家那边的应对若何?”  

燕胥不敢隐瞒,仔仔细细的将田家的布置说了。  

“这个老狐狸!”  

贵族青年嘴角带着冷笑。  

田家的老阴货可是活了九十多岁了啊!  

甚至,他那五个兄弟,除了田书一个之外,其他的早都死完了,甚至,就连那厮的儿子,都是熬死了一个!  

这老阴货活得太久了!  

鳖老成鼋,人老成精啊!  

燕胥跪坐在一边,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贵族青年的手,在案几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  

许久之后,那青年才是开口道:“这么说——田家的小家伙,这一次要亲自去了?”  

“是的,田乞已经下了命令,说是明天早上,就要奏请君上同意的!”  

燕胥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田豹那个没脑袋也去?”  

“正是,说是让他护卫田白的!”  

燕胥提起了那个小屁孩,就是觉得火大。  

此时,伤了的手腕上,又隐隐作疼起来!  

该死!  

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竟然让自己搂姑娘的时候,都有些吃痛了!  

“我需要他们的行进路线,明天晚上之前给我!”  

贵族青年起身,一边朝外走去,一边开口道。  

燕胥一楞,急急道:“君子,这怕是…”  

“拿不到?”  

贵族青年转身,似笑不笑的眸子,竟然隐隐有变成了三角眼的迹象,就像是毒蛇发作之前的蓄力那样!  

“不,不!能,能!”  

就是这么一眼,燕胥就觉得自己身上的所有肌肤,都紧绷了起来。  

他仿佛是被一个野兽盯上了一般。  

“明天日落之前!”  

贵族青年留下了一句话,消失在了夜色里。  

直到那人走了,燕胥才是长出了一口气。  

刚才的相处虽然短暂,但是,燕胥仿佛觉得自己就像是在鬼门关走过了一遍一样!  

女眷们又依靠上来。  

刚刚还在兴头上的燕胥,简直恨不得就地给她们正法了。  

但是,只不过是半盏茶的时间,他就仿佛是内宫里面的老寺人一样清净无求了…  

田家内宅。  

田乞的书房里还在亮着灯。  

房门轻轻的打开,一个灰衣人走了进来。  

“家主!”  

他的手上拿着一方绢布:“这是女闾那边传来的消息!”  

田乞伸手拿过一看,嘴角顿时勾了起来。  

“告诉书,孤要派遣孙凭跟随在小白后面,问问他可有什么要交代的!”  

“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