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尸解仙(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恐后冲击帝星紫薇。  

国中更是无数妖孽现行,比如后背长着人手的蛤蟆、口吐人言的鬼面猴子在闹市横行等等。  

整整半年没下雨,子车国境内,连数一数二的大河都断流了。  

“陛下,闯下大祸事了!”  

隐居在家的大儒,翻查历代藏书,终于找到根源。  

原来,那墓穴中道人,根本不是什么妖孽,而是传闻中的‘尸解仙’。  

尸解仙,是修仙者的一种。  

寻常手段难以精进,只能闭死关寻求突破。  

闭关之时,必须隔绝外界,放弃所有护身手段。  

这名尸解仙,已经修炼万年,特地选取这块偏僻的地方,不了却被大修陵墓的老皇帝发现。  

当时发现之时,如果将墓穴的石板盖上,尸解仙还能继续修行,一切也都相安无事。  

但风水师一番操作,彻底断送尸解仙的前程,已然结下大仇。  

民间中,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说法,但是在修仙界中,最恶毒的,就是坏人修行,这是轮回转世也甩不掉的恩怨。  

尸解仙死前的话语,显然是诅咒。  

如今诅咒一一灵验。  

老皇帝原本不怕,但眼见诸多灵异事件发生,心里也慌了。  

左右大臣提出建议,可以斩杀风水师,平息尸解仙的怒火。  

这个时候,老皇帝也顾不得,当即下令捉来风水师斩杀。  

可惜,风水师早已逃得不知去向。  

子车国,彻底陷入绝望中。  

一场史无前例的灾荒,席卷全国上下。  

富庶的产量平原,纵然在以往的灾年,都能继续产量,帮助全国缓解灾情,这次却自身难保了。  

各地官府近乎瘫痪,无数难民流传各地,强盗、逃兵在饥饿驱动下,到处防火杀人,俨然一拍末日景象。  

“哎,如果这传闻是真的,岂不是仙人降临的天谴!”  

南凤天说道这里,摇头叹气。  

他从内心,也不希望这个传闻是真的。  

如果是自然天灾,或许还有过去的那天,要事真如传闻多说,是皇帝冒犯了仙人,除非是罪魁祸首身亡,这灾荒都不可能主动退去。  

王壬听到‘尸解仙’三字,心中一动。  

这份本事,纵然不是元神高人,也是法天象地的巅峰存在啊!  

可惜,据传言所说,那个道人被暴晒,已然化作一缕青烟消失。  

但是,如果到事发地点寻找,或许会有其他收获。  

王壬想了想,等他护送柳嘉伯等人,到了安全地方栖身,便去那片事发的宝地,寻找元神高人的踪迹。  

车轮声响起,这是柳嘉伯带人回来了。  

听车辙声沉重,显然收获颇丰,粮食不少啊!  

“南大户,王先生,好多粮食,好多粮食啊!”  

一帮柳家村的青壮年,去时两手空空,等到归来时,带了十几辆大车,上面装满各种粮食,米面豆麦都有。  

柳嘉伯身后跟着二锁,提了几个大箱子。  

“这里都是强盗搜刮的财物!”  

箱子里,装满各种金银珠宝,都是劫掠而来。  

南凤天上前,抓起一串珍珠,摇摇头。  

“若在太平时节,这些东西随便拿一样,都能买房置地,成了财主。”  

“可惜,现在么,还没一碗稀粥有用!”  

周围难民深有同感,他们亲身经历过饥饿的滋味,什么金山银山,都比不上一口杂粮坨子能救命!  

“扔了吧!”  

王壬开口。  

柳嘉伯愣住了,这些金银珠宝,他这辈子都没见过,难道就这次轻易扔了?  

“带上粮食,轻装上阵,节省体力!”  

金银珠宝体积小、分量重,最是耗费体力。  

二锁等人很是舍不得,劝道,“扔掉太可惜了,咱们将来定居下来,还要花钱买牲口、买种子农具,都要钱啊!”  

南凤天劝道,“其他都不要了,把金子带上。”  

不管在任何时候,黄金都是硬通货。  

王壬点了点头,“先带上!”  

四周柳家村的难民,按照他说的去办。  

从刚才起,众人见到他毒辣手段,便开始默认王壬的地位,对他的每个命令都无比服从。  

想想也正常,那帮强盗在村民眼中,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徒,却被王壬一人杀绝。  

王壬在他们心目中形象,成了比强盗更可怕的存在。  

好在,王壬在名义上,还是村长柳嘉伯的远方侄子,都是自家人。  

二锁呢,也绝口不提吃人的事情吓唬王壬。  

开玩笑,以王壬变态的武力,正到了吃人的地步,吃谁都轮不到他!  

柳嘉伯私下找到王壬,和他说话。  

“那几个强盗,我们都处理了!”  

王壬惊讶看他,老头子表情狠绝,多出了一丝杀气。  

放在平时,强盗还能交给官府,但现在秩序崩坏,放走这些强盗,若是收获大量粮食的消息泄露出去,必将迎来更多的强盗。  

“村长叔,这事儿你做得对!”  

柳嘉伯说着,叹息道,“仙人,你神通广大,咱们这日子,何处是个头啊!”  

虽然得到大量粮食,但老人家还是觉得,前途一片黯淡。  

天上不下雨,地面就没法播种。  

田地里没有庄家,多少粮食都只能坐吃山空。  

庄稼人最懂得生生不息的道理,眼前的世道,已经让人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  

王壬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