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凶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直到此时,霸下老祖心中,仍旧抱着希望。  

希望王壬只是一时兴起,要拿龟壳炼制某种护体法宝。  

他们的龟壳质地坚硬,是炼制盾牌、护甲的上好法宝。  

但是,情况让他失望了。  

王壬慢条斯理说道,“占卜!”  

“说笑了,区区龟壳,怎能用来占卜?”  

霸下老祖笑得很是勉强,嘴角抽动几下。  

王壬若有所思道,“我也是听说,上古灵龟的甲片,是用来占卜的上佳材料,但苦于找不到。如今,只有采取下下之策,用贵孙的贵客代替了!”  

“握着孙儿资质愚钝,一只小蠢龟,怎能用来占卜?”  

霸下老祖拍拍胸口,“老夫手上,正巧有几片龟甲,可以送给王道友!”  

这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灵龟一脉的秘密不能外泄,所以龟念祖的外壳必须取回。  

王壬想要上古灵龟的几片,随便给他几片,外人若是见了,只当是从上古流传下来,绝不会有人想到,灵龟血脉仍留存在时。  

霸下老祖咬咬牙,想要让王壬保守秘密,必须出血了。  

他掏出五块甲片,大如脸盆、厚达半拳,花纹繁复、质地古朴。  

“王道友,请笑纳!”  

霸下老祖的心头在滴血,这些甲片,至少是玄婴以上灵龟褪下的,比他如今的境界更高几个层次。  

但是,为了族群的秘密,这笔交易非做不可。  

王壬接过甲片,看了几眼,一股大气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确认是宝物无疑,而且符合系统条件。  

“霸下老祖,果然将信誉!”  

王壬从法宝囊中,取出龟念祖的龟壳,交到霸下老祖面前。  

霸下老祖见龟壳完好无损,喜不自胜,一把收入袖口中。  

龟念祖凑上来,“老祖,把龟壳还给我呗!”  

“想得美!”  

霸下老祖瞪了他一眼,“这次返回老巢,你禁足三百年,不许踏出外界半步!”  

龟念祖哭丧着脸,虽然灵龟寿命悠久,却也禁不住这般禁足法。  

接着,霸下老祖转向王壬,“王道友,还望你对今日之事,不要随便说出去。”  

王壬点点头,“绝对不会!”  

开玩笑,灵龟一脉何其珍稀,当然要留着自家使用,今后若是缺少了龟甲,就来找霸下老祖打秋风,怎能让外人知晓?  

拜别霸下老祖,王壬离开龙尾湖,一路朝天荒之地赶去。  

路程中,王壬落脚休息,翻出《玄都道德经》,研究上面的占卜之法,看得津津有味。  

修仙本就是玄学,而占卜之法,更是玄学中的玄学。  

成功率什么的,都是看天吃饭,人力难以控制。  

占卜之法,有‘一卦不二算’的说法,便是同一件事情,绝不能重复卜算两次,否则卦象必然冲突,得不到确定结果。  

嗯,算的准和不准的机会,各一半吧!  

“心诚则灵!”  

王壬读到这四个字,哑然失笑,这和进庙烧香有何不同?  

“系统呀,你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喽!”  

王壬颇有些自嘲苦笑,“神算子这个职称,我怕是办不到!”  

正在他自怨自艾之时,系统突然给出提示。  

“算出三件大事,‘神算子’职称即刻到账!”  

只要算对三件大事,而且不限制次数,这么看来,也不算太难啊!  

王壬心头放松,继续研究卜算之法。  

这么一来,就像是期末考试之前,父母难得没有定目标,复习起来没了压力,反而更有利于考场发挥。  

“果然如此!”  

“这一点,我先前怎么没想到!”  

荒野中、高山上,每个栖息的地方,都留下王壬惊呼的声音。  

等到了天荒之地外面,王壬已经初步掌握了占卜之法的诀窍。  

正好,手头就有灵龟甲片,还是从霸下老祖手中得到的上等货色。  

王壬当时看的清清楚楚,霸下老祖交出甲片时,脸上肌肉在抽搐,那可是心疼的模样呀!  

他挑出一块龟甲,放在手心,开始运转法力烘烤起来。  

上古占卜之法,简单至极,没有手势咒语,也无需仪式论坛,只需心中默念即刻。  

片刻过后,甲片啪嗒一声,浮现裂纹。  

王壬睁开双眼,低头看裂纹走向,结合解卦之法,读懂卦象的含义。  

“嗯,大凶!”  

王壬眉头紧锁,他刚才卜算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他和孔雀儿的婚事。  

这件婚事有七修府和密羽门两大门派联合的背景,七修府主和老掌门,连同孔承羽掌门夫妇,以及其他两派的丹果修士们,都已经默然同意。  

王壬和孔雀儿情投意合,更是部分彼此。  

除此以外,王壬来蛰龙平原一趟,已经完成最后两个任务,更得了一条地灵脉为聘礼。  

如此看来,这桩婚事水到渠成,没有半点困难。  

但是,从占卜的卦象来看,分明就是大凶之兆。  

王壬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来,天荒之地能够有什么大事,会让婚事成为大凶。  

“莫非是邓无鱼要出事?”  

王壬最终,只想到被封印的邓无鱼,此人有玄婴级别,又和正道势同水火,若是拜托封印,肯定会过来发难!  

“嗯,等回去后,让李明走一趟,确认封印是否完好?”  

王壬想到这里,更加归心似箭,急切要回归天荒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