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一腔相思成蒲草,随风横渡绝天关。(1/2)
旁边一书生皱着眉头,想了许久也没有头绪,只能叹着气放弃:
“小生才疏学浅,看来今日是无法一亲芳泽了,且看各位哥哥语惊四座。”
“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下句,这柳三娘果然才华横溢,远超寻常女子,难以折服。”
“可今日若不是三娘牵头,我想在场的各位也不会聚集在此。无论是容貌还是才气,三娘都是醉月楼当之无愧的花魁!”
“也是,那我们再想想…”
一段时间之后,醉月楼的仆役点起最后一炷香,看向四周道:“就剩下最后一炷香的时间了,各位才子还请抓紧。”
“呀,时间过得这么快?”
“我还没想好呢。”
人群之中,年轻书生唐会云苦苦思索,口中喃喃琢磨道: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寒冬腊月无所有,只以飞雪报平安。
咦,是不是改成‘寒冬腊月无所有,聊借飞雪报平安。’更好?”
他忽然察觉到身后有异,好像有人在拉他衣服。他转过头,见到一名俊俏的公子对自己行了个揖礼。
“你好,请问去城中郑员外的府上怎么走?”
“呃…”
唐会云张着嘴,被叶衍那张剑眉星目的脸小小的帅到了一下,甚至有那么点自卑,但目光划过叶衍身上穿着的衣服后,表情渐渐不耐。
“你去别处问吧,我忙着对诗呢,可没空理你啊!”
叶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确实有些不搭。将衣服给了赵小鱼之后,他身上还是穿着的还是那件从刘贯财手中拿来的旧裘衣。
其实他这次出行,自己随身带了衣物,但无奈那刘首领热情过剩,非要将这件裘衣送给他,生怕他着凉了。
比起读书人爱穿的儒雅文静的衣服,他身上这件旧裘衣本来就样式俗气,除了如今已经泛黄龟裂外,大小上也不合身,穿在身上皱巴巴的,确实没什么卖相。
被人鄙夷,叶衍也不自卑,转而和悦地笑道:“填诗而已,这有何难?这样吧,我帮你对下句,你帮我指路。”
有着前世千年的文化积累,叶衍此刻自信满满,他觉得即使不抄前世的佳作,自己也能随口念出几句来。
“去去去,你这乡下人少说大话,就一炷香的时间了,别来烦我。”
唐会云不信,仍在苦思冥想。
旁边,另一名书生洛鸣天已经想到下句,他走到人前,对着所有人参与者行了一礼,口中谦卑地说道:
“洛某不才,偶得两句拙句,供诸位鉴赏。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
往事历历重忆起,思君不见泪满衫。”
洛鸣天的诗文一出口,现场已经有人点评起来:
“接的不错,诗意也对得上,以泪水承接前文的思念,往事浮于脑海,更显离愁之苦。”
“整首诗不仅填写工整,诗意上也不显突兀,已经胜过在场的大部分人了,也比刚才的那些诗句要高出一个层级。”
“确实写得不错。”
听到这些人的点评,管事心里松了一口气。有一句合格线以上的句子就好,至少这回不会再以无人夺魁收尾了。
常言道,事不过三。
这柳三娘倚仗自己有才学向来挑剔,前两回出的句子就已经没人能对得上了,这回要还是没人夺魁,结果反而不美。
真要是惹恼了这群书生,最后谁还来他们醉月楼消费啊?
“慢了一步啊,都怪刚才那人~”
唐会云刚准备上前作诗,却很不巧被另一人抢先了一步,心里不禁有些微词。
但等听到洛鸣天填写的下句,他嘴里琢磨了许久的两句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与“往事历历重忆起,思君不见泪满衫。”相比,“寒冬腊月无所有,聊借飞雪报平安。”确实稍逊一筹。
可惜了,这算是小小的惜败。
一炷香渐渐燃烧到尾端,醉月楼管事道:“最后一个时辰的时间即将结束,若再无佳作,今日头筹就是这位洛公子!”
书生们纷纷看向这位陌生的公子,口中议论不断,眼神羡慕。
“这洛公子哪里来的?这么厉害?”
“以前没见过,好像不是本地人?”
“东极城什么时候又出了这么一位后起之秀?”
心里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可惜了那花容月貌的柳三娘自持多日,终要落入他人怀抱,为什么不是我呢?
自古文人相轻,但此刻他们拿不出更好的诗句,只能在表面上装出心悦诚服的模样。
洛鸣天自己却不太满意:“可惜对得没什么新意,只是承接了上句的思想,并没有任何突破或升华之处。”
不过能压过一群寒王国的读书人,他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至少没丢周王国的脸。
眼看着白瓷雕花香炉里的香即将熄灭,洛鸣天对着现场的人拱了拱手,面露傲色,抬步上前。
“承让!”
就在这时,一个朗朗的吟诵声从底下传来,声音沉稳而朴实。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一名乡下人卡在最后的关头也对了一句诗。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一腔相思成蒲草,随风横渡绝天关。”
叶衍一出口就惊住了众人。
许久才招来热烈的反响。
“填的妙啊!”
“好一句‘一腔相思成蒲草,随风横渡绝天关!’你不回音讯,我便将
“小生才疏学浅,看来今日是无法一亲芳泽了,且看各位哥哥语惊四座。”
“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下句,这柳三娘果然才华横溢,远超寻常女子,难以折服。”
“可今日若不是三娘牵头,我想在场的各位也不会聚集在此。无论是容貌还是才气,三娘都是醉月楼当之无愧的花魁!”
“也是,那我们再想想…”
一段时间之后,醉月楼的仆役点起最后一炷香,看向四周道:“就剩下最后一炷香的时间了,各位才子还请抓紧。”
“呀,时间过得这么快?”
“我还没想好呢。”
人群之中,年轻书生唐会云苦苦思索,口中喃喃琢磨道: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寒冬腊月无所有,只以飞雪报平安。
咦,是不是改成‘寒冬腊月无所有,聊借飞雪报平安。’更好?”
他忽然察觉到身后有异,好像有人在拉他衣服。他转过头,见到一名俊俏的公子对自己行了个揖礼。
“你好,请问去城中郑员外的府上怎么走?”
“呃…”
唐会云张着嘴,被叶衍那张剑眉星目的脸小小的帅到了一下,甚至有那么点自卑,但目光划过叶衍身上穿着的衣服后,表情渐渐不耐。
“你去别处问吧,我忙着对诗呢,可没空理你啊!”
叶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穿着确实有些不搭。将衣服给了赵小鱼之后,他身上还是穿着的还是那件从刘贯财手中拿来的旧裘衣。
其实他这次出行,自己随身带了衣物,但无奈那刘首领热情过剩,非要将这件裘衣送给他,生怕他着凉了。
比起读书人爱穿的儒雅文静的衣服,他身上这件旧裘衣本来就样式俗气,除了如今已经泛黄龟裂外,大小上也不合身,穿在身上皱巴巴的,确实没什么卖相。
被人鄙夷,叶衍也不自卑,转而和悦地笑道:“填诗而已,这有何难?这样吧,我帮你对下句,你帮我指路。”
有着前世千年的文化积累,叶衍此刻自信满满,他觉得即使不抄前世的佳作,自己也能随口念出几句来。
“去去去,你这乡下人少说大话,就一炷香的时间了,别来烦我。”
唐会云不信,仍在苦思冥想。
旁边,另一名书生洛鸣天已经想到下句,他走到人前,对着所有人参与者行了一礼,口中谦卑地说道:
“洛某不才,偶得两句拙句,供诸位鉴赏。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
往事历历重忆起,思君不见泪满衫。”
洛鸣天的诗文一出口,现场已经有人点评起来:
“接的不错,诗意也对得上,以泪水承接前文的思念,往事浮于脑海,更显离愁之苦。”
“整首诗不仅填写工整,诗意上也不显突兀,已经胜过在场的大部分人了,也比刚才的那些诗句要高出一个层级。”
“确实写得不错。”
听到这些人的点评,管事心里松了一口气。有一句合格线以上的句子就好,至少这回不会再以无人夺魁收尾了。
常言道,事不过三。
这柳三娘倚仗自己有才学向来挑剔,前两回出的句子就已经没人能对得上了,这回要还是没人夺魁,结果反而不美。
真要是惹恼了这群书生,最后谁还来他们醉月楼消费啊?
“慢了一步啊,都怪刚才那人~”
唐会云刚准备上前作诗,却很不巧被另一人抢先了一步,心里不禁有些微词。
但等听到洛鸣天填写的下句,他嘴里琢磨了许久的两句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与“往事历历重忆起,思君不见泪满衫。”相比,“寒冬腊月无所有,聊借飞雪报平安。”确实稍逊一筹。
可惜了,这算是小小的惜败。
一炷香渐渐燃烧到尾端,醉月楼管事道:“最后一个时辰的时间即将结束,若再无佳作,今日头筹就是这位洛公子!”
书生们纷纷看向这位陌生的公子,口中议论不断,眼神羡慕。
“这洛公子哪里来的?这么厉害?”
“以前没见过,好像不是本地人?”
“东极城什么时候又出了这么一位后起之秀?”
心里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可惜了那花容月貌的柳三娘自持多日,终要落入他人怀抱,为什么不是我呢?
自古文人相轻,但此刻他们拿不出更好的诗句,只能在表面上装出心悦诚服的模样。
洛鸣天自己却不太满意:“可惜对得没什么新意,只是承接了上句的思想,并没有任何突破或升华之处。”
不过能压过一群寒王国的读书人,他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至少没丢周王国的脸。
眼看着白瓷雕花香炉里的香即将熄灭,洛鸣天对着现场的人拱了拱手,面露傲色,抬步上前。
“承让!”
就在这时,一个朗朗的吟诵声从底下传来,声音沉稳而朴实。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一名乡下人卡在最后的关头也对了一句诗。
“杏月传书路漫漫,冬来无讯胜天寒。一腔相思成蒲草,随风横渡绝天关。”
叶衍一出口就惊住了众人。
许久才招来热烈的反响。
“填的妙啊!”
“好一句‘一腔相思成蒲草,随风横渡绝天关!’你不回音讯,我便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