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心驰神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只能报以苦涩地拱手,表示心悦诚服。  

“颜先生境界高远,超凡脱俗,我不能及。但我是真的是知足了,这辈子无怨无悔,就算给个神仙我也不当。”  

感概完毕,叶衍也回归了现实,洒脱一笑道:  

“那是,人还是活好自己这辈子为好,何必去追求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仙呢?”  

说这话时,叶衍自己也没有发觉,他心里潜藏着一份心驰神往没有表露出来。  

整只商队排在关门外,长长的队列中,缓缓前进,等待前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被查验通过。  

除了寒都以外,这里的检查比王国上下所有的地方都要严格。  

全副武装的精悍士卒们表情肃穆,手持兵刃硬弩,挨个检查过路人的验本,一一查看车上货物,有无窝藏,有无禁物。  

对于商队的检查,他们格外仔细,许久才放叶衍一行人通过。  

进了关内,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宽敞平坦的官道上,马车、牛车、骡车、驴车等交相驶过,为冷清的寒冬添上几分热闹气息。  

因为缺少跑马的地方,关内的马匹普遍没有关外的马雄健,身材普通,精力也不算旺盛,倒是那些牛啊驴啊之类的,都养的十分壮硕,同比之下,要大上一圈。  

马蹄声笃笃,很快,寒王国边陲第一大城-东极城即将抵达。  

老祝官卫襄给的地址是在东极城外东郊的位置,倒是犯不着再进城一趟。  

叶衍在一处岔路口跳下货车,与刘贯财等人道别。  

“颜先生,我们就在这里分别了。”  

“嗯,感谢一路相送。”  

“您太见外了,要不是因为刘志堂和冉瑞两个小子还发着寒,需要早点去开点药,我一定请你去城内喝两杯!”  

“可以先记着嘛,以后会有机会的。”  

“哈哈,先生开口,刘某一定记在心里。山高路远,江湖再见,我们走了。”  

“走吧,赶快点,他们两个的身体要紧。”  

“嗯,颜先生再见。”  

“颜先生再见。”  

商队的成员依次过来打招呼,包括两名裹在毛毯里的年轻人也强撑着和叶衍道了一声别,随后驶向东极城。  

叶衍理了理包裹,按照卫襄给的地址摸索过去。  

比起关外,关内的人口更加稠密,东极城更是边陲第一繁华城市,就连它的郊外都称得上安定。  

今日,有人却在东郊村的某处落里吃了个闭门羹。  

“这位老先生,请问狐仙姑…”  

“我不知道,你找别人问去吧!”  

面对叶衍的询问,站在村口晒太阳的老头儿脸色一变,态度恶劣,眼神嫌恶。  

“这位大婶…”  

“我听不懂,你在说啥咧~”忙着择菜的大婶慌乱地转过头去。  

“大哥,请问…”  

“去去去,这里没有这个人,别来烦我!”  

“…”  

最后,还是一名好心的老婆婆将叶衍拉到一旁,小声地给他指名了方向。  

“年轻人,你找狐仙姑是吧,她去了东极城郑员外家,帮他家驱邪救人。”  

难得有人态度友善,叶衍行了一礼,客客气气说道:  

“谢谢婆婆指路,晚辈还想请教一下,乡民们为什么都是这个态度?”  

老婆婆道:  

“唉,这事说来已久,那狐姑不是本地人,是从外地逃难来的。  

我记得那年她刚到这里的时候还很年轻,如花似玉的一个大姑娘,只可惜命里无福,在我们村子里谈了三个婆家,丈夫都横死了。  

因为这件事,大家都觉得是她是个不祥之人,尤其是在得知她能请仙上身之后,更是不敢靠近寸步。  

虽然大家都不敢当面得罪她,但背后一直没给好脸色,满是偏见。”  

说到这,老婆婆叹了叹气,替她不值。  

“这姑娘也是个苦命的女人啊,年纪轻轻就守了寡,无依无靠,孤苦伶仃,还要被人整天在背后戳脊梁骨。  

其实她本人是个很好的孩子,请仙出名之后,每次拿回来的钱都平均分给了那三任婆家,自己却过得紧巴巴的。  

但那村里人就是不肯原谅她,包括那三人婆家,即使拿了钱,也没有好脸色…”  

“年轻人,你也是听到她的名头过来求助的吧?”  

“差不多吧。”  

老婆婆笑:“那你找对人了,狐姑是个有真本事的,不然城内也不会有人来请她。”  

“谢谢。”  

叶衍告辞老婆婆,重新上路,脸上有些哭笑不得。  

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着刘贯财的商队一起进城呢,当真是命运无常。  

他沿着村路,从城郊处一路走来,极目远眺,都是一个个清贫萧条的村落,常常整个村落不升炊烟,一连数里不见楼瓦。  

不少衣着单薄的村民们都呆在屋外,利用这太阳还在天上时的点点余热取暖。  

因为天寒,他们甚至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一脸麻木地晒着阳光,像一群没有智慧的野兽。  

叶衍心里升起阵阵怜悯。  

无论前世今生,日子最苦的总是这些贫困的乡民。  

但比起前世的封建王朝,这个世界又有所不同,底层居民还能勉强维持在一个饿不死的地步,还没到易子而食的那种程度。  

这是一个不敢想象的事实。  

一个统治了上万年的封建王朝,居然还能维持住底层人民的肚皮。  

但也仅限于此了。  

底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