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离开寒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笃笃笃。”  

远处响起了稀稀拉拉的马蹄声,一辆黑色的马车从街头缓缓驶来,黑色的车厢顶上挂着一面旗帜,上面绣着一片红色的枫叶图案,正随着马车带起来的风轻轻抖动。  

马车跑的不快,这条权贵街道也不允许跑快马,但即使如此,大约四分之一柱香后,它还是稳当当地停在了叶衍的身前。  

身材魁梧的车夫灵活地从车上跳下,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跳跃着,散漫地披散在车夫的背上肩上。  

驾车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身上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蓝色衣物,上身的短衣不过膝盖,下身穿着长裤,裤脚裹入褐色的皮质短靴之中。  

汉子腰间的革带很俗气地束在了外面,双臂上裹着带有铁刺的牛皮护腕,长剑斜斜的挎在背上,一股江湖人士的气息扑面而来。  

叶衍留意到,他的眼睛里藏着一些看不清的东西,很有神,只是不经意的瞥视就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彷佛在面对一头野兽。  

汉子甫一下车,眼神便灵活地扫向叶衍和孙汉,还没等孙管家张开嘴,他倒是先开口了。他的声音沙哑,却不难听。  

“孙先生,这位就是小公子了吧?”  

“正是。”管家回了一句,转头给叶衍介绍起来。  

“公子,这位是江川江大侠,这一路就由他来护送您了。”  

说完,他从怀里取出一个钱袋子,作势就要往江川的手上递过去。  

“江大侠,路上您多费点心。”  

孙汉这话还没说完,江川的手已经呼一下按在了上面,动作快到叶衍和孙汉两个人完全无法看清,但随后他很反常地停顿了一下,又讪讪地把手缩了回去。  

“咳咳!”  

江川咳嗽两声,一本正经地说道:  

“孙先生,不必如此!我们红霜会是讲原则的,价格谈拢了,自然不会再收二次钱。”  

“壮士…”管家狐疑地看着他。  

江川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声音蓦然大了几分,眼睛也不停地瞄向前后左右。  

“孙先生,你这可就看低了我,我江川堂堂飞剑客,是那种心口不一地人吗?我说不要就不要!”  

他看起来很不自在,话刚说完,还不等叶衍和孙汉两个人表态,便主动扛起叶衍身旁的箱子。  

“公子,我力气大,我帮您搬到车上去!”  

叶衍目瞪口呆地看着他过分热情的行为,转过头,看见孙汉也是一脸古怪的样子与自己对视。  

“还有什么要搬的,都交给我好了!”  

江川拍拍胸膛,一双有神的眼睛诚挚地望着叶衍的脸。  

叶衍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这一件,谢谢了。”  

“哦,那就赶快上车吧,这里全都是贵人,我一粗人呆着浑身不自在!”江川瓮声瓮气地说道。  

见叶衍还愣着,江川一把把他连拉带拽地拖上车。  

目送着叶衍走进车厢,孙管家扑通一下跪在地上,他呆呆地望着黑色的车厢,老泪纵横。  

“公子您千万要保重啊,往后老奴就不在您身边了。等到了地方,千万别忘记去官府哪儿交换验本。”  

所谓的验,就是一个结合户口本与身份证于一体的东西,是一个巴掌大的很薄的小本子,故又名验本。  

验本上面详细地写有验主的人名、户籍、居住地址等,并且盖了官印作为凭证。  

叶衍之前的验本已被没收,换成了一本时限只有半个月的临时验本,上面就只有他的名字和已经作废的以前户籍。  

若他不能在时限期间内赶去旧周城交换新的验本,他就会沦落为寒王国的黑户,从此以后不能入城、不能买房、不能住店…只能像老鼠一般生存在阴暗的犄角旮旯中。  

没有人会愿意当黑户的,所以这算是官府的一种软监督手段,也是叶衍不得不赶往旧周城的最大约束。  

“我知道了,你起来吧,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的!”  

马车动起来了,叶衍从车厢侧边的的窗户中伸出手用力地挥舞着,他大声地喊道,眼睛涩涩的。  

他背过头去,不敢再看这凄凉的场景。  

一排排院落倒退而去,马车驶入另一条街道,叶衍能很清楚地感受到马车的速度提高了很多,车厢开始颠簸。  

叶衍打开车厢内本来就有的被子垫在了身下,颠簸感减小了许多。  

他打开窗帘,探头往外看去,算起来,来到这个世界有两天了,他还不曾仔细的游玩过这富饶的寒都城呢。  

寒都主道两侧种植着一排排的木兰,秋天叶子几乎脱落完了,透着股萧瑟感。  

街头依旧是热闹繁华,不时的可以看到大户人家的公子千金游玩的身姿。他们穿的光鲜靓丽,身边都跟着护卫。  

各式各样的马车从街道中间穿过,带起一阵的落叶飞扬。  

街道两旁全都是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店铺,卖的东西很多很杂,从笔墨纸砚到宝剑美玉,再到胭脂花粉,各类俱全。  

偶尔路过胭脂铺或者酒楼,还会闻到两种完全不同的香气。这两种香味嗅起来相差很大,但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好心情。  

等到马车离开寒都的中心区,到了都城外围,商铺肉眼可见的少了,街头的小贩们多了起来。  

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从车厢的各个缝隙钻了进来,到处都是鲜活的生活气氛。  

叶衍很喜欢这种氛围,这种感觉很热闹,像是回到了故国一样。每逢节假日,拉上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