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和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靳老,陛下的意思是承认了吗?”  

官员的话很隐晦。  

毕竟,这不仅仅是王上的家事,还涉及到十几年前的一个丑闻。  

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今天的朝堂上,却是连一个字都没有提起,就是因此。  

“不好说。”  

布衣老人眉头微蹙,轻叹道:“陛下的心思,谁也猜不准。”  

这件事,不仅涉及到一个右相和一个王子,还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包括其他王子、公主,甚至是贵妃。  

在老人看来,这件事最好的,甚至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双方各退一步。  

如果真分个你死我活,那就不只是他们的事情了,整个东森王国都被会卷进去。  

他尝试过做这个中间人,但是失败了。  

唯一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的,就只有陛下了。  

布衣老人不相信陛下会看不出这这一点。  

他不太理解为什么陛下迟迟没有行动。  

这件事,终究有些忌讳,两人没有多谈,匆匆散去。  

至于和亲之事,基本没人提起。  

在决定之前,这件事能引起巨大争议,支持和反对的人争论不休,几乎要打起来。  

但是,等到尘埃落定,反而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了。  

对于朝堂上的官员而言,他们关心的是东森和西漠的关系,而不是和亲本身,  

既然和亲照旧,那在这个时代,东森对西漠的态度也会大体保持原样。  

既然如此,一切照旧就好,没有讨论的必要。  

和亲之事的余波,甚至不如西漠来人参与天道学院校际赛的事更令人关注。  

对于朝堂诸公,这件事已经成为过去,一个女孩儿的命运,却要因此而发生巨变。  

王宫。  

雨花阁。  

在富丽堂皇王宫中,这处小院别具一格,颇有小巧精致之美。在这满宫的威压富贵中,仿佛春季的一场小雨,洗涤了人的心灵。  

能拥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住所,可见其主人的尊贵。  

踏踏踏。  

一个身穿绿色襦裙的俏丽少女急匆匆地从远处跑来,闯进院子中。  

“殿下,殿下!”  

她呼吸急促,小脸涨红,眼眸中尽是焦急。  

“什么事这么着急?”  

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绿衣少女小竹连忙看了过去。  

说话的是个眉目如画的少女,圆润的鹅蛋脸上毫无瑕疵,皮肤白里透红,赛比婴儿,一头青丝垂至盈盈一握的腰肢,双腿笔直浑圆,流露着无限美好。  

虽然年级不大,但是已有倾城倾国之色。  

如果说为人的容貌打分,满分为一百,少女可以得一百零五。  

从头到脚,她身上挑不出任何瑕疵,人类想象中的最完美,也不过如此。  

正是许久不见的刘落微。  

她手提一柄秀气细剑,额头还残留着点点汗珠。  

“殿下。”  

小竹抿了抿嘴唇,刚要开口,声音却被哽在喉咙中,大滴大滴的泪珠却顺着脸颊落了下去。  

刘落微呼吸微微一顿。  

作为她的侍女,在这王宫中虽然说不上横着走,但是也没什么人敢欺负。  

能让小竹如此失态的…  

刘落微轻轻吸了口气,又缓缓吐出去,平静问道:“发生什么了,小竹?”  

小竹抹了抹眼泪,用哭腔说道:“殿下,西漠来人了。”  

刘落微手中细剑跌落在地上,她握了握拳头:“然后呢?”  

“我听说…陛下已经同意了。”  

小竹的泪水止都止不住。  

虽然只是一个侍女,但是她对东森和西漠和亲这件事比绝大多数人都了解。  

如今东森国王适龄女儿只有两个,大公主以及五公主。  

东森王国并没有女子不能继承王位的规定。  

大公主实力强大,天赋超群,威望出众,支持者众多,是下一任国王最有利的竞争者之一。  

她的身份和实力都注定了不会成为和亲的牺牲品。  

唯一的选择,只有五公主。  

刘落微就是五公主。  

在她很小的时候,这件事就注定了。  

和刘落微朝夕相伴的小竹非常清楚,殿下对这件事有多么讨厌。  

过去这些年,她反抗过很多次,却都无果,最终慢慢走向绝望。  

本应是最灿烂的年纪,却蒙着一层阴影,整天郁郁寡欢。  

但是,从壁阳城回来后,她再次焕发了生机,重新燃起了希望。  

她不再自暴自弃,开始努力修行,学习技能,积累战斗经验,培养战斗意识。  

小竹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殿下像这段时间,这么开心过了。  

她不想看到殿下回到之前那种了无生趣的模样。  

但是,她非常清楚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  

微微咬着嘴唇,刘落微的脸色苍白了几分,但是眼神并没有变得死寂。  

从很小的时候,她的命运就注定了。  

她被告知,享受崇高的地位,就要做好为这个国家牺牲的准备。  

从来没有人问过她的意见,哪怕她主动喊出来,也没有会听。  

如果可以选择,她宁愿战死在战场上,或者抛弃公主的身份,做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作为一个筹码、一件物品,被交易给别人。  

可惜,她没有大姐的运气,也没有大姐的天赋,尽管数次反抗,却是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掀起来。  

随着和亲的日期越来越近,她最终绝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