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王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睡不着的不止程家父女。  

八方客栈。  

天字三号客房。  

夜探程家返回,躺在仙品天鹅绒织成的被褥上,刘晨阳也没有任何睡意。  

他本来是准备今天离开王前城的,但是因为抛绣球事件,就又停留了一天。  

吃过午饭,与小五告别后,刘晨阳就开始探查“抛绣球事件”的细节。  

经过或明或暗的询问,他发现,今天的“抛绣球事件”,和当初林扬的诡异消失,还是有所不同的。  

当初林扬消失后,除了他自己,所有人的记忆都被篡改了,并且所有的细节都完美无缺,根本找不出任何破绽。  

但是这次的诡异事件,手法却粗糙了很多。  

很多细节没有合理的解释,而是进行了模糊处理,简单粗暴地把所有人的记忆删除了而已。  

今晚夜探程家,更是让他发现了巨大的破绽。  

作为本次事件的主角,刘晨阳当然不会把程千凝给忘了。  

只不过,程家目标太大,他白天没敢轻举妄动,到了夜晚才偷偷潜进去。  

当他找到程家父女时,他们恰好在讨论白天抛绣球的事,他也就顺便偷听了一下。  

当听到程千凝那番彪悍的之语,除了无语之外,刘晨阳还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在原本的时空,程千凝主动接飞过去的红绣球,应该是愿意招他为婿——她的言语中,也表现出了对他的中意。  

但是,因果被篡改之后,使红绣球飞过去的对象变成了那三位二阶职业者,那么,程千凝为什么还要接呢?  

刘晨阳想过很多答案,例如,怕房子被砸坏,或者怕伤到别人等等,他唯独没想到,程千凝的想法居然没有被篡改。  

虽然出乎预料,但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答案。  

这至少证明了,那力量并不是无所不能的。  

路要一步步走。  

这是个好的开始,刘晨阳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弄清楚其中隐藏的秘密。  

不过,这并不是他失眠的原因,他现在思考的,是今天这件事和林扬失踪事件的相似与不同。  

相同的是,这两件事都篡改了人们的记忆,篡改了事情的因果。  

不同的是,今天的操作手法粗糙了很多。  

林扬失踪事件,就像是精心编织的剧本,而这次则是随手写下的故事,说不通的地方,直接一笔带过。  

可惜,当初林扬消失事件,他不知道人们的记忆是什么时候被篡改的,也不知道当初有没有发生世界凝滞这样的事情,不好做进一步的判断。  

毫无疑问,这样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修改记忆,篡改因果,转换空间,以及疑似时间停止,如果谁能掌控这些力量,哪怕不是神,恐怕也相去不远了。  

幸好,他的职业模板足够强大,让他拥有了一丝自保的能力。  

刘晨阳想了很多,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他没有再停留,径直离开了王前城。  

能问的,都问过了,该知道的,也知道了,至于更多的,只能以后慢慢探查,不能急于一时。  

王前城和王城间修了一条笔直的大道,有专门来往的马车,非常方便。  

刘晨阳雇了一辆,一个时辰多点,就到达了了王城。  

走下马车后,刘晨阳不禁赞叹一声:“不愧是王城。”  

没有辜负这个“王”字。  

数十米高的城墙拔地而起,就像是一堵山峰般堵在前方。  

其恢宏巍峨远胜壁阳城。  

与王城比起来,壁阳城也只是个小城市,至于王前城,只能算一个破落小镇。  

王城建立在两座大山之间,呈扇形分布,东侧最小,西侧大。  

往前走几步,巨大的城门出现在眼前,通体由岩石铸成,雕刻着刀枪剑斧,以及职业者与妖兽搏斗的画面。  

抬头看去,高耸的城门直插云霄,仿佛是传说中的南天门,非常震撼。  

这是王城的西门,也是王城的正门。  

与其他城市不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座城门永远也不会关闭。  

至少,从东森王国立国以来,这座城门从来没有关闭过。  

两队全副武装的战士立于城门两侧,每个人身上的气势都如渊如海。  

没有一个人的等级低于二阶!  

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的武器装备一幕一样,皆为左手盾右手刀。  

也就意味着,他们是同一种职业模板。  

刘晨阳认识这种职业。  

刀盾手。  

名字很普通,实际上品质也不是多么好。  

但是,这种职业模板有三大优点。  

第一,全面。  

力量、速度、防御,各方面都非常均衡,虽然都不算突出,但是也没有明显的缺陷。  

第二,就职条件简单。  

这个简单,不是说能轻易完成,而是没有苛刻条件。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就职的职业。  

没有太高的悟性要求,没有血脉的要求,也不需要珍贵材料的辅助,只需要付出勤劳和汗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大规模作战,拥有群体技能的职业。  

刀盾手数量越多,能发挥出来的实力就越强。  

相同等级,职业模板品质相近,单打独斗,大多数职业者都能打败刀盾手。  

但是,如果双方的数量乘以十,那刀盾手就能吊打其他职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